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半蜗轮箱(7)上方的平面磨头(8)有二个,分布在半蜗轮(10)两端上,每个磨头上设置平面砂轮(11),平面砂轮(11)回转轴线与半蜗轮(10)轴线的平面重合及砂轮平面与半蜗轮轴线的垂直面重合,蜗杆副在半蜗轮箱(7)内,用有调整砂轮平面倾角β,磨头一侧设有控制倾角β误差的正弦规尺(9),下转盘滑板与整个磨头相对于磨头底座能回转180°,一侧设有梯形槽用定位螺栓(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磨削蜗杆齿面,只需调整β即可,调整简便,调整精度高,提高蜗杆齿面磨削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蜗杆齿面磨削专用磨头,特别是公开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属操作技术大类中金属磨削设备。一种适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石油、化工、橡胶、船舶及建筑机械等重载减速的减速器,其减速器的蜗杆齿面设计成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蜗杆传动史上,我国专利技术创造的第四代最完备,最先进、最合理、最科学的蜗杆传动,它实现了蜗杆与蜗轮的多齿啮合,具优越的啮合性能,使啮合齿面间达到理想的油楔效应和挤压效应的分布状态。考虑到承受重负载,因此蜗杆齿面采用淬硬后无畸变的精确磨削,齿面硬度大、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小。已有技术的磨头,由于磨削蜗杆两侧齿面,根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形设计时所需的砂轮平面倾角β进行调整,db为蜗杆设计,旋转一β角后的平面砂轮,必须调整到与之圆周相切的主基圆,而倾角β的调整相当繁锁和复杂,磨削一件蜗杆齿面,磨头需要调整5次,形成调整次数多,综合误差大,且易出差错,出错后很难发觉,废品多,加工效率低,提高蜗杆的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倾角β调整精确,减少安装调整次数,提高蜗杆齿面的磨削精度和磨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已有技术的磨头它是由磨头、平面砂轮、电机、支座和送进装置组成,本技术的特征在于a)设置在半蜗轮箱(7)内的蜗杆副,其蜗轮为半蜗轮(10),在半蜗轮(10)的两端面上各设置一平面磨头(8),在平面磨头(8)的回转轴上,各分布一平面向外的平面砂轮(11),半蜗轮(10)的回转轴线既垂直相交于两个平面磨头(8)的回转轴线,又重合于两个平面砂轮(11)的平面,由此以半蜗轮轴线为基体,构成了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的空间刚体,当蜗杆带动半蜗轮(10)旋转时,这个两平面垂直相交的空间刚体,也随半蜗轮轴线的回转面旋转,b)半蜗轮(10)的回转角度,是依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形设计时所需的砂轮平面倾角β而给定的,对β的调整精度,是由设在平行于平面磨头(8)回转轴线上的正弦规尺(9)加以控制,c)在半蜗轮箱的下方设有下转盘滑板(2),滑板两侧的平面导轨与半蜗轮箱内的蜗杆轴线平行,在滑板下端的定位肩的对称180°的位置上,设有两个定位圆柱梯形槽用螺栓(6),该螺栓置于磨头底座(1)对称180°的梯形槽内,当磨削另一侧蜗杆齿面时,只需取下该螺栓,将滑板(2)相对于磨头底座(1)旋转180°,紧固后,再行调整β即可磨削另一侧蜗杆螺旋齿面。在半蜗轮(10)的回转轴上,设有砂轮修正器,经该修正器修整的砂轮平面,始终保持与半蜗轮轴线垂直重合,如果把平面砂轮的平面压缩为一直线,此直线即为半蜗轮的回转轴线,砂轮修正器直线移动轴设有密封圈,双磨头的下转盘滑板(2)与下滑座(3)间设有进给丝缸(5)。下面用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蜗杆齿面磨削的平面砂轮工作示意图。附图2本技术结构主视图。附图2中,(1)磨头底座,(2)下转盘滑板,(3)下滑座,(4)定位平键,(5)进给丝缸,(6)螺栓,(7)半蜗轮箱,(8)平面磨头,(9)正弦规尺,(10)半蜗轮,(11)平面砂轮。实施例依照附图2制作成本技术,磨削蜗杆齿面时,磨头底座(1)紧固于回转工作台上,两侧有二条定位梯形槽,对称在180°上,下转盘滑板(2)下端的圆柱直径Φ300mm,与件(1)的孔Φ300mm配合,两侧有腰形槽对称180°,上有滑板导轨,下滑座(3)是用于调整db/2,下端的滑板导轨在件(2)的腰形槽内,可直线移动,上端有滑板导轨槽,与下端的滑板导轨垂直。定位平键(4),它是保证件(1)的Φ300mm孔的轴线在过回转工作台轴心的水平直线上,进给丝杠(5)将平面砂轮的圆弧面逐渐深入到磨削蜗杆齿槽根部的装置,梯形槽用定位螺栓(6),其定位锁紧作用,当件(7)半蜗轮箱由中心位置向左调整db/2,并磨毕一侧齿面后,拆下件(6),将件(2)旋转180°,再行紧固,此时装于件(11)平面砂轮后端面的二个平面磨头(8),只须调整一β角,无须再调整db/2,即可磨削另一齿侧面。半蜗轮箱(7)内装三线(mt=3)的蜗杆副,用于调整砂轮平面倾角β,下有与蜗轮轴线垂直的滑座导轨,与件(3)的滑板导轨槽相配合,用于调整所需的db/2,平面磨头(8)装于半蜗轮(10)的两端面上,前后各一件(主视图只视前平面磨头),其轴线在过蜗轮轴线的水平面上,正弦规尺(9)用于控制蜗轮左右旋转β角的误差,其侧量β角的误差为30″—50″,半蜗轮(10)用于旋转β角,两端面各装有平面磨头(8),下端有Φ320mm圆与半蜗轮箱(7)的Φ320mm孔配合,当蜗轮调整到确定的β角后,由紧固件紧固半蜗轮箱(7)和半蜗轮(10),平面砂轮(11)的回转轴线置于半蜗轮轴线的水平面上,当半蜗轮旋转β时,砂轮平面摆动β,砂轮修整器置于半蜗轮轴线上,经该修整器的砂轮平面始终保持与半蜗轴轴线垂直重台,砂轮修正器直线移动轴设有密封圈,以保持砂轮的修整正确性。本技术每磨削一侧齿面只需调整一次砂轮平面倾角β,而β的误差又可以用磨头上的正弦规尺加以控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蜗杆齿面的磨削精度,对批量生产调整更为简便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它由磨头、平面砂轮、电机、支座和送进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a)设置在半蜗轮箱(7)内的蜗杆副,其蜗轮为半蜗轮(10),在半蜗轮(10)的两端面上各设置一平面磨头(8),在平面磨头(8)的回转轴上,各分布一平面向外的平面砂轮(11),半蜗轮(10)的回转轴线既垂直相交于两个平面磨头(8)的回转轴线,又重合于两个平面砂轮(11)的平面,由此以半蜗轮轴线为基体,构成了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的空间刚体,当蜗杆带动半蜗轮(10)旋转时,这个两平面垂直相交的空间刚体,也随半蜗轮轴线的回转而旋转。b)半蜗轮(10)的回转角度,是依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形设计时所需的砂轮平面倾角β而给定的,对β的调整精度的控制,是由设在平行于平面磨头(8)回转轴线上的正弦规尺(9)。c)在半蜗轮箱的下方设有下转盘滑板(2),滑板两侧的平面导轨与半蜗轮箱内的蜗杆轴线平行,在滑板下端的定位肩的对称180°的位置上,设有两个定位圆柱梯形槽用螺栓(6),该螺栓置于磨头底座(1)对称180°的梯形槽内,可以旋松取下,滑板(2)相对于磨头底座(1)可旋转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双磨头,其特征在于在半蜗轮(10)的回转轴线上,设有砂轮修正器,经该修正器修整的砂轮平面,始终保持与半蜗轮轴线垂直重合,砂轮修正器直线移动轴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双磨头,其特征在于在下转盘滑板(2)与下滑座(3)间设有进给丝杠(5)。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半蜗轮箱(7)上方的平面磨头(8)有二个,分布在半蜗轮(10)两端上,每个磨头上设置平面砂轮(11),平面砂轮(11)回转轴线与半蜗轮(10)轴线的平面重合及砂轮平面与半蜗轮轴线的垂直面重合,蜗杆副在半蜗轮箱(7)内,用有调整砂轮平面倾角β,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它由磨头、平面砂轮、电机、支座和送进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a)设置在半蜗轮箱(7)内的蜗杆副,其蜗轮为半蜗轮(10),在半蜗轮(10)的两端面上各设置一平面磨头(8),在平面 磨头(8)的回转轴上,各分布一平面向外的平面砂轮(11),半蜗轮(10)的回转轴线既垂直相交于两个平面磨头(8)的回转轴线,又重合于两个平面砂轮(11)的平面,由此以半蜗轮轴线为基体,构成了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的空间刚体,当蜗杆带动半蜗轮(10)旋转时,这个两平面垂直相交的空间刚体,也随半蜗轮轴线的回转而旋转。b)半蜗轮(10)的回转角度,是依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形设计时所需的砂轮平面倾角β而给定的,对β的调整精度的控制,是由设在平行于平面磨头(8)回转轴线上的正弦规尺( 9)。c)在半蜗轮箱的下方设有下转盘滑板(2),滑板两侧的平面导轨与半蜗轮箱内的蜗杆轴线平行,在滑板下端的定位肩的对称180°的位置上,设有两个定位圆柱梯形槽用螺栓(6),该螺栓置于磨头底座(1)对称180°的梯形槽内,可以旋松取下,滑 板(2)相对于磨头底座(1)可旋转1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荣,刘凤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