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万荣专利>正文

一种支持多种人机交互模式的移动终端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8947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多种人机交互模式的移动终端和系统,所述终端包括: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存储有不少于两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式。以及人机交互模式控制单元,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控制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操作系统参数和/或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参数,并根据所述识别的结果调用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中的与所述识别的结果相对应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支持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完成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通过预置的多种人机交互模式,方便移动终端任意连接所需要的显示装置,并在显示装置支持下完成对应应用和功能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多种人机交互模式的移动终端和系统
技术介绍
苹果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极大方便了移动上网和移动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后,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因为开放,使得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市场上迅速得到普及,目前市场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形成了苹果和安卓两大主流。苹果和谷歌的对应操作系统不局限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还用于智能电视等多种显示装置。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很高,很多家庭甚至很多个人拥有多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这自然而然引申出新的应用场景其中的一个场景是,手机终端上的屏幕内容显示到智能电视上去,这样可以更多人看,看得更清楚。业界也有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叫做同屏。但同屏只是一种很基础的方案,某些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例如,手机上的应用因为手机屏幕小,人机界面设计一般会针对小屏幕进行优化,如果将手机应用直接同步到智能电视上,虽然也可以看,但体验肯定不是最佳,反之平板电脑上的应用同步到智能手上,很可能是看不清,应用体验更差。再一个场景是,智能终端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支持使用应用,但因为智能终端的屏幕小,某些应用的使用不是很方便,例如,实时的股票显示。一种解决方法是智能终端上的应用随时随地在其他装置的屏幕上显示,以便更好的使用应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智能终端如何才能随时随地和其他终端对接,特别是这个其他装置如果不属于智能终端的所属用户时?还有一个场景是,智能终端与其他装置的互动操作,也就是当智能终端与其他装置对接后,通过彼此人机接口,相互支持操作,更好地使用彼此的应用,达到更好的应用体验,玩游戏是这个场景的一个例子,双向数据备份是另一个例子。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智能手机与其他装置之间如何相互识别,以建立连接,特别是这个其他装置如果不属于智能终端的所属用户时?业界有智能手机与PC机对接实现智能手机数据备份的解决方案,例如苹果公司的方案是先在PC机上安装程序,然后将智能手机与PC机相连,通过所安装的程序支持完成智能手机的数据备份以及音乐播放等操作。但显然这类方案至少没有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如智能终端与任意显示装置对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多种人机交互模式的移动终端和系统,以解决移动终端与任意显示装置对接及使用应用中的不便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支持多种人机交互模式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存储有不少于两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每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式至少有一个对应的人机交互界面。以及人机交互模式控制单元,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控制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操作系统参数和/或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参数,并根据所述识别的结果调用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中的与所述识别的结果相对应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支持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完成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种人机交互模式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显示装置,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显示装置可以相互进行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存储有不少于两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每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式至少有一个对应的人机交互界面;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所述显示装置的操作系统参数和/或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参数,并根据所述识别的结果调用所述移动终端中与所述识别的结果相对应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支持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完成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取得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移动终端中预置多种人机交互模式,支持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连接所需要的显示装置,并可利用显示装置的人机接口,在显示装置支持下完成对应应用和功能的操作,使移动终端所属用户方便地在所需要场合使用对应的应用,极大提升应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给出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种人机交互模式的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 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11,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11用于存储人机交互模式;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存储11有不少于两种人机交互模式,每种人机交互模式至少有一个对应的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模式控制单元12,人机交互模式控制单元12用于识别移动终端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操作系统参数和/或人机交互界面参数,并根据识别的结果调用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11中的与识别的结果相对应人机交互模式,支持在显示装置上完成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较佳的实施例中,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兀11中至少有一种人机交互模式用于移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移动终端还包括通信接口单元13,通信接口单元用于完成通信、上网功能。支持在显示装置上完成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还包括支持在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上完成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其中的应用或/和功能至少包括通过移动终端的通信接口单元建立移动终端的以太网连接;或通过显示装置的通信接口建立移动终端的以太网连接;或设置移动终端或/和显示装置的运行参数;或为移动终端充电、或为显示装置供电、或既不充电也不供电。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持在显示装置上完成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还包括支持在显示装置和/或移动终端的人机接口上完成显示装置上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应用或/和功能至少包括通过移动终端的通信接口建立显示装置的以太网连接;或通过显示装置的通信接口建立显示装置的以太网连接;或设置移动终端或/和显示装置的运行参数。较佳的实施例中,识别移动终端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操作系统参数和/或人机交互界面参数,其中识别的方法至少包括通过显示装置中预置的客户端完成识别,并建立连接。预置至少包括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的预置或通过网络实现的预置;或通过在显示装置浏览器里预置与移动终端连接的固定IP地址,通过IP地址完成识别,并建立连接;或通过分析显示装置的连接接口协议完成识别,并建立连接。连接包括有线连接,有线连接包括通过USB、HDMI的连接;或无线连接,无线连接包括通过Wif1、蓝牙、RFID、NFC的连接。较佳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密码管理单元14。移动终端的密码管理单元14用于识别显示装置连接时的输入密码是否正确。密码可以是以下全部或部分数字、字母、符号、图片、生物特征数据;若正确,移动终端允许显示装置进行连接,并支持完成移动终端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或支持完成显示装置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若错误,移动终端拒绝显示装置进行连接,或移动终端允许显示装置进行连接,但仅支持完成预定的移动终端的特定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或/和支持完成预定的显示装置的特定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还包括显示装置识别移动终端连接时的输入密码是否正确。密码可以是以下全部或部分数字、字母、符号、图片、生物特征数据;若正确,显示装置允许移动终端进行连接,并支持完成移动终端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或支持完成显示装置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若错误,显示装置拒绝移动终端进行连接,或显示装置允许移动终端进行连接,但仅支持完成预定的移动终端的特定应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持多种人机交互模式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存储有不少于两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每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式至少有一个对应的人机交互界面。以及人机交互模式控制单元,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控制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操作系统参数和/或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参数,并根据所述识别的结果调用所述人机交互模式存储单元中的与所述识别的结果相对应所述人机交互模式,支持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完成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或/和功能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荣
申请(专利权)人:周万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