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122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9:24
提供一屏蔽连接器,该屏蔽连接器能够防止悬伸壁在壳体中倒塌,同时具有较小轮廓。屏蔽连接器(11)具有覆盖用于和另一连接器连接的端子(15)的筒状内壳(19)、覆盖该内壳(19)的外壳(21),以及用于将内壳(19)保持在外壳中的壳体(23)。该外壳体(23)具有以凹槽形式形成在悬伸壁(57)的自由端侧壁中的接收槽(61),该悬伸壁沿着外壳(21)的内壁在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待与另一连接器的锁定部分接合的锁定接收部分(63)。在相应前端侧侧壁(89)的上部中,外壳(21)具有支撑突起(91),以与悬伸壁(57)的接收槽(61)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待装接到电路板上的屏蔽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迄今已知的待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屏蔽连接器具有多个板侧端子,该板侧端子彼此平行设置,从而接触另一连接器的端子,并且该板侧端子都最初地产生90度弯曲,以使它们的后端与电路板的相应通孔对准(参见例如专利文献I)。图5A中所示这类的屏蔽连接器501基本由主壳体503、容纳在该主壳体503中的连接器壳体505、容纳在连接器壳体505中并由导电板形成的内屏蔽壳507、插头触点509,以及由导电板形成从而覆盖主壳体503的外屏蔽壳511组成,该插头触点设置在由连接器壳体505内的内屏蔽壳507所包围的插头插入空间的中部,以接触另一连机器。·像带有屏蔽连接器501的情况中那样,在整个屏蔽触点出于屏蔽目的覆盖有外屏蔽壳511的情况下,通过使上端子514的后端和下端子515的后端产生90度弯曲与电路板的通孔对准,可使外屏蔽壳511制作得较小,所述上端子514的后端和下端子515的后端都设置在插头触点509中。因此,存在使屏蔽连接器501小型化的能力的优点。待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屏蔽连接器追求进行进一步小型化(参见例如专利文献2)。在图5B中所示的这类屏蔽连接器516中,多个端子519每个都具有沿该屏蔽连接器插入另一连接器和从其中断开连接的方向延伸的接触部分517,并且该接触部分517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安置板521上。在连接器的插入或断开连接期间,接触部分517接触其他连接器的它们未说明的配对接触部分。其他连接器的锁将与其接合的未说明的锁孔形成在通过弯曲金属板而形成的屏蔽壳523的上表面中。要用于接触部分517的安装的安置板521形成使得,定位在组成壳体525的外壁的一部分的仅仅一个侧壁的内表面上。具体地,壳体主体527的安置板521形成为起到外壁作用的一个侧壁,并且不存在与安置板521相对的壁。这使得对于电路板513的板表面在直角方向上能够减小屏蔽连接器的厚度,即,使得屏蔽连接器的所谓轮廓较小。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 JP-A-H8-130052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No. JP-A-2005-158630然而,当只保留壳体525的外壁的部分(安置板521),以实现前述屏蔽连接器501的轮廓和重量的进一步减小时,外壁的所述保留部分成为悬臂的形状,这引起了图5B中箭头“a”所示的悬伸壁向连接器内侧倒塌的担心。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屏蔽连接器,该屏蔽连接器能够防止悬伸壁在壳体中的倒塌,同时使屏蔽连接器具有较小轮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屏蔽连接器,包括筒状内壳,该筒状内壳覆盖用于与另一连接器连接的端子;外壳,该外壳覆盖所述内壳;以及用于将所述内壳保持在所述外壳中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悬伸壁,该悬伸壁沿着所述外壳的内壁在所述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壳体具有锁定接收部分,以与其他连接器的锁定部分接合,并且其中所述外壳具有倒塌防止结构,在与所述悬伸壁的自由端接合时,该倒塌防止结构防止该悬伸壁向连接器的内方向倒塌。在如上述构造的屏蔽连接器中,壳体设置在外壳内,并且内壳设置在壳体内。利用设置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的壳体,该内壳相对于外壳定位。在壳体中,只有组成外壁一部分的一个悬伸壁放置成,与外壳内的电路板的表面相对。具体地,该悬伸壁作为壳体的其中一个侧壁而形成,并且不存在与该悬伸壁相对的壁。这使得能够减小屏蔽连接器相对于电路板的板表面的厚度;即,使得屏蔽连接器的所谓轮廓变小。而且,当壳体插入外壳中时,外壳的倒塌防止结构阻止悬伸壁向连接器的内侧(向内方向)的倒塌。另外,待与其他连接器的锁 定部分接合的锁定接收部分设置在壳体中,从而能够防止同样由树脂形成的其他连接器的锁定部分的磨损。在上述屏蔽连接器中,所述倒塌防止结构可由支撑突起构成,这些支撑突起突出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前端侧侧壁上,从而与以凹槽形式沿着所述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形成在悬伸壁的自由端侧壁中的接收槽接合。在如上述构造的屏蔽连接器中,当壳体插入到外壳中时,所述外壳的支撑突起插入到形成在壳体的悬伸壁上的接收槽中,并且该悬伸壁从而由支撑突起支撑,由此限定悬伸壁向连接器的内侧的倒塌。具体地,由接收槽和支撑突起构成的简单结构而形成所述倒塌防止结构。当壳体插入外壳中时,支撑悬伸壁的自由端侧表面,从而利用接收槽被外壳的支撑突起所导引,由此防止壳体的松动或倾斜。从而,提高了壳体的插入的易用性。本专利技术的屏蔽连接器能够防止悬伸壁在壳体中倒塌,同时具有较小的壳体轮廓。目前为止,已经简要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通过通读下面描述的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模式(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细节将变得更加清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屏蔽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一起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已经完成的图2中所示的屏蔽连接器与其他连接器相连接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具有示例性修改的倒塌防止结构的外壳的透视图;图5A是现有技术的屏蔽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在该现有技术的屏蔽连接器中板侧端子的每个后端都具有90度弯曲;以及图5B是现有技术的屏蔽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在该现有技术的屏蔽连接器中壳体主体的安置板形成为一个侧壁。附图标记列表11屏蔽连接器13屏蔽连接器(另一连接器)15端子19内壳21外壳23外壳体(壳体)55外壳内壁57悬伸壁59自由端侧壁 61接收槽(倒塌防止结构)63锁定接收部分65锁定部分87自由端89前端侧侧壁91支撑突起(倒塌防止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能够优选地将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1用作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USB2. O (高速差动传输连接器)屏蔽连接器。因此,待与该屏蔽连接器11相连接的另一连接器是电缆的屏蔽连接器13。如图1中所示,该屏蔽连接器11具有端子15、内壳体17、内壳19、外壳21、外壳体(壳体)23。在整个说明书中,在待与另一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的侧面作为前侧,并且该连接器的另一侧作为后侧的前提下,将描述该屏蔽连接器11。端子15利用金属板加工的方法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该端子15形成为每个都具有舌片形电接触部分16的阳性端子。该电接触部分16接触阴性端子的相应内接触件,该阴性端子具有其他连接器的未说明的盒形电接触部分。待与其他连接器的相应阴性端子接触的端子15像成对那样排列成两个平行的行。端子15的每个后端引线25都最初具备与未说明的电路板的每个通孔都对准的90度弯曲,并紧固到内壳体17上。该后端引线25焊接到形成在电路板上的预定电路的相应通孔上。该内壳体17用如合成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来成型。用于相应端子15的装接的多个端子固定孔26形成在该内壳体17中。侧壁接合凹槽27形成在该内壳体17的任一侧面上,并与内壳侧壁29的每个侧壁接合部分31接合。一对内接合爪33突出地形成在内壳体17的上表面上,并且该内接合爪33与内壳上壁35的上壁接合孔37接合。如图1和2中所示,使该侧壁接合凹槽27和内接合爪33分别接合,从而使内壳体17紧固到内壳19的内侧处的大致中心上。通过将导电金属板加工成倾斜筒的形状,而形成该内壳19。该内壳19的一端形成用于接收另一连接器的端子的开口 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连接器,包括:筒状内壳,该筒状内壳覆盖用于与另一连接器连接的端子;外壳,该外壳覆盖所述内壳;以及用于将所述内壳保持在所述外壳中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悬伸壁,该悬伸壁沿着所述外壳的内壁在所述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壳体具有锁定接收部分,以与其他连接器的锁定部分接合,并且其中所述外壳具有倒塌防止结构,在与所述悬伸壁的自由端接合时,该倒塌防止结构防止该悬伸壁向连接器的内方向倒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淳仁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