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柱及具备所述汽车转向柱的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187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转向柱及具备所述汽车转向柱的转向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当拉紧及松开变距曲柄以执行倾斜或伸缩功能时,藉由维持上管及下管的承载力,可防止传输至转向柱的负载集中在部分转向柱上,既可平均分散变距曲柄的操纵力,亦可避免驾驶人操纵方向盘时转向柱变形且损坏,同时也可提升转向柱整体的坚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柱,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传输至转向柱的负载集中在部分转向柱上、平均分散变距曲柄的操纵力、并可提升转向柱整体的坚固度,同时在变距曲柄拉紧及松开以执行倾斜或伸缩功能时,仍可维持上管及下管的承载力的汽车转向柱,因此转向柱不会因驾驶人操纵方向盘而变形或损坏。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具备上述转向柱的汽车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中得知,汽车转向柱(steering column)是一种用于包覆转向轴(steering shaft)的装置。驾驶人转动方向盘时所产生的扭力,会经由转向柱传送到齿条与小齿轮机构(rack-and-pinion mechanism),以使转向轴顺利转动。转向柱利用一托架连接车体,让转向轴的位置固定下来。此种转向柱可额外提供伸缩功能或倾斜功能。具有倾斜功能的转向柱用于调整固定方向盘的角度。具有伸缩功能的转向柱,其形成方式是将两根空心管套在一起后做轴向伸展/伸缩。一旦发生车祸事故,转向柱及转向轴会破裂,进而吸收冲击能。因此,转向装置通常会根据自身功能分成伸缩型及倾斜型两种。伸缩型转向装置有时会配备倾斜功能,所以驾驶人可依自身的身高或体型,透过倾斜功能调整方向盘的长短或倾斜的角度,如此就能顺畅地驾驶转向装置。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装置的部分分解透视图。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的汽车转向柱包含一上管100、一下管170、一下固定支架165、一上固定支架105、一路程架180、一倾斜托架150、一中心齿轮145、一动齿轮140、一倾斜栓130、一凸轮135、一垫圈125及一螺帽120以及一齿轮弹簧142。上管100包覆一转向轴175 ;下管170安装在上管100内;下固定支架165用于将下管170固定在一车体上;上固定支架105安装在上管100的上面并固定在车体上;路程架180和上管100固定在一起,路程架180上形成一伸缩槽孔185 ;倾斜托架150和上固定支架105固定在一起,倾斜托架150上形成一加长型倾斜槽孔110 ;中心齿轮145安装在倾斜托架150的表面;动齿轮140可与中心齿轮145咬合或分离;倾斜栓130穿过倾斜槽孔110往外伸;凸轮135连接动齿轮140 ;垫圈125及螺帽120用于固定凸轮135及变距曲柄(adjusting lever) 115 ;齿轮弹簧142装设于动齿轮140与中心齿轮145之间。无论是在拉紧或放松变距曲柄115的情况下,倾斜及伸缩功能同时存在。当拉紧变距曲柄115时,倾斜托架150变窄,施予上管100 —压力,使得上管100与下管170彼此可以紧密接触,如此便能单独执行倾斜或伸缩功能。相反地,当松开变距曲柄115时,上管100及下管170彼此间不会存在压力,如此便能同时执行倾斜及伸缩功能。伸缩功能的运作步骤为先松开变距曲柄115,然后沿着形成在路程架180里的伸缩槽孔185改变倾斜栓130的位置,接着再拉紧变距曲柄115。倾斜功能的运作步骤为先松开变距曲柄115,然后沿着倾斜槽孔110改变倾斜栓130的位置,接着再拉紧变距曲柄115。当变距曲柄115锁住时,上管100及转向轴175会固定。当变距曲柄115松开时,上管100及转向轴175可以对倾斜中心160倾斜,或是转向柱可以透过凸轮135进行轴向伸展或收缩。但像现有技术这样的汽车转向柱却有一个问题倾斜托架及路程架以倾斜栓及变距曲柄拉紧转向柱,但由于负载都集中在倾斜托架及路程架上,造成转向柱的承载力很差,转向柱本身也不坚固。具体地,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倾斜托架利用上固定支架固定在车体上,而上管与倾斜托架间的连接部很脆弱。由于转向柱本身的坚固度能承受的承载力有限,因此,驾驶人操纵方向盘时所产生的扭转负载可能会使转向柱变形或受损。此外,转向柱也可能会在车祸事故发生时扭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柱。当拉紧及松开变距曲柄以执行倾斜或伸缩功能时,仍可维持上管及下管的承载力,用以防止传输至转向柱的负载集中在部分转向柱上,也可平均分散变距曲柄的操纵力,并可提升转向柱整体的坚固度。因此,当驾驶人操纵方向盘时,转向柱并不会变形或损坏。依据本专利技术,其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柱,包含一中空下管,包覆一转向轴;以及一上管,安装在所述下管的外围。所述上管形成一第一槽孔、一第二槽孔、数个支持部及一或数个压力分散部,所述第一槽孔是轴状切口,所述第二槽孔是环状切口且位在所述第一槽孔的下端,所述数个支持部彼此径向对立,自安装在所述第二槽孔上侧的所述上管外围伸出,所述一或数个压力分散部形成在位于所述数个支持部的轴向上侧的所述上管外围,用以分散压力。依据本专利技术,其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装置,包含一转向轴,连接一方向盘;以及一转向柱,连接所述转向轴,并组装成为一车体的一部分。所述转向柱包含一中空下管,包覆一转向轴;以及一上管,安装在所述下管的外围。所述上管形成一第一槽孔、一第二槽孔、数个支持部及一压力分散部,所述第一槽孔是轴状切口,所述第二槽孔是环状切口且位在所述第一槽孔的下端,所述数个支持部彼此径向对立,自安装在所述第二槽孔上侧的所述上管外围伸出,所述压力分散部形成在位于所述数个支持部的轴向上侧的所述上管外围,用以分散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当拉紧及松开变距曲柄以执行倾斜或伸缩功能时,仍可维持上管及下管的承载力,因而可防止传输至转向柱的负载集中在部分转向柱上,也可平均分散变距曲柄的操纵力,并可提升转向柱整体的坚固度。因此,当驾驶人操纵方向盘时,转向柱并不会因此变形或损坏。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柱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汽车转向柱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图2中转向柱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中上管的透视图;以及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柱的较佳实施例中,转向柱内上管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以下本专利技术例示性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加以说明。在接下来的说明中,同一组件都会标上相同的参考标号,虽然这些相同的组件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图示中。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接下来的说明中会省略并入文中的已知功能及形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影响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此外,本说明书可能会使用像第一、第二、A、B、(a)、(b)等词汇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组件。这里所使用的每一个词汇并非用来限制所提及的组件、阶次或顺序,相反地,只是用于分辨所提及的组件及其他未提及的组件而已。请注意,如果本说明书描述一组件(第一组件)「连接」、「耦接」或「接合」另一组件(第二组件),则该两组件之间可能会「连接」、「耦接」或「接合」一第三组件,虽然此时第一组件可能直接连接、耦接或接合第二组件。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汽车转向柱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图2中转向柱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中上管的透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柱的较佳实施例中,转向柱内上管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如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一转向柱200包含一中空下管(lowertube) 203及一上管(upper tube) 205 中空下管203包覆一转向轴175 ;上管205安装在下管203的外围,其中上管205上形成一第一槽孔(slot) 207、一第二槽孔209、数个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转向柱,包含:一中空下管,包覆一转向轴;以及一上管,安装在所述下管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形成一第一槽孔、一第二槽孔、数个支持部及一或数个压力分散部,所述第一槽孔是轴状切口,所述第二槽孔是环状切口且位在所述第一槽孔的下端,所述数个支持部彼此径向对立,自安装在所述第二槽孔上侧的所述上管外围伸出,所述一或数个压力分散部形成在位于所述数个支持部的轴向上侧的所述上管外围,用以分散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宗汉
申请(专利权)人:万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