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医学研究方法,具体公开一种研究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微观结构的方法,其步骤是:(1)按常规制作胆囊结石标本,并进行镀膜;(2)将结石标本台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舱内,先在20~40倍下对胆囊结石标本进行定位;(3)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分别放大至400倍,1000倍,3000倍,6000倍,10000倍,20000倍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根据华支睾吸虫卵大小、形态及胆囊结石结晶大小、形态,有序逐渐放大的分析,为探讨华支睾吸虫卵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医学研究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胆囊结石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随着发病率的日趋增加,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胆囊结石成因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如乔铁等报道了华支睾吸虫卵与胆囊结石有密切相关性,但目前对胆囊结石的形成机制仍不十分明了,没有对华支睾吸虫卵与胆囊结石形成机制进行微观结构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微观结构分析,为探讨华支睾吸虫卵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步骤是(I)按常规制作胆囊结石标本并进行镀膜;(2)将样品台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舱内,抽取负压,打开灯丝,对焦后,先在 20 40倍下对胆囊结石标本进行定位;(3)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分别放大至400倍,1000倍,3000倍,6000倍,10000 倍,20000倍进行扫描电子 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3)具体包括a.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400倍,发现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胆囊结石中碳酸钙结晶、胆固醇结晶及胆红素及盐类颗粒,由于华支睾吸虫卵大小平均为 29 μ mX 17 μ m,胆囊结石中碳酸钙结晶直径为5 15um,胆固醇结晶厚O. 2 2um,胆红素及盐类颗粒为无定形结构,因此需要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400倍,以便发现华支辜吸虫卵及各种晶体;b.观察到有华支睾吸虫卵后,继续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1000倍,观察几个虫卵及其周围碳酸钙结晶、胆固醇结晶及胆红素及盐类颗粒的相互关系;c.接着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3000倍,观察单个虫卵与周围碳酸钙结晶、 胆固醇结晶及胆红素及盐类颗粒的相互关系,并使用能谱仪对虫卵整体,虫卵粘附物及虫卵周围颗粒及无虫卵部位胆囊结石取六个以上微区进行能谱分析;d.再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6000倍和10000倍,分别观察华支睾吸虫卵腹部、华支睾吸虫卵盖移行处及华支睾吸虫卵尾部的结构特征及粘附颗粒;e.最后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20000倍,观察虫卵网状结构的突起,凹陷及粘附颗粒,每个放大倍数均扫描并保存图片,并使用能谱仪对华支睾吸虫卵腹部、华支睾吸虫卵盖移行处及华支睾吸虫卵尾部的网状结构的突起、凹陷及粘附颗粒进行能谱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微观结构研究,根据华支睾吸虫卵大小、形态及胆囊结石结晶大小、形态,有序逐渐放大的分析,为探讨华支睾吸虫卵与胆囊结石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放大倍数为400倍镜下微观结构形态示意图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放大倍数为1000倍镜下微观结构形态示意图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放大倍数为3000倍镜下微观结构形态示意图7 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放大倍数为6000倍镜下微观结构形态示意图13 图18是本专利技术中放大倍数为10000倍镜下微观结构形态示意图19 图24是本专利技术中放大倍数为20000倍镜下微观结构形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研究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微观结构的方法,其具体步骤是(I)按常规制作胆囊结石标本,并进行镀膜。 (2)将标本台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舱内,抽取负压,打开灯丝,对焦后,先在 20 40倍下对胆囊结石标本进行定位。(3)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400倍,以便于发现华支睾吸虫卵及各种晶体。 如图1、2所示的镜下组织图片,图中I为华支睾吸虫卵,2为碳酸钙结晶,3为胆红素及盐类颗粒。由于华支睾吸虫卵大小平均为29 μ mX 17 μ m,胆囊结石中碳酸钙结晶直径为5 15um,胆固醇结晶厚O. 2 2um,胆红素及盐类颗粒为无定形结构,因此需要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400倍,以便发现华支睾吸虫卵及各种晶体;(4)观察到有华支睾吸虫卵后,继续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1000倍,观察几个华支辜吸虫卵及其周围晶体和颗粒的相互关系。如图3、图4所不,图中I为华支辜吸虫卵,2为碳酸钙结晶,3为胆红素及盐类颗粒。(5)进一步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3000倍,观察单个虫卵与周围晶体及颗粒的相互关系,并使用能谱仪对虫卵整体,虫卵粘附物及虫卵周围颗粒及无虫卵部位胆囊结石取六个以上微区进行能谱分析。如图5、图6所示,图中I为华支睾吸虫卵,2为碳酸钙结晶,3为胆红素及盐类颗粒。(6)然后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6000倍,10000倍,分别观察虫卵腹部、卵盖移行处及虫卵尾部的结构特征及粘附颗粒。图7 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放大倍数为6000倍示意图,其中在图7、图8中,I为华支睾吸虫卵腹部,2为碳酸钙结晶,3为胆红素及盐类颗粒;在图9、图10中5为华支睾吸虫卵卵盖移行处,2为碳酸钙结晶,3为胆红素及盐类颗粒; 在图11、图12中,6为华支睾吸虫卵尾部,2为碳酸钙结晶,3为胆红素及盐类颗粒。图13至图18是是本专利技术中放大倍数为10000倍镜下组织示意图,其中在图13和图14中,7为华支睾吸虫卵腹部网状结构的突起,8为华支睾吸虫卵腹部网状结构的凹陷,3 为粘附颗粒胆红素及盐类颗粒;在图15及图16中,7为华支睾吸虫卵卵盖移行处网状结构的突起,8为华支睾吸 虫卵卵盖移行处网状结构的凹陷,3为粘附颗粒胆红素及盐类颗粒。在图17及图18中,7为华支睾吸虫卵尾部网状结构的突起,8为华支睾吸虫卵尾 部网状结构的凹陷,3胆红素及盐类颗粒的粘附颗粒。(7)最后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20000倍,观察虫卵网状结构的突起,凹陷 及粘附颗粒,每个放大倍数均扫描并保存图片,并使用能谱仪对虫卵的腹部表面、卵盖移行 处、虫卵尾部的网状结构的突起、凹陷及粘附颗粒进行能谱分析。图19 图24是本专利技术中 放大倍数为20000倍镜下组织示意图。其中,在图19及图20中,7为华支睾吸虫卵腹部网状结构的突起,8为华支睾吸虫 卵腹部网状结构的凹陷,3为粘附颗粒胆红素及盐类颗粒。在图21和图22中,7为华支睾吸虫卵卵盖移行处网状结构的突起,8为华支睾吸 虫卵卵盖移行处网状结构的凹陷,3为粘附颗粒胆红素及盐类颗粒。在图23及图24中,7为华支睾吸虫卵尾部网状结构的突起,8为华支睾吸虫卵尾 部网状结构的凹陷,3为粘附颗粒胆红素及盐类颗粒。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 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1)按常规制作胆囊结石标本,并进行镀膜;(2)将样品台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舱内,先在20 40倍下对胆囊结石标本进行定位;(3)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分别放大至400倍,1000倍,3000倍,6000倍,10000倍, 20000倍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微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具体包括a.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放大至400倍,发现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胆囊结石中碳酸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究胆囊结石中华支睾吸虫卵微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按常规制作胆囊结石标本,并进行镀膜;(2)将样品台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舱内,先在20~40倍下对胆囊结石标本进行定位;(3)选择局部胆囊结石标本分别放大至400倍,1000倍,3000倍,6000倍,10000倍,20000倍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铁,谢景夏,罗小兵,马瑞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番禺区胆囊病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