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943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架,适用于服务器机架。服务器机架包括两风扇单元。风扇架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及两第二电路板。壳体组装于服务器机架且具有两容纳槽。两风扇单元分别可拆卸地组装于两容纳槽。第一电路板配置于壳体内并电性连接至服务器机架,用于与服务器机架通讯,并产生通讯信号。两第二电路板配置于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用于接收通讯信号。各风扇单元适于沿第一方向独立地从壳体被拆卸,或沿反向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独立地组装至壳体,而使各风扇单元沿第二方向独立地连接至对应的第二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服务器机架的风扇架。
技术介绍
服务器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可提供网络用户需要的磁盘与 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客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服务器的基本架 构和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及输入/输出(I/ 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透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 器和内存,而透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服务器按机箱结构来说大约经历了三 个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塔式机箱到强调集中性能的机架式、再到高密度计算方式的刀片服 务器。在此以机架服务器为例,机架服务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服务器,配 合机柜统一使用。可以说机架式是一种优化结构的塔式服务器,它的设计宗旨主要是为了 尽可能减少服务器空间的占用。很多专业网络设备都是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其多为扁平式, 就如同抽屉一般。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这些。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 度以U为单位(1U =1. 75英寸=44. 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 务器。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 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服务器、集线 器、磁盘数组柜等网络设备。服务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机 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一般而言,现有机架服务器的多个风扇并非各自独立地组装于机架,使得各风扇 不便于快速地拆卸及维修。此外,现有机架服务器的多个风扇并非各自独立地电性连接于 机架,而无法独立地进行热插入,因此对单一风扇进行维修时需停止所有风扇的运作,而会 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架,组装于其的风扇单元便于独立地进行拆卸及维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风扇架,适用于服务器机架。服务器机架包括两风扇单元。风扇 架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及两第二电路板。壳体组装于服务器机架且具有两容纳槽。两容 纳槽分别承载两风扇单元,且两风扇单元分别可拆卸地组装于两容纳槽。第一电路板配置 于壳体内,并适于电性连接至服务器机架,用于与服务器机架通讯,并产生通讯信号。两第 二电路板配置于壳体内,分别与两容纳槽 对应,且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用于接收第 一电路板的通讯信号。各风扇单兀适于沿第一方向独立地从壳体被拆卸,或沿反向于第一 方向的第二方向独立地组装至壳体,而使各风扇单元沿第二方向独立地连接至对应的第二 电路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的一端具有多个凸耳,壳体的另一端具有多 个固定部,各凸耳插入服务器机架,且各固定部固接于服务器机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器机架具有多个限位槽,凸耳分别插入限位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凸耳沿垂直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插入服务器机 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固定部沿第二方向固接于服务器机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扇架还包括两第一连接器,分别固定于两第二 电路板,各风扇单元具有第二连接器,各第二连接器适于沿第二方向电性连接至对应的第 一连接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路板具有一第三连接器,第三连接器适于 电性连接至服务器机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开孔,开孔暴露第三连接器,第三连接器 适于透过开孔电性连接至服务器机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底壳及上盖。容纳槽位于底壳内。上盖 组装于底壳。开孔形成于上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两开口,形成于上盖,分别暴露两风扇单J Li 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壳具有多个开槽,上盖具有多个定位柱,定位柱 分别卡入开槽,以将上盖固定于底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定位柱适于沿第二方向进入开槽,并沿垂直第 二方向的第四方向到达开槽的末端,以阻止上盖沿第一方向分离于底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扇单元具有弹片,弹片与风扇架之间的结构性 干涉将风扇单元限位于容纳槽内,弹片适于受力变形而解除弹片与风扇架之间的结构性干 涉,以使风扇单元适于从风扇架被拆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片上具有凸块,容纳槽内具有卡槽,凸块卡入卡 槽以使弹片与风扇架之间形成结构性干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扇架还包括多个密封条,配置于壳体的周缘,以 密封风扇架与服务器机架之间的缝隙。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风扇单元可拆卸地组装于风扇架的壳体。各风扇单元可独立 地拆装于风扇架,且可独立地连接至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以透过第二电路板及第一电路 板独立地电性连接至服务器机架,且便于热插入。当风扇单元独立地进行热插入及拆装时, 不需停止其它风扇单元的运作,而可提升拆装与维修上的便利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架应用于服务器机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风扇单元及风扇架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风扇架的立体图。图4为图2的风扇单元及风扇架于另一视角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图5为图3的风扇架的部分构件立体图。图6为图2的风扇单元的立体图。图7为图4的风扇单元及风扇架的部分构件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50 :服务器机架 52a 限位槽 54 :风扇单元 54a :弹片 54b :第二连接器 54c :凸块 100 :风扇架O :壳体 Oa :底壳Ob :上盖 Oc :开槽 Od :定位柱 Oe :开口 2 :容纳槽 2a :卡槽 4:开孔 120 :第一连接器 130 :第一电路板 132 :第三连接器 140 :第二电路板 150 :凸耳 160 :固定部 170 :密封条 D1、D1’、D2、D3 :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架应用于服务器机架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本实 施例的风扇架100适用于服务器机架50。服务器机架50包括多个风扇单元54。风扇单元 54组装于风扇架100,以提供散热气流对配置于服务器机架50内部的电子构件进行散热。图2为图1的风扇单元及风扇架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风扇架的立体图。图4 为图2的风扇单元及风扇架于另一视角的部分构件立体图。请参考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 风扇架100包括壳体110、第一电路板130及多个第二电路板140。壳体110组装于图1所 不的服务器机架50且具有多个容纳槽112。第一电路板130配置于壳体110内,并适于电性连接至服务器机架50,用于与服务器机架50通讯,并产生通讯信号。第二电路板140配 置于壳体110内,分别与两容纳槽112—一对应,且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30,用于接收第 一电路板130的通讯信号。第二电路板140例如是透过导线(未显示)电性连接于第一电 路板130。容纳槽112分别承载风扇单元54,风扇单元54分别可拆卸地组装于容纳槽112, 且风扇单元54的出风方向为图1及图2所显示的方向D1。各风扇单元54适于沿方向Dl 从壳体110被拆卸,或沿反向于方向Dl的方向D1’组装至壳体110,而使各风扇单元54沿 方向D1’独立地连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架,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服务器机架,该服务器机架包括两风扇单元,该风扇架包括:一壳体,组装于该服务器机架且具有两容纳槽,该两容纳槽分别承载该两风扇单元,且该两风扇单元分别可拆卸地组装于该两容纳槽;一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壳体内,并适于电性连接至该服务器机架,用于与该服务器机架通讯,并产生一通讯信号;以及两第二电路板,配置于该壳体内,分别与该两容纳槽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路板,用于接收该第一电路板的该通讯信号,其中各该风扇单元适于沿一第一方向独立地从该壳体被拆卸,或沿反向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独立地组装至该壳体,而使各该风扇单元沿该第二方向独立地电性连接至该对应的第二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锋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