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永生专利>正文

加工摆线齿廊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321 阅读:24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机械加工摆线齿廓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设计紧凑、通用性好的工艺装置。它可以整体安装在车床的卡盘法兰上。与行星齿轮相啮合的中心齿轮通过主轴,支座固联在车床床头箱上,在与内齿轮相固联的端盖的中心圆内有一可以转动的偏心轮。其特点是固定在装置上的工件可随着车床的主体运动作外摆线或内摆线运动。从而完成工件的车削或磨削加工。当加工不同类型,不同齿数或不同偏心参数的工件时,也只须调配一下传动齿轮的齿数比或偏心轮的偏心距而已。(*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中摆线齿廓加工及工装设计的
摆线类减速器及其油泵、油马达以其体积小、传动平稳、效率高、寿命长、结构紧凑、噪声低等许多优点在机械、冶金、矿山、化工、纺织等工业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这类产品中的关键零件摆线轮的齿廓加工。目前,粗加工大多是在普通滚齿机上用专用刀具滚削加工、在插齿机上用专用装置和刀具插削加工、在铣床上用专用装置铣削加工等方法,而精加工则大多采用在摆线磨床上用砂轮或砂带磨削加工、在蜗杆砂轮磨齿机上磨削加工、在分度装置上用成形砂轮磨削加工等方法。用生产率、经济性和工程可行性这三项指标进行分析在粗加工中以滚削加工效率较高,以插削加工较为简便。但缺点是滚削加工的专用刀具制造难度大、成本高,而插削加工的效率又很低。在精加工中以摆线磨床上用砂带磨削的加工效率比较高,但缺点是该摆线磨床为专用机床。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缺点而设计一种简易结构的装置。利用这一装置,可以在车床上用车削作摆线齿廓的粗加工,用砂带或砂轮磨削作摆线齿廓的精加工。本技术是根据外摆线和内摆线的第二种形成原理(包心形成法)及其加工原理而设计的。即一滚园在作自转的同时又绕着一与滚园园心相距为A的另一园心作公转,于是,一定点在滚园上所描述的轨迹为外摆线或短幅外摆线(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反)、内摆线或短幅内摆线(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同)。本技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工件相当于滚圆既作公转又作自转,而车刀刃和砂轮圆孤的圆心则相当于所述的定点。本技术的基本构件是行星齿轮机构和偏心轮机构。附附图说明图1为2K-H行星齿轮机构示意图。在该机构中,由于行星齿轮(8)、(9)具有可运动轴线,所以,随着花盘(H臂)(4)的转动,行星齿轮(8)、(9)便同时作公转和自转。附图2为本技术的机构示意图。根据上述原理,我们使内齿轮(7)的自转中心与花盘(4)的旋转中心之间有一偏心距离,并在行星齿轮(8)与内齿轮(7)之间增加一与两轮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6),于是,内齿轮(7)便和行星齿轮(8)、(9)同样具有可运动轴线,因此,当花盘(4)转动时,内齿轮(7)也可以既公转又自转。其公转运动与自转运动间的传动比为INba=II-IbaN=zb·zgzb·zg-za·zf]]>式中Za为中心齿轮(10)的齿数,Zb为内齿轮(7)的齿数,Zg为行星齿轮(9)的齿数,Zf为行星齿轮(8)的齿数。由上式分析得出当Zb·Zg>Za、Zf时,IaMb为正值,于是,内齿轮(7)作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同的减速运动;当Zb·Zg<Za·Zf<2Zb·Zg时,IaMb<-1,于是,内齿轮(7)作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反的减速运动。附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是由主要零件齿轮、偏心轮、轴、连杆、花盘以及支座所组成。将中心齿轮(10)固联在主轴(3)上,主轴(3)穿过车床主轴孔固联在车床床头箱(1)后端的支座(19)上。将行星齿轮(8)、(9)相固联,并且可以在轴(18)上转动。轴(18)固联在花盘(4)上。行星齿轮(9)与中心齿轮(10)相啮合,行星齿轮(8)与过渡齿轮(6)相啮合,过渡齿轮(6)又与内齿轮(7)相啮合。过渡齿轮(6)可以在偏心轴(5)上转动,偏心轴(5)固联在花盘(4)上,并可根据自身的偏心和花盘(4)上的周向槽调整过渡齿轮(6)轴线在花盘(4)上的坐标位置。在与内齿轮(7)相固联的端盖(15)的中心圆内有一可以转动的偏心轮(12),通过键与连杆(16)相固联,连杆(16)又与固联在花盘(4)上的拨杆(17)相固联。将花盘(4)固联在车床卡盘法兰(2)上,于是,当车床主轴旋转时,其一偏心轮(12)也一同旋转,并迫使内齿轮(7)的中心绕花盘(4)的旋转中心作公转;其二行星齿轮(8)、(9)在随花盘(4)公转的同时,又在中心齿轮(10)的作用下产生自转。于是,在过渡齿轮(6)的传递下,内齿轮(7)也产生自转运动。由于工件(13)随夹具(14)固联在端盖(15)上,端盖(15)又与内齿轮(7)相固联,因此,当车床主轴旋转时,工件(13)必然随内齿轮(7)同时作公转与自转运动。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在摆线齿廓的粗加工中用车削代替了现有的滚、插、拉、铣削等工艺方法,虽然存在着摆线与摆线的等距线之间的理论误差,但完全能满足粗加工要求,且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工具成本则大大降低。2、在车床上用砂带或砂轮磨削作为摆线齿廓的精加工,解决了如何在普通机床上高效率磨削摆线齿廓的难题。3、本技术比较现有的一些专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通用性好的优点。本技术可应用于C6140、C620、C630等卧式车床上。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偏心轮(12)的偏心距应和被加工件的偏心参数相同。在花盘(4)上加工出周向槽(见附图4),以便偏心轴(5)(见附图5)能够在花盘(4)上调整坐标位置,从而保证过渡齿轮(6)与内齿轮(7)和行星齿轮(8)同时啮合。滚动轴承(11)按GB2582-79选用。所有齿轮均可根据JB179-83设计制造,并将行星齿轮(8)、(9)直接制成一个整体的双联齿轮。齿轮的齿数可按照下式选择加工外摆线齿廓时 (Zb·Zg)/(Za·Zf-Zb·Zg) =Zi加工内摆线齿廓时 (Zb·Zg)/(Zb·Zg-Za·Zf) =Zi在加工JB2982-81标准减速器的摆线轮齿廓时各齿轮的齿数可参照下表选择权利要求1.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摆线齿廓的装置由主要零件齿轮、偏心轮、轴、连杆、花盘以及支座所组成。其特征是与行星齿轮(9)相啮合的中心齿轮(10)通过主轴(3)、支座(19)固联在车床床头箱(1)上;在与内齿轮(7)相固联的端盖(15)的中心圆内有一可以转动的偏心轮(12)。由连杆(16)、拨杆(17)与支承行星齿轮(8)、(9)的轴(18)一同随花盘(4)固联在车床卡盘法兰(2)上;被加工件(13)通过夹具(14)和端盖(15)之间的固联,随内齿轮(7)的运动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与行星齿轮(9)固联的行星齿轮(8)与内齿轮(7)不直接啮合,在两轮之间有一与两轮同时啮合的过渡齿轮(6),该过渡齿轮(6)可以在偏心轴(5)上转动,偏心轴(5)固联在花盘(4)上,并可根据自身的偏心和花盘(4)上的周向槽调整过渡齿轮(6)轴线在花盘(4)上的坐标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齿轮(10)的齿数为Za、行星齿轮(9)的齿数为Zg、行星齿轮(8)的齿 数为Zf、内齿轮(7)的齿 数为Zb,它们之间的齿数关系满足被加工件(13)的齿数Zi所建立的平衡方程式加工外摆线齿廓时 (Zb·Zb)/(Za·Zf-Zb·Zg) =Zi加工内摆线齿廓时 (Zb·Zg)/(Zb·Z9-Za·Zf) =Zi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12)的偏心距等于被加工件(13)的偏心参数。专利摘要本技术为机械加工摆线齿廓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设计紧凑、通用性好的工艺装置。它可以整体安装在车床的卡盘法兰上。与行星齿轮相啮合的中心齿轮通过主轴,支座固联在车床床头箱上,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摆线齿廓的装置由主要零件齿轮、偏心轮、轴、连杆、花盘以及支座所组成。其特征是与行星齿轮(9)相啮合的中心齿轮(10)通过主轴(3)、支座(19)固联在车床床头箱(1)上;在与内齿轮(7)相固联的端盖(15)的中心圆内有一可以转动的偏心轮(12)。由连杆(16)、拨杆(17)与支承行星齿轮(8)、(9)的轴(18)一同随花盘(4)固联在车床卡盘法兰(2)上;被加工件(13)通过夹具(14)和端盖(15)之间的固联,随内齿轮(7)的运动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周永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2015年04月15日 06:53
    摆线(cycloid)是数学中众多的迷人曲线之一.它是这样定义的:一个圆沿一直线缓慢地滚动,则圆上一固定点所经过的轨迹称为摆线.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