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关于使用偏振光源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图5为一现有侧光式背光模块的不意图。如图5所不,于背光模块100中,光源102设置于导光板104的一侧面104c,光源102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104中,利用分布于导光板底面104b的网点微结构106破坏全反射,使光线得以经由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a出·光。然而,光源102通常为发光二极管所构成,随着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日益提高,背光模块100所需的发光二极管数量越来越少,此时若发光二极管的混光距离不够,容易产生对比明显的亮区及暗区,影响画面表现。另一方面,厂商大量生产的发光二极管品质良莠不齐,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品质不好的发光二极管会先损坏,于是损坏的发光二极管前方会产生明显暗区,同样影响画面表现。其它的现有技术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TW200935630揭露一种以偏极化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发光装置,其中发光二极管晶粒包含一偏光层、一光阻挡层及一光反射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TW200919025揭露一种光学膜片组,包含扩散片、棱镜片、逆棱镜片、增亮膜、非多层膜式反射偏光片或上述的任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光面及一底面,及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且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分别与该出光面连接;一第一光源装置,设置于邻近该第一侧面位置处且包含至少一第一偏振光源,该第一偏振光源用以发出一第一偏振光;以及一第二光源装置,设置于邻近该第二侧面位置处且包含至少一第二偏振光源,该第二偏振光源用以发出一第二偏振光,其中该导光板包含一第一偏振光作用区及一第二偏振光作用区,该第一偏振光作用区邻近该第二光源装置,该第二偏振光作用区邻近该第一光源装置,该第一偏振光作用区用以反射该第二偏振光且容许该第一偏振光穿透,该第二偏振光作用区用以反射该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信吾,
申请(专利权)人: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