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328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化合物,其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为甲基或一个或多个-CH2-基团可以独立地被-C≡C-、-CF=CF-、-CF=CH-、-CH=CF-、-COO-或-O-取代的C2-12的烷基;Z为单键、-CH2CH2-、-CF2O-、-OCF2-、-CH2O-、-OCH2-、-CH2CF2-、-CF2CH2-、-CH2CHF-、-CHFCH2-、-COO-、-OOC-、-CF=CF-、-CH=CH-或-C≡C-。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二氟四氢萘类液晶化合物,其结构、性质稳定,具有互溶性好,抗紫外性能好,电荷保持率高,介电各向异性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环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卤素的碳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伴随液晶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iedrich Reinitzer发现了第一种液晶材料安息香酸胆固醇(cholesteryl benzoate)。1917年Manguin专利技术了摩擦定向法,用以制作单畴液晶和研究光学各向异性。1909年E. Bose建立了横动(Swarm)学说,并得到L. S. Ormstein及F. Zernike等人的实验支持(1918年),后经De Gennes论述为统计性起伏。G. ff. Oseen和H. Zocherl933年创立连续体理论,并得到 F. C. Frank 完善(1958 年)。M. Born (1916 年)和 K. Lichtennecker (1926 年)发现并研究了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1932年,W. Kast据此将向列相分为正、负性两大类。1927年,V. Freedericksz和V. Zolinao发现向列相液晶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存在电压阈值(Freederichsz转变)。这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为甲基或一个或多个?CH2?基团可以独立地被?C≡C?、?CF=CF?、?CF=CH?、?CH=CF?、?COO?或?O?取代的C2?12的烃基;Z为单键、?CH2CH2?、?CF2O?、?OCF2?、?CH2O?、?OCH2?、?CH2CF2?、?CF2CH2?、?CH2CHF?、?CHFCH2?、?COO?、?OOC?、?CF=CF?、?CH=CH?或?C≡C?;R’为H、F、甲基或其中一个或多个?CH2?基团可以独立地被CF3、CFH、CF2、或?O?取代的C2?12的烷基或烷氧基;互相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或1,4?亚苯基,其中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德余梁现丽姜天孟田会强陈海光高立龙班全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