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白菜eIF(iso)4E.c位点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481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大白菜eIF(iso)4E.c野生型和转座子插入突变体鉴定直接相关的位点特异性显性ASM标记:与野生型位点检测相关的标记命名为ASM-4E.c-W,片段大小1216bp,如SEQ?ID?No.1所示;对应的突变位点检测相关的标记命名为ASM-4e.c-I,片段大小4419bp,SEQ?ID?No.2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发现了eIF(iso)4E.c位点的一个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并开发了鉴定该位点的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可以对回交转育后代的基因型进行准确选择,以寻创造遗传背景更加丰富的突变体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因的突变体及其相关位点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大白菜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iso)4E. c的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及该位点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突变体能够为选育含该突变位点的抗病毒大白菜种质提供变异源,位点特异分子标记能够直接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来选择含有该突变位点的大白菜材料,提高eIF4E突变体的选择效率,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是十字花科重要的蔬菜作物,原产于中国,目前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尤其在我国蔬菜的常年供应和淡季蔬菜调剂中已经成为蔬菜产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人们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在大白菜生产过程中,常遭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等病害的威胁。就整体而言病毒病的危害最为严重,且没有普遍适用的抗病毒病药剂或其它行之有效的控制技术。培育抗病毒大白菜新品种是应对病毒病危害的首选途径。苗立强等研究发现,我国大白菜病毒病的病原分离物中70%是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还有少量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白菜eIF(iso)4E.c位点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其特征在于:与野生型位点检测相关的标记命名为ASM?4E.c?W,片段大小1216bp,如SEQ?ID?No.1所示;对应的突变位点检测相关的标记命名为ASM?4e.c?I,片段大小4419bp,如SEQ?ID?No.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栓桃赵智中张志刚李巧云卢金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