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909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变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该第二透镜群包含多个透镜,其中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焦距为efl3,次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焦距为efl4,且efl3与efl4满足:0<efl3/efl4<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焦镜头,特别是涉及一种轻薄化、成本低、高放大倍率且成像品质佳的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影像撷取装置,例如数字相机或数字摄影机,通常藉由镜头模块和影像感测器撷取待摄物的影像,其中镜头模块使来自待摄物的光束产生折射并聚集在影像感测器上,接着影像感测器将类比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子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影像处理、储存及传输。影像撷取装置的镜头模块,通常是由数个透镜群(lens group)所组成,且通常透镜群数愈少,镜头模块的成本愈低、尺寸愈小。此外,为了减少镜片的成本和重量,会尽可能利用塑胶透镜取代玻璃透镜。然而,塑胶透镜容易受温度影响,在调整焦距时,为了温度补偿必须有较大的位移量,因而增加镜头模块的尺寸。另外,如果使用较多的塑胶透镜,成像品质可能无法达到要求。有鉴于此,有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变焦镜头,可同时满足低成本、轻薄化、及高成像品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焦镜头,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前提下,同时实现轻薄化、高放大倍率、高成像品质的变焦镜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及一第二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efl3,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ef 14,且ef 13与ef4满足0 < ef 13/ef 14 < O. 3 ;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群的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D3,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4,且VD3与VD4满足以下条件VD3_VD4 > 6。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变焦镜头满足4 < ft/fw < 5,其中,fw是所述变焦镜头于广角端的焦距,而ft是所述变焦镜头于望远端的焦距。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变焦镜头还满足|fGl/fG2| > 1,其中,fGl是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焦距,fG2是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所述第二透镜群、所述第三透镜群各包含至少一非球面透镜或一自由曲面透镜。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所述第二透镜群、所述第三透镜群各包含至少一塑胶透镜。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的所述第二透镜是一非球面透镜或一自由曲面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材质是玻璃,所述第二透镜的材质是塑胶。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具有负值曲率半径。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以及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群的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是非球面透镜或自由曲面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材质是玻璃,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材质是塑胶。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群包含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群的所述第一透镜是一非球面透镜或一自由曲面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材质是塑胶。前述的变焦镜头,其更包含一光阑,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群及所述第二透镜群之间。前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比所述第二透镜更靠近物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变焦镜头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不仅实现降低成本与轻薄化的目的,同时其成像品质可比拟由玻璃透镜所构成的变焦镜头。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变焦镜头ZL在望远端及广角端时各透镜的位置。图2A与图2B分别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变焦镜头,以波长587nm光束测试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球面像差曲线。图3A与图3B分别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变焦镜头,以波长587nm光束测试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场曲曲线。图4A与图4B分别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变焦镜头,以波长587nm光束测试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畸变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详述本案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含在本案的范围内,并以之后的专利范围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专利技术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此外,众所周知的步骤或元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专利技术不必要的限制。图式中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符号来表示。特别注意的是,图式仅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元件实际的尺寸或数量,除非有特别说明。为达到轻薄化、成本低、高放大倍率、高成像品质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其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每个透镜群各包含至少一个透镜,且较佳地,该第一透镜群及该第二透镜群于一光轴上相对移动,以决定该变焦镜头的一放大倍率。此外,该第二透镜群包含多个透镜,其中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焦距为efl3,次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焦距为efl4,且efl3与efl4满足0 < efl3/efl4 < 0. 3。当符合上述条件,可降低透镜,特别是塑胶透镜对于温度的敏感度,使减少透镜的温度补偿位移量,因此达到尺寸缩小化的目的。此外,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群的多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阿贝数(Abbenumber)为VD3,次靠近物侧的透镜的阿贝数为VD4,且VD3与VD4满足以下条件VD3_VD4> 6。在另一实施例,VD3与VD4满足VD3-VD4 > 23。此外,该放大倍率具有一最大值ft/fV,其中ft为该变焦镜头于望远端的焦距,fw 为该变焦镜头于广角端的焦距fw,且ft/fw满足下列条件4 < ft/fw < 5。此外,较佳地,该变焦镜头还满足|fGl/fG2| > 1,其中,fGl为该第一透镜群的焦距,fG2为该第二透镜群的焦距。此外,较佳地,该第一透镜群包含多个透镜,其中最靠近物侧的透镜,其朝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负值,如此可进一步减少变焦镜头的总长。此外,当变焦镜头需要改变其整体焦距,各透镜群会沿着光轴移动,以调整放大倍率、调整焦距偏移。较佳地,当变焦镜头由广角端至望远端改变倍率时,第一透镜群及第二透镜群朝物侧方向移动,其中第一透镜群是先朝像侧偏移、再朝物侧方向移动,而第二透镜群可以等速地朝物侧方向移动。此外,第三透镜也会沿者光轴微幅移动,以补偿焦距偏移。此外,每个透镜群各包含至少一非球面透镜或一自由曲面透镜,其材质可以是塑胶或玻璃;其中,塑胶材质可包含,但不限制于,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环烯烃共聚物,例如是APEL,以及聚酯树脂,例如0KP4或0KP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其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及一第二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efl3,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efl4,且efl3与efl4满足:0<efl3/efl4<0.3;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祥禾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