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2),具有:差分放大电路(11),其一输入端输入参考电压;根据该差分放大电路(11)的输出而输出电压的负载驱动电路(12);将该负载驱动电路(12)的输出电压的一部分负反馈给该差分放大电路(11)的另一输入端的负反馈电路(14);在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2)处于上电瞬间外的工作状态下,当该负载驱动电路(12)的输出电流大于预定值时,对该负载驱动电路(12)进行控制,以限制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2)的输出电流的限流电路(13),其特征在于,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2)进一步具有浪涌电流抑制电路(26),该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在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2)上电瞬间,对该负载驱动电路(12)进行控制,以抑制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2)输出的浪涌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在上电瞬间,可以抑制其输出 浪涌电流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技术介绍
电子电路中的稳压器用于在输入电压和/或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向负载提 供稳定的输出电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0稳压器,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在 通过引用被并入文本的序列号为11/406,172、11/129,801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号为 200910209941. 5,201110054224. 7,201010624896. 2 的中国专利申请中被描述。图1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LDO稳压器的一例的构造框图。现有技术中的LDO稳 压器I包括差分放大电路11,其一输入端Inl输入参考电压VREF,其输出端OUTl对地连 接有一低压恒流源15 ;用于驱动负载的负载驱动电路12,其输入端Pgate与差分放大电路 11输出端OUTl连接;连接在负载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0UT2和差分放大电路11的另一输 入端In2之间的负反馈电路14 ;以及与负载驱动电路12的输入端Pgate连接的限流电路 13。在LDO稳压器I的工作过程中,当其向负载ZlMd(这里的负载通常等效为一包括电容和 电阻的阻抗)输出的负载电流Iz小于预定值时,限流电路13无控制动作,负载驱动电路12 的输出电流Iout随负载电流Iz变化而变化;当负载电流Iz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时,限流电 路13控制负载驱动电路12的输出电流lout,以限制LDO稳压器I对负载的输出电流Iz。在现有的LDO稳压器I的使用中,尽管可以抑制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大于预定 值的负载电流Iz,但是在LDO稳压器I上电瞬间,即在向LDO稳压器I供电的电源接通瞬 间,负反馈环路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完全建立,且限流电路13也还没有开启或者没有完全开 启,所以在负载驱动电路12的输出电流Iout中会出现浪涌电流(Rush Current),且得不到 抑制。浪涌电流存在对其周围器件或者电路造成干扰等问题,所以在LDO稳压器I上电瞬 间,抑制其输出电流Iout中出现的浪涌电流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 LDO稳压器上电瞬间,能够抑制出现在其输出电流中的浪涌电流的LDO稳压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具有差分放大电路,其一输入端输入参考 电压;根据该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而输出电压的负载驱动电路;将该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 电压的一部分负反馈给该差分放大电路的另一输入端的负反馈电路;在该低压差线性稳压 器处于上电瞬间外的工作状态下,当该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大于预定值时,对该负载 驱动电路进行控制,以限制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电流的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低 压差线性稳压器进一步具有浪涌电流抑制电路,该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在该低压差线性稳压 器上电瞬间,对该负载驱动电路进行控制,以抑制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出的浪涌电流。进一步,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和该限流电路组合成的组合体电路,该组合体电路具有与负载驱动电路一起构成的电流镜像电路,输出与所述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成镜 像关系的镜像电流;当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大于预定值时,其输出电压随着所述镜像 电流增大而升高的电流电压变换电路;当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大于预定值时,其输出 电压与电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变化趋势一致的输出电路;浪涌电流抑制分支电路在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瞬间,该分支电路增大电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通过输出电 路的输出电压对负载驱动电路进行控制以抑制出现在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中的浪涌 电流。进一步,电流电压变换电路连接在电流镜像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电流电压变换 电路具有串联在电流镜像电路的输出镜像电流的支路中的限流电阻;MOS管,其源极与限 流电阻的一端连接,其栅极与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其漏极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且 其漏极对地连接有恒流源。进一步,浪涌电流抑制分支电路与电流电压变换电路的MOS管的栅极相连,浪涌 电流抑制分支电路在浪涌电流抑制脉冲控制下抑制浪涌电流,浪涌电流抑制脉冲的上升沿 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时刻对应,其脉冲宽度与浪涌电流的脉冲宽度对应。进一步,浪涌电流抑制分支电路具有开关电路和电压下拉电路,它们串联在电 流电压变换电路的MOS管的栅极和地之间,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接受浪涌电流抑制脉冲的控 制,以接通开关电路。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还包括产生所述浪涌电流抑制脉冲的脉冲 产生电路。进一步,脉冲产生电路具有第一与门电路,输出浪涌电流抑制脉冲,其第一输入 端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上电信号;延迟电路,其输出端与第一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连接,其输入端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上电信号的反相信号。进一步,延迟电路具有第一反相器,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信号的反相信 号;第一电阻,其一端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相器,连接在第一电阻的另一端 和第一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第一电容,连接在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和地之间。进一步,脉冲产生电路具有第二与门电路,输出浪涌电流抑制脉冲,其第一输入 端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上电信号;第三反相器,其输出端连接第二与门电路的第二输 入端;第四反相器,其输出端连接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电路,其第一输入端连接 第二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一 MOS管,其栅极 与第三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源极与电源连接;第二电阻,其一端与第一 MOS管的漏极 连接;第二 MOS管,其漏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其漏极还与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 接,其源极与地连接;第三MOS管,其漏极与第二 MOS管的栅极连接,其源极与第二 MOS管 的源极连接,其栅极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信号的反相信号;第二电容,其一端与第三 MOS管的漏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MOS管的源极接;第四MOS管,其源极和第三MOS管的 漏极连接,其栅极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信号;第五MOS管,其漏极和第四MOS管的漏 极连接,其源极和电源连接,其栅极与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附图说明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特征的总体结构。所提供的附图及相关描述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专利技术。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LDO稳压器的构造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LDO稳压器的构造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LDO稳压器的构造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体电路的具体电路图例。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浪涌电流抑制脉冲的脉冲产生电路的一个实例的具体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浪涌电流抑制脉冲的脉冲产生电路的又一个实例的具体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除组合体电路以外的LDO稳压器的具体电路图例。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LDO稳压器的主要节点的信号的波形图。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标以相 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LDO稳压器2的结构框图。以下,结合图2,对本专利技术 的第一实施例的LDO稳压器2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DO稳压器2,与现有技术中的 LDO稳压器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具有:差分放大电路,其一输入端输入参考电压;根据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而输出电压的负载驱动电路;将所述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电压的一部分负反馈给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另一输入端的负反馈电路;在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处于上电瞬间外的工作状态下,当所述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大于预定值时,对所述负载驱动电路进行控制,以限制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电流的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进一步具有浪涌电流抑制电路,所述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在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瞬间,对所述负载驱动电路进行控制,以抑制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出的浪涌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