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格里森工场专利>正文

工具进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24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一用于在一工件上产生至少一个轮齿表面的加工过程中将工具在所述工件中进给到一预定深度的方法,所述工具可绕一工具轴线旋转并具有至少一个余量去除表面,所述工件可绕一工件轴线旋转,所述方法包括: 使所述工具绕所述工具轴线旋转, 使所述旋转着的工具与所述工件接触, 使所述工具沿一进给轨迹相对于所述工件进给到所述预定深度,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所述进给轨迹系由一包括至少第一矢量分量和第二矢量分量的进给矢量限定,所述第一矢量分量和第二矢量分量位于一由所述工件轴线和所述工具轴线方向限定的平面中,所述第一进给矢量分量基本上在所述工具轴线方向,而所述第二进给矢量分量则基本上在所述工件的端面宽度方向。(*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锥齿轮之类的形成。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工具在一工件中进给到一预定深度的方法,其中,进给的轨迹是被控制的。
技术介绍
在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生产中通常采用两种类型的加工方法,即展成法和非展成法。在展成法中,将一旋转工具进给到工件内一预定深度。一旦达到该深度,工具和工件即一起沿一轨迹进行一滚动运动(即展成滚动),其轨迹模仿工件与理论齿轮啮合,并绕展成齿轮轴线转动,理论齿轮的轮齿表面由去除余量的工具表面表示。轮齿的轮廓形状系通过工具和工件在展成滚动过程中的相对运动形成。展成法可以分成两类,即端面铣和端面滚。在展成法端面铣中,工件的每条槽(二个相邻轮齿的二个相近齿侧)系单独形成的。在形成一个齿槽后,将刀具从工件相对退出,将工件分度到下一齿槽位置,并使刀具和工件啮合以形成齿槽。重复该过程,直至形成所有齿槽。这种一个个地形成齿槽并需刀具退出和工件分度的加工方法一般称为间歇加工法或逐齿分度法。当工具在齿槽中被进给到一预定深度后,即开始展成滚动。在展成滚动中,可以通过若干已知的循环形成轮齿表面。一个齿槽的一个轮齿表面可以通过一向前的展成滚动形成,而相邻的轮齿表面则通过一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J·斯塔特菲尔特J·S·格里森
申请(专利权)人:格里森工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