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家成专利>正文

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751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17
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包括第一~第五LED串列组、定电流IC及交流电源,其中每一LED串列组包括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其形成有正、负极两端;其中该第一串列组负极与第二串列组的正极连接;第二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三串列组正极连接;第三串列组负极与第四串列组正极连接;第四串列组负极与第一串列组的负极及第二串列组的正极连接;第五串列组正极与第二串列组负极及第三串列组正极连接,且第五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一串列组正极连接,而该定电流IC与该第三串列组负极、第四串列组正极连接,该交流电源一端与该第五串列组负极、第一串列组的正极连接,另端则与该定电流IC相接。各串列组不仅具有提供发光功能,更兼具整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有效降低功率消耗的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不同于日光灯管由电子束激发荧光,发光二极管(LED)利用接面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电效应来发光。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波波长较稳定,光亮度也容易通过电流来控制。加上发光二极管具有冷光、体积小与省电特性,且寿命是日光灯管的10倍,因此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传统的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由一交流电源提供电流,此一电流首先需由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然后才流经数个发光二极管,使得发光二极管于交流电源的正负周期均能导通发光。然而,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设计,由 于长时间使用后,发光二极管过热问题会影响发光二极管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避免功率的消耗,同时减少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元件, 从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与模组微型化,更是当前发光二极管灯具领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有效降低功率的消耗的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为达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包括一第一 第五LED 串列组、一定电流IC及一交流电源,其中该每一 LED串列组包括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 其形成有正、负极两端;其中该第一 LED串列组负极与第二 LED串列组的正极连接;第二 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三LED串列组正极连接;第三LED串列组负极与第四LED串列组正极连接;第四LED串列组负极与第一 LED串列组的负极及第二 LED串列组的正极连接;第五LED串列组正极与第二 LED串列组负极及第三LED串列组正极连接,且第五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一 LED串列组正极连接,而该定电流IC与该第三LED串列组负极、第四LED串列组正极连接,该交流电源一端与该第五LED串列组负极、第一 LED串列组的正极连接,另端则与该定电流IC相接。实施时,包括一限流电阻,用以调制电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 第五LED串列组不仅具有提供发光功能,更兼具整流的目的,故可有效降低整体结构电子元件的数量,使成本降低、减少结构空间,更可因电子元件减少而降低消耗的功率。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举较佳的实施例,配合图示、图号,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第一 LED串列组2第二 LED串列组3第三LED串列组4第四LED串列组5第五LED串列组6定电流IC7交流电源8限流电阻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的一实施例,其由一第一 第五 LED串列组I 5、一定电流IC6及一交流电源7所组成。该每一 LED串列组I 5包括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其形成有正、负极两端。 其中,该第一 LED串列组I的负极与第二 LED串列组2的正极连接;第二 LED串列组2的负极与第三LED串列组3的正极连接;第三LED串列组3的负极与第四LED串列组4的正极连接;第四LED串列组4的负极与第一 LED串列组I的负极及第二 LED串列组2的正极连接;第五LED串列组5的正极与第二 LED串列组2的负极及第三LED串列组3的正极连接, 且第五LED串列组5的负极与第一 LED串列组I的正极连接。该定电流IC6与该第三LED串列组3的负极、第四LED串列组4的正极连接。该交流电源7 —端与该第五LED串列组5的负极、第一 LED串列组I的正极连接, 另端则与该定电流IC6相接。因此,实施时,通过上述第一 第五LED串列组I 5的连接关系,即可使形成一如同桥式整流的功能,取代现有设计必须仰赖一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如此一来,本专利技术的第 ——第五LED串列组I 5不仅具有提供发光功能,更兼具整流的目的,故可有效降低整体结构电子元件的数量,使成本降低、减少结构空间,更可因电子元件减少而降低消耗的功率。又,实施时,本专利技术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更包括一限流电阻8,用以调制电流。以上所述乃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揭露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实质精神时,均应视为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畴之内,合先陈明。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确可达到专利技术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具有产业利用与实用的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 第五LED串列组,每一个LED串列组包括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其形成有正、负极两端;其中, 该第一 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二 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二 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三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三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四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该第四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一LED串列组的负极及第二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五LED串列组的正极与第二 LED串列组的负极及第三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且该第五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一 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 一个定电流1C,与该第三LED串列组的负极、第四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 一个交流电源,一端与该第五LED串列组的负极、第一 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另端则与该定电流IC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以调制电流的限流电阻。全文摘要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包括第一~第五LED串列组、定电流IC及交流电源,其中每一LED串列组包括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其形成有正、负极两端;其中该第一串列组负极与第二串列组的正极连接;第二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三串列组正极连接;第三串列组负极与第四串列组正极连接;第四串列组负极与第一串列组的负极及第二串列组的正极连接;第五串列组正极与第二串列组负极及第三串列组正极连接,且第五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一串列组正极连接,而该定电流IC与该第三串列组负极、第四串列组正极连接,该交流电源一端与该第五串列组负极、第一串列组的正极连接,另端则与该定电流IC相接。各串列组不仅具有提供发光功能,更兼具整流的目的。文档编号F21V23/02GK102997197SQ20111026523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家成 申请人:张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五LED串列组,每一个LED串列组包括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其形成有正、负极两端;其中,该第一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二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二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三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三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四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该第四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一LED串列组的负极及第二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五LED串列组的正极与第二LED串列组的负极及第三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且该第五LED串列组的负极与第一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一个定电流IC,与该第三LED串列组的负极、第四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一个交流电源,一端与该第五LED串列组的负极、第一LED串列组的正极电连接,另端则与该定电流IC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