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纳米晶钨钴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510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纳米晶钨钴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它由常规原料亚细WC粉采用强化研磨加工、配料、湿磨、干燥、掺成形剂、制粒、压制成型、加压烧结八个工艺流程完成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Fsss粒度为0.6~0.8μm的普通亚细颗粒WC粉以及粒度0.2~0.4μm金属Co粉;增加的强化研磨处理工序来改变亚细颗粒WC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得到的超粗晶粒硬质合金中WC的平均粒度达到0.2~0.4μm,韧性高,而且结晶完整、缺陷少、微观应变小,亚细晶均匀、显微硬度高,其耐磨性和抗冲击韧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随着硬质合金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其原料WC粉(即碳化钨粉)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纳米型硬质合金的制备,对WC粉的粒度有严格的要求,目前,WC粉的聚集程度较高,碳化钨粉生产商对粉末粒度的控制很难达到纳米晶硬质合金制造的要求,所生产的WC 粉末都存在WC颗粒聚集体。由于聚集体的结合松紧程度不一,因而加大了优质硬质合金的制造难度,使硬质合金制品在耐磨性和韧性上难做到高度的统一;而进口的WC粉末成本大高,不利于国内规模化生产。所以目前所普遍采用的经湿磨、干燥、压制成型、真空烧结等工序生产的钨钴硬质合金的晶粒在1. 2^4. O μ m之间,抗弯强度220(T3000MPa,硬度 HRA86. (Γ91. 0,强度和显微硬度匹配较差 ,综合性能较低,尤其是合金的高温硬度和高温强度不高,抗冲击和抗热塑变能力较差,难适合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大大制约了硬质合金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通过其制备的硬质合金的WC平均晶粒度达到O. 2 O. 4 μ m,抗弯强度达到4000 5400MPa,硬度H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纳米晶钨钴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它由常规原料亚细WC粉采用强化研磨加工、配料、湿磨、干燥、掺成形剂、制粒、压制成型、加压烧结八个工艺流程完成其制备方法;强化研磨加工:采用粒度为0.6~0.8μm(FSSS)的亚细WC粉为原料,以1~2‰VC和2~5‰Cr2C为抑制剂,采用化学试剂吐温80和研磨相结合的强化研磨工艺研磨时的丙酮和正已烷混合比为6~8:2~4,吐温80与球磨介质混合液的质量比为6~10:90~94;球料之比为3.25:1,固液之比为5:1,研磨时间为24~48小时;配料:配料时选用0.2~0.4μm(FSSS)的超细粒度钴粉和强化研磨后的0.1~0.4μm(FSS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兰肖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世纪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