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储士强专利>正文

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66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属于轧制螺纹设备。它由壳体和轧辊所组成,轧辊由套设在旋转偏心轴上的轧轮组合而成,在轧轮的外周上是一组等距环形齿圈,各环形齿圈的间距均为所轧工件的螺纹螺距t;一组轧辊系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且在不同水平面上,各轧轮的轴向位置差,由垫片予以调整,若轧轮数为n,则相邻各轧轮的轴向位置间距差,依次为t/n之一。环形齿圈上的齿为梯形或三角形。(*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轧制螺纹装置,特别是一种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目前,国内外钢筋端部的锥螺纹均用梳刀切削成形,故母材被削弱,其联接仅为钢筋母材强度的90~95%,因此,在两钢筋相联于连接套后,当其承受拉力后,由于钢筋锥螺纹部分抗拉强度减小,使其先被拉断于钢筋的联接部分,则给工程建设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制造锥螺纹的设备,提高钢筋端部的锥纹的抗拉强度,使钢筋端部锥螺纹的抗拉强度大于钢筋本身的抗拉强度的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为达到前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是采用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包括轧辊,轧辊由套设在旋转偏心轴的轧轮组成。旋转偏心轴系由小、中、大呈阶梯状的圆柱。在轧轮的外周上是一组等距环形齿圈,各环形齿圈的间距,均为所轧工件的螺纹螺距t。一组轧辊的各个轧轮,系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其轴向的端面位置在不同水平面上,在轧轮两端的偏心轴上,分别依次套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和垫片,该垫片是调整各轧轮端面轴向高低不同的位置;若轧轮数为n,则相邻各轧轮端面的轴向位置间距差,依次为t/n之一。轧轮可为锥形分片组叠环形齿圈或锥体环形齿圈或圆柱体齿圈。环形齿圈上的齿为三角形或梯形。一组轧辊可为2根或3根。本技术代替国内外,对钢筋端部的锥螺纹用梳刀切削成形设备,该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所轧制的螺纹,不仅保持了螺牙处金属纤维的连续性,还使螺纹面产生冷作硬化层,经试轧证实,所轧制螺纹的强度可提高30%,其联接强度超过了钢筋本身的抗拉强度。本技术,在对工件轧制螺纹时,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有四种运动方式1.工件静止,则轧辊旋转和平移。2.工件旋转和平移,则轧辊静止。3.工件平移,则轧辊旋转。4.工件旋转,则轧辊平移。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结构简单,小轻,对工件少无切削,不用冷却,操作方便,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生产的钢筋锥螺纹接头强度,大于母材的抗拉强度,其技术质量指标为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本技术还可以从以下附图和实施例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B-B处纵剖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A-A处横剖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轧轮为圆柱体梯齿示意图。图面说明1、10、12-轧轮,2-工件,3、11、13-旋转偏心轴,4、5-垫片,6-单向推力球轴承,7-壳体,8-三角齿,9-盖,14-梯齿轧轮,圆穿孔-15、16、17、18、19、20、21,三角齿圈-22。以下通过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述本技术是一种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包括壳体7,盖9,三根轧辊,单向推力球轴承6及垫片4、5等。三根轧辊由套装在旋转偏心轴3、11、13上的三个锥体轧轮1、10、12组成。在三个锥体轧轮1、10、12的外周上,各有一组等距环形齿圈即三角齿圈22(或梯齿圈),三角齿圈22的间距均等于所轧工件1的螺纹螺距t,在三个锥体轧轮1、10、12上下端面的旋转偏心轴3、11、13上,分别依次套有单向推力球轴承6和垫片4、5;三根轧辊均匀分布装在壳体7的下底板和盖9的三个圆穿孔中(即偏心轴3、11、13分别在圆穿孔21与17、20与16及19与15之中),三个锥体轧轮1、10、12均匀分布在壳体7内的同一圆周上,且其轴向端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相互位置依次相差为t/3(t为所轧工件的螺距,3为三根轧辊数),即轧轮1高于轧轮10的t/3间距,而轧轮12又低于轧轮10的t/3间距,其相互的间距差,由垫片4、5调整予以实现。壳体7为圆桶形,在其下底板和盖9上,各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相互对应的三个圆穿孔(即盖9上圆穿孔为15、16、17,底板上圆穿孔为19、20、21),各相互对应的圆穿孔为15与19、16与20及17与21,分别在各自的同一中心线上,而盖9中央还有一个圆穿孔18,供工件2穿过与三个锥体轧轮1、10、12接触,壳体7与盖9用螺栓紧固成一体。旋转偏心轴3、11、13一端经联接器可与动力源相连(联接器与动力源未绘出),此乃实施例1。实施例2该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三根轧辊上的锥体轧轮1、10、12换成锥形分片组叠环形齿圈,其齿可为三角齿8或梯齿等,则被轧工件2还是锥螺纹。其它与实施例1全同。实施例3该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三根轧辊上的锥体轧轮1、10、12换成圆柱三角齿圈轧轮(或梯齿圈),则被轧工件2成圆柱螺纹,其它与实施例1全同。实施例4该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三根轧辊换成两根相同的轧辊,该两根轧辊是在壳体7内的同一圆周的对称位置上,而两根轧辊的轧轮1、10轴向端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端面的位置差为t/2,两根轧辊装在壳体7的底板和盖9上相互对应的圆穿孔中(即轧轮1的轧辊在底板与盖9的圆穿孔21与17中;轧轮10的轧辊在底板与盖9的圆穿孔19与15之中。);在盖9的中央处还有一圆穿孔18,供被轧工件2穿过至两轧轮之中,以便轧制,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本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以轧制螺纹钢筋的锥螺纹为例将本装置固设在专制的设备上,能使轧辊旋转与平移,把轧辊上的轧轮换成锥体三角齿轧轮,再把预先制成锥体的螺纹钢筋固定在专制的设备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开动轧辊装置对其轧制,当螺纹钢筋的锥螺纹制成后,将三根轧辊的旋转偏心轴各顺旋转180度,使轧轮脱开被轧工件,再退出轧辊装置,再将三根轧辊的旋转偏心轴逆转180度,使其复位待用;而后把螺纹钢筋取出,此乃操作的全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包括轧轮,其特征在于:a.轧辊由套设在旋转偏心轴上的轧轮所组成,轧轮在外周上设有一组等距环形齿圈,环形齿圈的间距,均为所轧工件的螺纹螺距t,轧辊两端分别装在下底和盖9的圆穿孔中;b.一组轧辊的各个轧轮,系均 匀分布在壳体7内的同一圆周上,其轴向的端面位置在不同水平面上,在轧轮两端的旋转偏心轴上,分别依次套有单向推力球轴承(6)和垫片(4、5);c.若轧轮数为n,则相邻各轧轮端面的轴向位置间距差,依次为t/n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螺纹滚动齿圈轧辊装置,包括轧轮,其特征在于a.轧辊由套设在旋转偏心轴上的轧轮所组成,轧轮在外周上设有一组等距环形齿圈,环形齿圈的间距,均为所轧工件的螺纹螺距t,轧辊两端分别装在下底和盖9的圆穿孔中;b.一组轧辊的各个轧轮,系均匀分布在壳体7内的同一圆周上,其轴向的端面位置在不同水平面上,在轧轮两端的旋转偏心轴上,分别依次套有单向推力球轴承(6)和垫片(4、5);c.若轧轮数为n,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士强何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储士强何文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