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炉排,它包括固定轴、主轴套、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和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正转主动炉排,所述正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上均设有排渣孔,所述正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和第二正转从动炉排均与主轴套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套与固定轴活动套接,它还包括反转主动炉排,所述正转主动炉排、反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从下往上依序设置且相邻炉排间留有距离,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与主轴套活动套接,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上设有排渣孔。该旋转炉排破渣效果好、排渣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废处理工程
,具体讲涉及一种立式热解气化炉的旋转炉排。
技术介绍
立式热解气化焚烧炉是一种新型垃圾处理设备,虽然它在垃圾处理行业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由于具有结构紧凑、运行成本低、尾气排放效果好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且随着技术的日益完善,立式热解气化焚烧炉将成为未来中小型生活垃圾焚烧电厂的重要选择。炉排是立式热解气化焚烧炉的核心部件,炉排主要起到以下作用一是支撑作用,托起垃圾物料使垃圾物料在炉内燃烧、热解和气化;二是排渣作用,将炉内燃烧和反应后的残渣排出炉体外。现有炉排为偏心整体式炉排,由偏心的正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这三个炉排与主轴套焊接构成,所述正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和第二正转从动炉排上均设有排渣孔,通过电机带动整体式旋转炉排转动,在偏心力的作用下将炉渣从排渣孔排出炉体,但现有炉排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垃圾焚烧容易出现大块结渣硬物,只通过炉排的挤压破碎来破渣不仅破渣效果不好,大块结渣硬物容易堵在炉排之间或卡在排渣孔,造成排渣不顺畅;而且炉排整体受阻力大,容易出现炉排卡滞而烧坏电机或减速机;二是助燃空气通过排渣孔进气后从炉排排渣孔及炉排间的空隙进入与垃圾物料充分混合,若是大块结渣硬物堵在炉排之间或卡在排渣孔,会影响助燃空气进气,助燃空气进气量少,影响助燃空气与垃圾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渣效果好、排渣顺畅的旋转炉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旋转炉排,它包括固定轴、主轴套、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和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正转主动炉排,所述正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上均设有排渣孔,所述正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和第二正转从动炉排均与主轴套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套与固定轴活动套接,它还包括反转主动炉排,所述正转主动炉排、反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从下往上依序设置且相邻炉排间留有距离,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与主轴套活动套接,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上设有排渣孔。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炉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旋转炉排还包括反转主动炉排,在转动时,正转主动炉排带动第一正转从动炉排和第二正转从动炉排转动,反转主动炉排转动方向与正转主动炉排转动方向相反,正转主动炉排与反转主动炉排之间、反转主动炉排与第一正转从动炉排之间的大块残渣在两个反向的剪切力的作用下被挤压破碎为小块、细粒或粉末,破渣效果好,不容易出现堵塞炉排间空隙和排渣孔的现象,排渣顺畅。作为改进,所述正转主动炉排、反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和第二正转从动炉排均为偏心结构,所述偏心结构是指轴孔不在炉排的圆心上,转动时偏心结构会产生偏心力,在偏心力的作用下,残渣更容易被排出。作为改进,所述反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的外周面均设有若干个齿,所述炉排外周面的若干个齿能起到更好地破碎作用,且齿能切入并破碎大块残渣,与现有依靠炉排挤压破碎相比能减小炉排整体受到的阻力;说明的是正转主动炉排外周面也可以设齿,由于本专利技术正转主动炉排要带动两个从动炉排转动,为了延长正转主动炉排的使用寿命,正转主动炉排外周面不设齿。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个齿均为三角形齿,所述若干个三角形齿分别沿反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的外周面均匀分布,三角形齿加工较容易,且切入效果好,能起到较好的破碎大块结渣硬物的作用,所述反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的外周面均均匀分布有三角形齿,破碎残渣效果好,三角形齿在破碎时受到残渣的阻力作用,均匀分布的三角形齿能使炉排各方向所受阻力均匀,从而保证反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第二正转从动炉排的稳定转动。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正转从动炉排上还设有炉排帽,所述炉排帽与第二正转从动炉排固定连接并形成排风通道,所述第二正转从动炉排上设有与排风通道连通的排风口,所述固定轴内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连通,残渣不容易堵塞进风通道和排风口,进风顺畅。作为改进,所述主轴套外还设有第一分轴套、第二分轴套和第三分轴套,所述正转主动炉排与主轴套固定连接是指,所述正转主动炉排与第一分轴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轴套与主轴套键连接;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与主轴套活动套接是指,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与第二分轴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轴套与主轴套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正转从动炉排和第二正转从动炉排均与主轴套固定连接是指,所述第一正转从动炉排和第二正转从动炉排均与第三分轴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轴套与主轴套键连接,所述三个分轴套不仅在焚烧炉内高温环境中起到保护主轴套的作用,延长主轴套的使用寿命;还能起到方便、牢固与正转主动炉排、反转主动炉排、第一正转从动炉排连接的作用,降低了加工和装配的难度。作为优选,所述正转主动炉排与驱动机构连接和反转主动炉排与驱动机构连接是指,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电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与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正转主动炉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反转主动炉排同轴固定连接,一个电机通过一对锥齿轮来带动正转主动炉排和反转主动炉排转动,锥齿轮输出扭矩大,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实现正转主动炉排和反转主动炉排的转向相反,节省了一个电机且能保证正转主动炉排和反转主动炉排的转动同步性。作为改进,所述反转主动炉排和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的上表面边沿均设有耐高温、抗腐蚀的环形衬板,反转主动炉排和第一正转从动炉排起到重要的破渣作用,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不会将整个反转主动炉排和第一正转从动炉都采用耐高温、抗腐蚀的材料做成,上表面边沿的环形衬板在高温、腐蚀性的残渣掉落时能对炉排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反转主动炉排和第一正转从动炉排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轴底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外周面均匀分布有四个连接块,设置连接座和连接块方便与其它部件的连接,特别是方便与连接座下方的部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正转主动炉排与反转主动炉排之间的距离为120 150mm,所述反转主动炉排与第一正转从动炉排之间的距离为100 130mm,所述第一正转从动炉排与第二正转从动炉排之间的距离为100 140mm,所述距离能保证残渣破碎效果,不容易出现大块残渣堵塞排渣口的现象,同时排渣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旋转炉排装配在立式热解气化焚烧炉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旋转炉排中的主动套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是图2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正转主动炉排,2、反转主动炉排,3、第一正转从动炉排,4、第二正转从动炉排,5、炉排帽,5.1、排风通道,5. 2、排风口,6、固定轴,6.1、进风通道,6. 2、连接座,6.3、连接块,7、主轴套,8、第一分轴套,9、第二分轴套,10、第三分轴套,11、驱动结构,12、齿,13、电机,14、减速机,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垫块,18、排渣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旋转炉排,它包括固定轴6、主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炉排,它包括固定轴(6)、主轴套(7)、第一正转从动炉排(3)、第二正转从动炉排(4)和与驱动机构(11)连接的正转主动炉排(1),所述正转主动炉排(1)、第一正转从动炉排(3)、第二正转从动炉排(4)上均设有排渣孔(18),所述正转主动炉排(1)、第一正转从动炉排(3)和第二正转从动炉排(4)均与主轴套(7)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套(7)与固定轴(6)活动套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反转主动炉排(2),所述正转主动炉排(1)、反转主动炉排(2)、第一正转从动炉排(3)、第二正转从动炉排(4)从下往上依序设置且相邻炉排间留有距离,所述反转主动炉排(2)与驱动机构(11)连接,所述反转主动炉排(2)与主轴套(7)活动套接,所述反转主动炉排(2)上设有排渣孔(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山,鲍海明,俞勐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