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318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4:02
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具备模架(5)和装配模具(10),模架具有支撑孔(9),装配模具被收容于支撑孔(9)中,其中,装配模具(10)具备:阳模(OD),具有芯型部件(15)和芯型壳体(13),芯型部件(15)具有突起部(15b),芯型壳体保持芯型部件(15);阴模(MD),具有主体(11)和环状的嵌入部件(12),主体(11)具有与阳模(OD)的芯型壳体(13)嵌合的嵌合槽部(24)且嵌合于支撑孔(9);环状的嵌入部件(12)被收容于主体(11)的接近原料供应部的部分;以及板状的帽部件(16),在比阳模(OD)更接近原料供应部的位置设置且覆盖芯型部件(15)的一部分,并且与芯型壳体(13)连接,其中,在嵌入部件(12)和芯型部件(15)之间的空间设成使挤出原料通过的型孔(1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挤出加工用于例如各种铝热交换器的扁平多孔管等时使用的适宜 的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造用于蒸发器、冷凝器、散热器等热交换器的各种铝热交换用管时,由于原料 即铝的熔点低,所以广泛采用挤出加工法。在这样的挤出加工法中,例如图8所示,在将模具101固定于顶端部的容器102的 孔部内插入铝原料(坯)103,且通过柄杆(加压板)104将该容器102内的铝原料103朝向 形成于模具101的开口部105挤压,并从形成于开口部105内的具有一定的截面形状的间 隙挤出上述铝原料103,通过上述步骤,将上述原料挤出加工成一定截面形状的挤出部件。 根据该挤出加工法,通过使压缩力作用于插入容器102内的铝原料103,能够以一阶段的变 形获得非常复杂的形状的挤出部件。图9表示了通过上述的铝的挤出加工法成形的铝热交换器用扁平多孔管106的一 例。并且,作为适宜于该挤出扁平多孔管106的制造的挤出用模具装置,一直以来,周知了 以下的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嵌件模具。在图10和图11中显示了在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以往的嵌件模具装置的一例, 该例的模具100用于挤出加工图9所示的铝制的挤出扁平多孔管106,且包括自如地插脱于 形成在图11所示的圆盘状的模架D的多个贯穿孔H的嵌合离脱自如的一对壁厚圆盘块状 的阴模111和阳模112。在图10中,阴模111在与阳模112对置的端面的外周形成环状的阴侧凸缘部113, 在该凸缘部113的中央侧端面114形成凹部115。并且,在凹部115的中央部,穿设有沿着 阴模111的中心轴线从一端朝向另一端贯穿的狭缝状的孔部116。另外,在包围所述凹部 115的位置,两个螺纹孔119和两个销孔120在对称位置形成。在图10中,阳模112在与阴模111对置的端面形成阳侧凸缘部122。在该阳模 112的中央部,形成包括多个突起片的梳齿状的突起部123。该突起部123用于通过插入阴 模111的孔部116内而在与孔部116之间形成成为制品形状的间隙(型孔)。并且,在阳 模112中以沿着突起部123的两侧的方式形成在阳模112的两端面开口的多个贯穿孔124。 另外,在阳模112中,在贯穿孔124的周围侧形成两个螺纹孔125和两个销126。并且,通过将相互的凸缘部113、122嵌合且使销126嵌合于销孔120,将所述结构 的阳模112和阴模111两者圆柱状地一体化,从而构成模具100,并且将四个模具100安装 于图11所示的圆盘状的模架D且将整体安装于图8所示的容器102,从而能够用于挤出加 工。另外,在该结构的模具100中,在模架D中一个模具100变成不良时,通过仅更换相当 的该一个模具100或者仅更换相当的阴模111或阳模112,能够再度进行挤出加工,所以与 一体型的模具相比,具有经济等优点。另外,本专利申请人对将构成挤出用型孔的突起部的部分作为芯型(core)部件能够与阳模的其他部分个别地更换的方式构成的模具提出了专利申请(参照专利文献2)。根据在该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技术,通过由具备突起部的芯型部件和安装芯型 部件的芯型壳体构成阳模,且通过由耐于磨损的超硬合金构成芯型部件且由通常的模具钢 构成芯型壳体,谋求了模具的长寿命化,具有能够提高在部分地产生损耗或破损时的更换 性的特征。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124634号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45913号。
技术实现思路
在将四个模具100安装于所述模架D且进行挤出加工的结构的模具装置中,柄杆 104将铝原料103均匀地按压至四个模具100,且利用铝原料的流动性,使其在四个模具100 的阳模112侧的贯穿孔124内通过,并且从由阴模111侧的孔部116和突起部123形成的 间隙挤出而进行挤出加工。但是,在使用以往的模具的挤出加工装置中,在挤出加工图9所示的壁薄的扁平 多孔管106时,产生在从模具100挤出的扁平多孔管106中一部分的扁平多孔管106的壁厚 度部分地变动的问题。例如,扁平多孔管106变成与将扁平管状的周壁106a和将周壁106a 划分成多个流路的多个隔壁106b—体化的结构,但在多个隔壁106b中,产生容易产生壁厚 度的变动的问题。关于该原因,根据本专利技术者的研究,明确了在以往的模具100中,由于通过型孔的 上游侧的流路即贯穿孔124内时的原料的流动阻力较高,在型孔处的原料的流动性恶化, 该情况是产生隔壁的形成不良的原因。另外,由于欲通过柄杆104以高压挤出铝原料103,安装于模架D的贯穿孔H的模 具100的位置由于铝原料103受到的压力而微小地变动,考虑该情况变成原因而生产出壁 厚度部分地不同的扁平多孔管106。并且,在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地,在将阳模分割成突起部和芯型部的结构的模具 装置中,由于阳模自身被分割,所以由于铝原料103的压力,具有芯型部件或主体各个地发 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在产生壁厚度不均的方面变成不利的结构。在图12中放大显示了所述阳模112的梳齿状的突起部123,在图13中还放大显示 了突起部123的顶端部,该突起部123在基板主体部130的顶端侧将多个细长支柱状的突 起体131以等间隔排列成一列,且在各突起体131的顶端部具有头部扩径部132,在邻接的 突起体131之间形成间隙133。近年来,在制造图9所示的扁平多孔管106时,即使扁平多孔管106的宽度尺寸M 相同,但孔106H的数量具有例如从四个增加至十个或二十个等的倾向。这是由于具有以下 要求孔106H的数量越多则热交换效率越是提高的倾向,尽管少也要提高扁平多孔管106 的热交换效率。但是,一旦如上述般增加孔106H的数量,则如图13所示,突起体131的各个头部 扩径部132彼此的间隙Na变小,并且,由于突起体131彼此的间隙Nb也自动变小,铝原料 倾向于难以经由这些间隙流动。其结果是,具有产生作为挤出成形的制品的扁平多孔管106的隔壁106b的厚度不足或隔壁106b部分地脱落等的缺陷的担忧。另外,在扁平多孔管106是小型壁薄类型时,在突起部123和孔部116之间的间隙 小,在使铝原料流动且挤出时,高的压力和温度作用,所以即使由模具钢或超硬合金等耐磨 损性高的材料构成阳模112或阴模111,但一旦长时间使用,也产生容易损耗等问题。因此,为了谋求包括阳模112和阴模111的模具装置的长寿命化,或者为了防止挤 出时的损伤或损坏,期望模具装置的进一步的改良。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所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通过降 低在型孔的上游侧的流路中的原料的流动阻力,改善型孔中的原料的流动性,能够挤出加 工以指定的壁厚形成隔壁的扁平多孔管。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能够以相对于模架支撑装配 模具的状态牢固地稳定支撑,且即使制造壁薄的挤出部件也不会在挤出部件中产生壁厚度 的变动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即使挤出制品是复杂的形 状,也能够使得原料顺畅地向由阳模的突起部和阴模的孔部之间的间隙构成的型孔流动, 能够获得缺陷更少的良好的挤出制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模架和装 配模具,模架具有位于挤出原料的供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30 JP 2010-149312;2010.07.30 JP 2010-172851.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具备模架(5)和装配模具(10),所述模架(5)具有位于挤出原料的供应侧的第一面(Fl)和位于成形材料的排出侧的第二面(F2),且具有从所述第一面(Fl)贯穿至所述第二面(F2)的支撑孔(9),装配模具(10)被收容于所述支撑孔(9)中, 所述装配模具(10)具备 阳模(OD),具备具有突起部(15b)的芯型部件(15)、和将所述突起部(15b)设置在所述第二面(F2)侧且保持所述芯型部件(15)的芯型壳体(13); 阴模(MD),具备主体(11)和环状的嵌入部件(12),主体(11)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面(Fl)侧且与所述阳模(OD)的所述芯型壳体(13)嵌合的嵌合槽部(24),并且所述主体(11)嵌合于所述支撑孔(9)中,环状的嵌入部件(12)被收容在所述主体(11)的接近所述第一面(Fl)的部分;以及 板状的帽部件(16),板状的帽部件(16)设置在比所述阳模(OD)更靠近所述第一面(Fl)的位置且覆盖所述芯型部件(15)的一部分,并且与所述芯型壳体(13)连接, 在所述嵌入部件(12)和所述芯型部件(15)之间的空间设成使所述挤出原料通过的型孔(IO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件(16)具有两个主表面(16d)和形成于所述主表面(16d)的中央的切口部(16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口部(16g)以倾斜面构成,使得从所述第一面(Fl)朝向所述第二面(F2)的所述帽部件(16)的厚度逐渐变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16g)形成为其深度是一定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模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伸幸折户升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铝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