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240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包含: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接在一起。运用该装置,可避免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的现象,可将纱线均匀无卷曲地引离纱筒,确保倒纱过程中纱线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纱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技术背景传统的倒纱设备及其配套的筒子架,只适用于有内纸筒的纱管,而在进行内抽式 纱筒倒纱时,通常是从纱筒内侧将纱线引离,纱线在引离的过程中会产生加捻。对于传统的 纺织纱线来说,当小于极限捻系数时,适当的加捻可增加一定的纱线强度,而对于高性能纤 维而言,加捻会使得纱线中的纤维呈弯曲状排布,影响纱线的性能,同时亦可能对纱线中的 纤维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产生加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内 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可避免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的现象,可将纱线均匀无 卷曲地弓丨离纱筒,确保倒纱过程中纱线的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包含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 相对滑移;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 座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装置需配合倒纱机进行运作,将纱筒套置于内撑上,使纱筒可沿主轴旋转,纱线从 纱筒表面引离,保证纱线倒绕过程中不会发生加捻。此外,该装置还适用于各种变形的纱 筒。对于有内纸筒的纱筒,如纸筒发生变形,无法安装到配套的筒子架上时,通过调节装置 中撑杆的高低位置后,该装置也可完全匹配。各种变形的内抽式纱筒,可以采用相同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倒纱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倒纱装置的侧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前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倒纱装置中内撑的组装示意图6是图5中旋转支座与弧形撑杆的一组合方式示意图7是标准圆形纱筒组合示意图8是异形纱筒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一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主要包括,弧形撑杆 101、旋转支座102、主轴103、轴承座104、安装支座105。图2为所公开倒纱装置的侧视图。参照图2,安装支座105,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安装支座105侧面呈倒 置的L形,安装支座105的上侧设置有四个安装孔位,用于和倒纱装置进行连接,安装支座 105的侧面设置有四个安装孔位,为左右两侧的轴承座104提供安装孔位。轴承座104,用于安装固定主轴103,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共有两个, 分别设置在安装支座105两侧,并通过螺栓和安装支座105连接在一起。主轴103,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旋转支座102和弧形撑杆101,两个部件组合后,可组成内撑,内撑主要起到从纱 筒内侧卡住纱筒的作用,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参照图3,内撑一 301和内撑二 302由弧形撑杆101和旋转支座102组合而成的, 再将内撑一 301、内撑二 302套置于主轴103上,进行组合后,构成内撑组合303。内撑组合 303可借由旋转支座102沿主轴轴心进行旋转。旋转调节后,可变化成内撑组合-转转304。参照图4,可对上述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内撑一 301和内撑二 302,组合后形成内 撑组合303。每组内撑,都由两个旋转支座102和两个弧形撑杆101组合而成。参照图5,旋转支座102上,设置有旋转支座固定螺母501,用于将旋转支座和主轴 进行固定,弧形撑杆101上设置有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用于将弧形撑杆101和旋转接头 进行固定。弧形撑杆101按照纱筒内壁尺寸的不同,可按需求沿旋转接头进行滑动调节,并 借由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进行固定。弧形撑杆101采用弧形设计,确保撑杆与纱筒内侧的接触面光滑平整,避免损坏 纱筒内侧。旋转支座102和弧形撑杆101的组合方式,如图6中所示,两者组合完成后,由 弧形撑杆固定螺母502进行固定。参照图7所示标准圆形纱筒601组合示意图,对于纱筒内侧为圆形的内抽式纱筒, 通常将两组内撑以正交的方式排列,并根据纱筒内径的大小调节弧形撑杆的高低位置。图8 所示异形纱筒602组合示意图,对于受过挤压,变形后的异形纱筒,无法安装到常规的倒纱 装置上,但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倒纱装置,只需要适当调节两组内撑的角度,以及弧形撑杆的 高低位置,即可匹配各种内壁形状异常的纱筒,确保受损的纱筒可正常倒纱。从上述说明中可以看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通过在 倒纱设备上配置该装置,可在倒纱过程中使内抽式纱筒中的纱线从外侧进行退绕,并且借 由该装置,纱筒在退绕过程中沿主轴轴心进行旋转,可防止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确保纱线 本身的品质。而对于收挤压变形的异形纱筒,也使用于该设备,应用广泛。并且设备适配性 强,可按需求安装于各种倒纱装置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是由撑杆和旋转支座两个部件组合后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的撑杆采用弧形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的撑杆高低位置可任意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可套置于主轴上,并沿主轴任意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通过其上设置的旋转支座固定螺母与主轴进行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撑杆通过其上设置的弧形撑杆固定螺母与旋转接头进行固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包含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接在一起。运用该装置,可避免内抽式纱筒在倒纱过程中发生加捻的现象,可将纱线均匀无卷曲地引离纱筒,确保倒纱过程中纱线的品质。文档编号B65H49/26GK102992090SQ20121046217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朱家强, 王滨, 孙昊 申请人:上海劲纬高强纤维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安装支座,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安装孔位;内撑,共两组,从内侧卡住各种形状的纱筒,确保纱筒在倒绕的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滑移;主轴,用于安装两组内撑,为整个装置的旋转轴;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主轴,减少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并将主轴与安装支座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强王滨孙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劲纬高强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