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胶黏剂,尤其涉及一种厌氧胶黏剂。
技术介绍
厌氧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首先发现,1953年美国乐泰公司最早制成有使用价值的厌氧胶。此后,以其独特的优点,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慢固化、低强度发展到现在的快固化、高强度。产品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提高,应用不断扩展。除了通用型厌氧胶,还发展了结构型厌氧胶、紫外光固化厌氧胶、耐高温厌氧胶和微胶囊厌氧胶等。1966年出现的聚氨酯改性的厌氧胶,称为第一代结构厌氧胶,1975年又开发可第二代结构型厌氧胶,紫外光固化厌氧胶称为第三代结构型厌氧胶。20世纪80 年代末又发展了第四代厌氧胶,实现了微胶囊化,既保留了厌氧固化的特性,又克服了厌氧胶的某些缺点,更适合实际生产的需要。厌氧胶的耐热性已经提高到了 230摄氏度,短时可达到260摄氏度,已经开发成功热固化型真空浸渗剂。还出现了以硅氧烷甲丙基烯酸酯提高耐热性的有机硅厌氧胶和光固化的有机硅厌氧胶。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开发厌氧胶等也已经研制成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特种厌氧胶也不断出现,如快速固化厌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厌氧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乙二胺四乙酸1?1.5、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58?62、过氧化羟基二异丙苯5?6、三乙胺1?2、苯醌0.1?0.2、改性二氧化硅1?1.2、糖精0.1?0.3;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纳米SiO25?6g,加入150?160?ml甲苯,常温用KQ?300E型超声波清洗器(300?W)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悬浮液,再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10?12ml,继续超声3~4?min,转移到装有回流冷凝管、增力电动搅拌器的500?mL四颈烧瓶中,在70?75℃的油浴温度中搅拌反应,反应后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方金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郑跃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