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运载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33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运载工具(10),该救生运载工具(10)设计成中空的本体,该本体为沿着竖直轴线(16)基本上扁平的球体或圆盘的形式,所述球体或圆盘在水平面(15)中呈现最大宽度,并且由上部(11)和下部(13)组成的所述本体限定内部乘客舱室(25),其中,所述本体包括:稳定装置(12),所述稳定装置(12)在所述运载工具处于水中时稳定所述运载工具;伸缩装置(40);稳定器件(14),所述稳定器件(14)设置在所述下部处,并且所述稳定器件能够通过致动所述伸缩装置(40)从所述下部沿竖直方向向下移位。为了使所述运载工具能够不仅在陆地上行进而且在水中行进,所述运载工具包括:第一旋转件(52)和第二旋转件(17)、具有相关联的变速器(54)的马达(55)、一对推进单元(60)和稳定翼(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自推进式救生运载工具。这里所描述的救生运载工具旨在在多种不同的地点中并且在多种不同的救援工 作中、不仅在陆地上而且在海上进行使用。该救生运载工具也可以用作运载工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是,许多救生运载工具在最紧急地需要它们的时候常常完全失去作 用。这些问题通常在于已知的救生运载工具已经被开发成应对仅仅一种或少数几种救援 工作,而它们缺乏在许多场合中的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的极端情况下对救生运载工具 进行有效使用所需要的多用途性能和机动性。除了已知的救生运载工具的有限的应用范围 之外,已知的救生运载工具还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它们通常缺乏用于自推进的装置的 可能性,或在于它们装备有只允许有限的移位可能性的用于推进的装置。具有一体的推进 器的救生运载工具使处于危险中的人员能够在运载工具中快速且高效地从危险区域行进 到安全地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新型的且改进型的救生运载工具,该救生 运载工具设计成舱体以便以安全的方式来容纳人员,并且通过运载工具能够在围绕运载工 具的不同介质中快速且高效地从失事区域行进到安全位置而在不同的救援工作的范围内 中呈现高机动性和高适用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由于其高度的可操纵性而能 够只是从危险区域行驶出的救生运载工具。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运载工具的纵向截面图,其中,该救生运载工具处 于使旋转件伸展并且使支撑腿伸展的操作模式中;图2示出了与图1相对应的纵向截面图,但将运载工具的旋转件和支撑腿设置在 其收起的静止位置中;图3示出了定位在救生运载工具的中央的伸缩装置的放大尺寸的局部截面图,该 伸缩装置例如为由设置成以伸缩方式一个插入到另一个内部的竖直延伸的环状圆筒形管 形成的内部圆筒形套;图图图截面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作为运载工具的部件的控制装置的侧视图图8通过局部放大并且将零件移除而示意性地示出了作为运载工具的部件的旋 转件单元的侧视图;以及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与图7相对应但设置在替代性位置中的旋转件单元的侧视 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其示出了救生运载工具10,适当的是,将该救生运载工具10描述 为具有本体一例如非常扁平的球体或圆盘的形式的壳体——的运载工具,该救生运载工 具10旨在不仅在空气中飞行时起作用而且在陆地上时起作用。运载工具10还旨在当处于 收缩或收回的状态中时在水中起作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壳体像包覆的船体一样进行 漂浮。这里使用的术语“本体”涉及运载工具的完整的外壳,并且包括上部11和下部13,其 中,该上部11位于构成了运载工具的最广或最宽的部分并且设置在中央或中部处的环绕 稳定部12的上方,该下部13位于所述环绕稳定部的下方。设置在下部13下方的是稳定器 件14,该稳定器件14由固体材料制造而成,旨在当运载工具处于水中时位于水面以下。应 当强调的是,位于中央的环绕稳定部12在水平轴线15处或在水平面中围绕运载工具的外 周延伸,并且竖直轴线16成直角地经过围绕运载工具并且位于中央的稳定部的几何中心 点。可以将位于下方的稳定器件14描述成呈现圆盘形形式以及中空截头圆锥或棱锥形式 的压载物,该稳定器件14的较宽的端部面向上方并且设置成与底部的外部表面相对应的 倒置的碗的形式,使得稳定器件14能够定位成与所述底部紧密接触。这在图2中特别清楚 地示出。稳定器件14的一个目的在于起压载物的作用并且当运载工具处于水中时防止运 载工具横摇,因此稳定器件位于水面以下。该稳定器提供了在波形运动期间的足够的阻力 以防止运载工具在波浪上“冲浪”并且确保运载工具在所有的海况条件下都保持其直立的 稳定位置。位于中央的稳定部12还可以装备有把手以使把手能够被游泳者更容易地使用, 并且稳定部12还可以装备有防护件以在运载工具处于水中时可能与异碰撞的情况下吸收 冲击。能够围绕运载工具的竖直轴线16旋转并且具有若干叶片18的旋转件17设置在 当稳定器件14相对于下部13处于其收回位置中时由稳定器件14限定的隔室中。该旋转 件17主要旨在用作推进器,并且该旋转件17还具有当救生运载工具10处于水中时获得救 生运载工具10的升力的功能。旋转件17包括四个旋转件叶片18,所述四个旋转件叶片18 在大体上垂直于旋转轴线6的第一平面P18中以相互相等的圆形间隔分布。能够升起和降下的三个支撑腿19靠下地设置在救生运载工具10上,或更准确地, 设置在稳定器件14的下侧。同样参照图3,所述支撑腿19在20处以连结的方式附接到稳 定器件14的中央罩形部21,并且能够通过活塞-缸体装置22从如图2中示出的收回位置 被一起降下,在降下后,支撑腿平行于稳定器件14的面向下方侧伸展,使得运载工具能够 以图1中示出的方式停靠在支撑腿上。由上部11和下部13形成的救生运载工具10的壳状本体在内部设置有加强壁和 横向壁。此外,适当的是,救生运载工具10设置有所有可想到的设备,例如无线电、雷达反 射器、用于舒适性的装置、驱动马达以及救生设备,所有的这些设备都基本上存储并且放置 到适合的隔室中(在附图中未示出)。下部13中设置有内部肋板24,并且该内部肋板24形成了乘客舱室或员工舱室25的底部,旨在在相对较舒适和安全的条件下容纳相对较多的人员。舱口 26或舱室升降口设置在上部11的顶部处和下部13的底部处。舱口 26构造 成使得从内部和从外部都能够进行锁紧和打开,并且这些舱口基本上是在飞机中使用的常 规的类型。已经确定的是,用于制造救生运载工具10的适合的材料为纤维玻璃增强的合成 塑性树脂材料、通常的玻璃纤维或构造船壳通常所使用的类型的复合物。替代性材料为例 如钢或铝之类的金属。适当的是,壳体由允许乘客具有水平方向上的360°的视野的透明但 有色的塑料制造。需要获得环绕运载工具的自由的视野的原因在本说明书中的下文中将变 得更清楚。为了易于定位舱口 26,舱口 26可以由更深颜色的透明材料制造。面向内部并且设置有靠背支撑部的大体上环形的座椅设置在乘客舱室或员工舱 室25中,靠着下部13的内表面定位(在附图中未示出)。在水平轴线15处围绕运载工具的 外周延伸的稳定部12的一部分可以是中空的例如环形的环绕圆筒,并且形成漂浮室。该室 可以填充有泡沫塑料。此外,稳定部12可以由相对较厚的弹性材料制造,使得稳定部12不 仅能够吸收振动而且能够用作加强凸缘和加劲凸缘。与运载工具的效率相关的另一因素为 对位于竖直轴线16上的上部壳形圆顶28进行设置,其中,如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上部 壳形圆顶28设置在最上部处。而且,没有详细示出的一个或若干个通风装置例如进气通道 29和排气通道30设置在上部圆顶28处。同样参见图3。在上部11与下部13之间,伸缩装置40在中央处中央地延伸,该伸缩装置40设 计成内部圆筒形套,该内部圆筒形套由以伸缩的方式一个插入到另一个内部的、具有相对 较大直径的环状圆筒形管40:l-40:n形成。优选地是,所述管由钢或铝制造而成。伸缩装 置40包括当运载工具漂浮在水中时用于稳定运载工具的设备,并且伸缩装置40还具有形 成用于将流通空气向下输送并且输送到舱体中的输送路径的作用。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08 SE 1050584-01.一种救生运载工具(10),所述救生运载工具(10)设计成中空的本体,所述中空的本体例如为形式为沿着竖直轴线(15)基本上为扁平的球体或圆盘的壳体,所述球体或圆盘在水平面(16)中呈现所述球体或圆盘的最大宽度,并且包括上部(11)和下部(13)的所述本体限定了内部乘客舱室(25),其中,所述本体包括稳定装置(12),所述稳定装置(12)具有设计成圆筒的漂浮室,围绕所述运载工具的最宽部分或中央延伸的所述稳定装置(12)在所述运载工具处于水中时稳定所述运载工具;伸缩装置(40),所述伸缩装置(40)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中央并且竖直地延伸经过所述本体,所述伸缩装置(40)设计成由以伸缩的方式一个插入到另一个内部的环状圆筒形管(40:l-40:n)形成的内部圆筒形套;稳定器件(14),所述稳定器件(14)设置在所述下部处并且包括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竖直轴线(16)径向向外延伸的基本上圆盘形的单元,并且所述稳定器件能够通过致动所述伸缩装置(40)而从所述下部的下部沿竖直方向向下移位,为了使所述运载工具能够不仅在陆地上行进而且在水中行进,所述运载工具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件(52)和第二旋转件(17),所述第一旋转件(52)和所述第二旋转件(17)安装成分别围绕第一轴线(16)和第二轴线(16’)沿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件(52)和所述第二旋转件(17)中的所述第一旋转件(52)设置成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上部(11)向外延伸,而所述第二旋转件(17)设置成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下部(13)向外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件(52)包括在第一叶片平面(P53)中延伸的一组旋转件叶片 (52),而所述第二旋转件(17)包括在第二叶片平面(P18)中延伸的多个旋转件叶片(18);马达(55),所述马达(55)由所述运载工具支撑并且所述马达(55)具有与所述马达 (55)相关联的变速器(54),通过所述马达(55)和所述变速器(54)单元,所述第一旋转件 (52)和所述第二旋转件(17)分别设置成能够进行旋转并且在围绕所述运载工具的介质中产生竖直升力,所述介质可以包括水或空气;一对推进单元(60 ),所述一对推进单元(60 )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直径上对置的两侧,用以水平地推进所述运载工具,并且用以平衡由所述旋转件(52、17)中的一个所述旋转件特别是所述第一旋转件(52)产生的转矩;稳定翼(65),所述稳定翼(65)设置成从所述运载工具的外周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所述稳定翼装备有边舵(66 )和高度舵(67 ),所述边舵(66 )和高度舵(67 )用于通过影响经过的介质的流动来对所述运载工具进行操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工具,其中,由所述运载工具支撑的所述马达(55)以及所述马达(55)的相关联的变速器(54)在所述第一旋转件(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扬埃弗特·林德马克尤哈尼·尼尼瓦拉
申请(专利权)人:威尔海德救援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