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机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8944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务器机柜系统,包括机柜。机柜包括前端、后端以及容置部。前端的底部具有入风口。后端的端面具有出风口。容置部设于机柜内且位在前端与后端之间,以容置多个服务器单元。气流适于从入风口流入机柜,依序流经前端、服务器单元与后端后,从出风口流出机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架,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的机架。
技术介绍
服务器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可提供网络用户需要的磁盘与 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客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服务器的基本架 构和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及输入/输出(I/ 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透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 器和内存,而透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服务器按机箱结构来说大约经历了三 个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塔式机箱到强调集中性能的机架式、再到高密度计算方式的刀片服 务器。在此以机架服务器为例,机架服务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服务器,配 合机柜统一使用。可以说机架式是一种优化结构的塔式服务器,它的设计宗旨主要是为了 尽可能减少服务器空间的占用。很多专业网络设备都是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其多为扁平式, 就如同抽屉一般,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这些。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 度以U为单位(1U =1. 75英寸=44. 45毫米),通常有IU’ 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 务器。随着服务器的运作速度不断地提高,其内部的电子组件的发热功率亦不断地攀 升。为了预防服务器内部的电子组件过热,而导致电子组件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所 以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至服务器内部的电子组件将变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服务器机柜系统,具有较佳的内部布局以提高其散热效能。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服务器机柜系统,包括一机柜。机柜包括一前端、一后 端以及一容置部。前端的底部具有一入风口。后端的端面具有一出风口。容置部设于机柜 内且位在前端与后端之间,以容置多个服务器单元。一气流适于从入风口流入机体,依序流 经前端、服务器单元与后端后,从出风口流出机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柜还包括一门盖,可开阖地组装至前端。当门盖 开启时,服务器单元适于沿一水平方向穿过前端而组装至容置部,或从容置部拆卸。当门盖 闭阖时,门盖阻挡气流从前端流出机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容置部、后端与出风口联合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 门盖与服务器单元的前面板之间形成一第二流道。第一流道连通第二流道,且服务器单元 位在第一流道上。上述的气流经第二流道后从服务器单元的前面板进入服务器单元内部, 并从服务器单元的后窗流出并进入后端,以对服务器单元散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流道平行上述的水平方向,第二流道为垂直 水平方向的一竖直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器单元的前面板和/或服务器单元的后窗为 网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器机柜系统设置于一机房的地板上,上述的 入风口对应机房的地板上的一送风口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风扇墙,配置在出风口并覆盖出风口。上述的气 流藉由风扇墙而抽离机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扇墙包括多个风扇模块,且这些风扇模块沿一 竖直方向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风扇模块对应多个服务器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风扇模块包括一风扇架与多个风扇单元。风扇 架,可拆卸地组装至该机柜的该后端。风扇单元可拆卸地组装于该风扇架且沿一水平方向 排列于风扇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百叶窗结构,其中这些百叶窗结构分别组装 于风扇架靠近机柜内部的一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风扇架具有多个开口,且这些开口分别对位于 风扇单元。百叶窗结构分别对应于开口。各百叶窗结构适于开阖以暴露对应的开口或遮蔽 对应的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电源传输单元,沿一竖直方向设置在后端的顶 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第一流道与机柜形成的间隙内而不遮挡第一流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理线结构,沿一竖直方向设置在前端的顶部与 底部之间,且位于第二流道与机柜形成的间隙内而不遮挡第二流道。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机柜系统藉由其结构布局,而让气流 在服务器单元运作时,先从底部的入风口流入机柜,并依序流经机柜前端、服务器单元与机 柜后端后,从后端的端面处的出风口流出机柜,藉此对服务器单元内部的电子组件达到完 善地散热的效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与图1B分别以不同视角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A或图1B的服务器中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1A的服务器中气体的流动示意图。图4A与4B分别显示图2的服务器单元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5A与图5B分别显示图2的服务器中风扇单元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20 :机房的地板22:送风口100 :服务器机柜系统110:机柜118:门盖120 :服务器单元121 :前面板122:后窗130 :风扇墙132 :风扇模块132a :风扇架132b :风扇单元140:百叶窗结构150 :理线结构160 电源传输单元170 :缆线Cl :容置部El :前端E2 :后立而Tl:入风口T2:出风口Fl :第一流道F2 :第二流道H1、H2:水平方向Pl:开口Vl :竖直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与图1B分别以不同视角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机柜系统的示意 图。图2是图1A或图1B的服务器机柜系统中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1A的服务器 机柜系统中气体的流动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图1B、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 机柜系统100包括一机柜110与多个服务器单元120,其中服务器单元120沿一横轴Hl可 拆卸地组装至机柜110。在此,仅显示一个服务器单元120作为代表。机柜110具有一前 端E1、一后端E2与一容置部Cl。前端El的底部具有一入风口 Tl,后端E2的端面具有一出 风口 T2。容置部Cl设于机柜110内,且位在前端El与后端E2之间,用以容置服务器单元 120。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机柜系统100设置于一机房的地板20上,入风口 Tl对应机 房的地板20上的一送风口 22设置。据此,气流适于从入风口 Tl流入机柜110,并依序流经前端E1、服务器单元120以 及后端E2之后,从出风口 T2流出机柜110。在本实施例中,机柜110还包括一门盖118,可开阖地组装至前端El。当门盖118 开启时,服务器单元120适于沿一水平方向Hl穿过前端El而组装至容置部Cl或从容置部 Cl拆卸。当门盖118闭阖时,门盖118阻挡气流从前端El流出机柜110。再者,容置部Cl、后端E2与出风口 T2联合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F1。门盖118与服务器单元120的前面板 121之间形成一第二流道F2。第一流道Fl连通第二流道F2,且服务器单元120位在第一 流道Fl上。气流经第二流道F2后从服务器单元120的前面板121进入服务器单元120内 部,并从服务器单元120的后窗122流出并进入后端E2,以对服务器单元120散热。在此, 第一流道Fl为一水平方向Hl,第二流道F2为一竖直方向VI,第一流道Fl实质上垂直第二 流道F2。此外,图4A与4B分别显示图2的服务器单元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值得注意的 是,服务器单元120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务器机柜系统,其特征在于,适于容置多个服务器单元,该服务器机柜系统包括:一机柜,该机柜包括:一前端,其底部具有一入风口;一后端,其端面具有一出风口;以及一容置部,设于该机柜内,且位于该前端及该后端之间,用于容置该些服务器单元,一气流适于从该入风口流入该机柜,依序流经该前端、该些服务器单元以及该后端后,从该出风口流出该机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锋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