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床加工内螺纹的滚丝装置,尤其涉及对螺母或者螺纹进行滚丝加工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加工内螺纹的轧辊,由于在加工时受到很大的径向力,为了保持足够的刚度,对轧辊的直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无法对内径小于29毫米的内螺纹进行滚丝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耐用,可用于对较小内径的内螺纹进行滚丝加工的内螺纹滚丝装置。本技术包括有一组外表面带有螺纹齿牙的轧辊,该组轧辊均布在辊座的同一圆周上。轧辊的数量可以为2至5根,每根轧辊由圆锥体和圆柱体两部分构成。在该组轧辊的中部设有中心螺杆,该中心螺杆与各轧辊相啮合。中心螺杆的两端设有钢球,其中一端与调节螺钉接触。通过拧动调节螺钉,可调整并消除中心螺杆的轴向窜动间隙。由于中心螺杆同时与轧辊组相啮合,不仅使轧辊组自动得到精确的轴向定位,而且还同时承受了轧辊组工作时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尤其是使负荷最大的轧辊径向力在中心螺杆上得到平衡和化解,即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又优化了装置的受力状况,明显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以及提高了使用寿命,可用于内径不少于16毫米的粗钢筋连接套筒的内螺纹滚丝。此外,由于滚轧螺纹比切削螺纹具有长期持续的高精度,以及滚轧螺牙具有金属致密和硬化的特点,因而能显著提高其抗拉、抗剪和抗疲劳的性能,这为大量地应用低碳钢或者一般中碳钢替代合金钢轧制优质高强度的螺纹连接套筒成为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轧辊数量最好是3根。每根轧辊5是由圆锥体51和圆柱体52所构成,轧辊5圆锥体51的表面开有等距环形螺纹齿牙,工作时起到对工件的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螺纹的滚丝装置,包括表面带有螺纹齿牙的轧辊,其特征在于轧辊(5)数量为2至5根,该组轧辊均布在辊座(2、4)的同一圆周上。每根轧辊由圆锥体(51)和圆柱体(52)两部分构成,该组轧辊的中部设有与各轧辊相啮合的中心螺杆(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士强,储宏道,
申请(专利权)人:储士强,储宏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