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70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该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包括压缩级和膨胀级,分别具有用于压缩和膨胀工作气体的旋转的工作活塞。为了提供气体路径比传统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更短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压缩级和膨胀级的工作活塞沿轴向相继设置并较佳地可绕共同的旋转轴线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其包括压缩级和膨胀级,压缩级和膨胀级分别具有用于压缩和膨胀工作气体的旋转的工作活塞。由WO 2008/071326A1已知通用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一种是基于旋转的和功能上彼此对应的旋转活塞的内燃机,该旋转活塞用于压缩燃烧气体和膨胀已燃烧的气体。在本专利技术书的情况下,燃烧气体和已燃烧气体将简单地被称为工作气体。对于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工作气体的压缩和工作气体从压缩级到膨胀级的输送对于发动机效率来说是决定性的。与具有活塞一连杆一曲轴的诸如奥托发动机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相比,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具有明显更高转速;然而,它们执行相同的工作冲程,即吸入、压缩、点燃和膨胀。由于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的压缩体积明显小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压缩体积,所以在工作冲程循环之间发生明显更多的气体传递,且功率密度高得多。实现用于在工作冲程循环之间运送工作气体的较短至极短气体路径或管路部段是重要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其允许比传统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更短的气体路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根据权利要求1来提供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2.01 DE 102010006466.11.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1),所述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包括压缩级(2)和膨胀级(3),所述压缩级和所述膨胀级分别具有用于压缩和膨胀工作气体的旋转的工作活塞(20,3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级(2)和所述膨胀级(3)的所述工作活塞(20,30)沿轴向相继设置,并较佳地能绕共同的旋转轴线进行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级(2)和所述膨胀级(3 )的所述工作活塞(20,30 )设置在共同的轴(4 )上。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为了进行点燃,被压缩的工作气体径向向内并沿所述工作活塞(20,30)的旋转轴线方向偏转。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I),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级(2)符合至少一个以下要求 a.为了进行点燃,所述被压缩的工作气体通过所述工作活塞(20)而被引导; b.所述工作活塞(20)包括穿过所述工作活塞(20)的至少一个开口(21); c.所述开口(21)沿径向基本上穿过所述工作活塞(20); d.所述工作活塞(20)包括至少一个侧表面(22),所述侧表面与所述旋转活塞式发动机(I)的外壳(10)相结合来限定环形室部段(2a、2b、2c); e.所述工作活塞(20)的所述侧表面(22)大致呈圆柱形; f.所述工作活塞(20)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23),所述滑动件较佳地从所述工作活塞(20)的所述侧表面(22)沿径向突出; g.从剖面来看,所述滑动件(23)呈渐开线形; h.所述滑动件(23)与所述旋转活塞式发动机(I)的外壳(10)以及所述工作活塞(20)的所述侧表面(22)相结合来限定较佳地从各侧密封的环形室部段;1.所述工作活塞(20)包括多个滑动件(23),所述滑动件关于所述工作活塞(20)的所述旋转轴线以规则的角度间隔从所述工作活塞(20)的所述侧表面(22)突出; j.所述工作活塞(20)包括三个滑动件(23),所述滑动件关于所述工作活塞(20)的所述旋转轴线以120°的角度间隔从所述工作活塞(20)的侧表面(22)突出; k.所述开口(21)止于所述滑动件(23)的肩部、较佳地止于所述滑动件(23)的沿旋转方向定位在正面的肩部;1.所述工作活塞(20)设计成双壁式中空圆柱形,所述工作活塞(20)的内圆柱体的轴向长度较佳地大于所述工作活塞(20)的外圆柱体的轴向长度; m.所述工作活塞(20)与辅助活塞(25)相结合而起到限定具有可变体积的至少一个压缩腔室的作用; η.所述工作活塞(20)与辅助活塞(25)相结合而起到限定具有可变体积的至少一个吸入腔室的作用; ο.所述辅助活塞(25)包括大致圆柱形侧表面; P.所述辅助活塞(25)包括与所述工作活塞(20)的滑动件(23)的数目相一致的多个凹陷部(26); q.所述工作活塞(20)和所述辅助活塞(25)以确保滑动件(23)密封接纳于凹陷部(26)内的方式来彼此滚动; r.所述工作活塞(20)和所述辅助活塞(25)能以强制同步的方式来旋转;S.所述压缩级(2)包括可调节控制元件(620),所述可调节控制元件交替地允许和阻止所述被压缩的工作气体从所述压缩级(2)漏出。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I),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级(3)符合至少一个以下要求 a.被点燃的工作气体为了进行膨胀径向向外远离所述工作活塞(20,30)的所述旋转轴线运动地引导; b.为了进行膨胀,所述被点燃的工作气体通过所述工作活塞(3)而被引导; c.所述工作活塞(30)包括穿过所述工作活塞(30)的至少一个开口(31); d.所述开口(31)基本上沿径向穿过所述工作活塞(30 ); e.所述工作活塞(30)包括至少一个侧表面(32),所述侧表面与所述旋转活塞式发动机(I)的外壳(10)相结合来限定最小环形室部段; f.所述工作活塞(30)的所述侧表面(32)呈大致圆柱形; g.所述工作活塞(30)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33),所述滑动件较佳地从所述工作活塞(30)的所述侧表面(32)沿径向突出; h.从剖面来看,所述滑动件(33)呈渐开线形;1.所述滑动件(33)与所述旋转活塞式发动机(I)的外壳(10)以及所述工作活塞(30)的所述侧表面(32)相结合来限定较佳地从各侧密封的环形室部段; j.所述工作活塞(30)包括多个滑动件(33),所述滑动件关于所述工作活塞(30)的所述旋转轴线以规则的角度间隔在所述工作活塞(30)的所述侧表面(32)上突出; k.所述工作活塞(30)包括三个滑动件(33),所述滑动件关于所述工作活塞(30)的所述旋转轴线以120°的角度间隔从所述工作活塞(30)的侧表面(32)突出;1.所述开口(31)止于所述滑动件(33)的肩部、较佳地止于所述滑动件(33)的沿旋转方向定位在背面的肩部; m.所述工作活塞(30)设计成单壁式圆柱体; η.所述工作活塞(30)与辅助活塞(35)相结合而起到限定具有可变体积的至少一个膨胀腔室的作用; ο.所述辅助活塞(35)包括大致圆柱形的侧表面; P.所述辅助活塞(35)包括与所述工作活塞(30)的滑动件(33)的数目相一致的多个凹陷部(36); q.所述工作活塞(30)和所述辅助活塞(35)以确保滑动件(33)密封接纳于凹陷部(36)内的方式来彼此滚动; r.所述工作活塞(30)和所述辅助活塞(35)能以强制同步的方式来旋转;s.所述膨胀级(3)包括可调节控制元件(630),所述可调节控制元件交替地允许和阻止所述被点燃的工作气体从所述膨胀级(3)漏出。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I),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活塞式发动机(I)具有点燃室(60),所述点燃室符合至少一个以下要求 a.所述点燃室(60)是至少在一些部段内径向地定位在所述压缩级(2)的所述工作活塞(20)内和/或径向地定位在所述膨胀级(3)的所述工作活塞(30)内;b.所述点燃室(60)能在所述工作活塞(20 )的较佳是可调节的转角范围内与所述压缩级(2 )连通; c.所述点燃室(60)能在所述工作活塞(30)的较佳是可调节的转角范围内与所述膨胀级(3 )连通; d.所述点燃室(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K·A·赫鲁施卡
申请(专利权)人:品牌产品IPR控股两合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