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128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机,包括压力机架和曲轴,曲轴的一端安装离合器,所述曲轴的另一端安装制动器,制动器包括制动缸体、制动圈和摩擦带,制动缸体与曲轴固定连接,制动圈和摩擦带空套在制动缸体外面,制动圈呈开口环状,摩擦带固定在制动圈的内壁上,制动圈右侧开口处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压簧、制动圈开口处的两端后螺纹连接限位螺母,其中,所述制动缸体具有内孔和空腔,所述压簧一端与气缸相抵,压簧另一端与制动圈开口处的一端相抵,制动圈开口处的另一端与限位螺母相抵,制动圈通过固定孔、腰形安装孔安装在压力机架上。本技术方案采用离合器与制动器分离的结构设计,制动器采用气动控制,结构简单、制动灵敏、整体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机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压力机离合器与制动器一起设置于曲轴靠近飞轮一端上,专利号ZL99805307. 4公开了一种机械压力机离合器制动器装置;这种机械压力机离合器制动器装置的离合器与制动器联成一体设置于曲轴靠近飞轮一端上,由于离合器与制动器联成一体设置于曲轴靠近飞轮一端上,使曲轴两端受力不平衡,使曲轴支承件,如轴承容易失效,缩短使用寿命,且影响压力机工作精度。这种机械压力机离合器制动器装置用于高速机械压力机时,其不足之处更为严重,该机械压力机离合器制动器装置采用液压缸切换机构对离合器与制动器进行切换,结构复杂,且易产生渗漏。并且,现有制动器结构复杂,整体重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机,采用离合器与刹车分离的结构设计,制动器采用气动控制,结构简单、制动灵敏、整体轻量化。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力机,包括压力机架和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安装离合器,所述曲轴的另一立而安装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缸体、制动圈和摩擦带,制动缸体与曲轴固定连接,制动圈和摩擦带空套在制动缸体外面,制动圈呈开口环状,摩擦带固定在制动圈的内壁上,制动圈右侧开口处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压簧、制动圈开口处的两端后螺纹连接限位螺母,其中,所述制动缸体具有内孔和空腔,所述压簧一端与气缸相抵,压簧另一端与制动圈开口处的一端相抵,制动圈开口处的另一端与限位螺母相抵,所述制动圈左侧设有固定孔,所述制动圈下侧设有腰形安装孔,所述制动圈通过固定孔、腰形安装孔安装在压力机架上。本方案的制动器,制动缸体采用内孔、空腔结构,实现整体轻量化;制动圈为开口可变形式,在气缸作用下实现夹紧张开;摩擦带为耐用可变形式,随制动圈变化。当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体,活塞杆伸出,使制动圈与摩擦带不发生外形变形,制动缸体与摩擦带之间不产生摩擦,实现动力源连续旋转;当压缩空气停止,活塞杆通过压缩弹簧张力拉回,制动圈与摩擦带发生外形变形,摩擦带内径变形缩小,抱紧制动缸体,使摩擦带与制动缸体产生摩擦,实现动力源的停止。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采用离合器与制动器分离的结构设计,使制动器动作更为灵敏,离合器与制动器分设在曲轴两端,使曲轴两端与床身两侧受力更加平稳均衡;提高了曲轴支承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高速机械压力机的工作精度,降低了维修难度;采用气动机构对离合器与制动器进行切换,结构简单,克服了液压机构易渗漏的不足,改善了操作环境。并且,制动器中,制动缸体采用内孔、空腔结构,实现整体轻量化;制动圈为开口可变形式,在气缸作用下实现夹紧张开;摩擦带为耐用可变形式,随制动圈变化。具有结构简单、制动灵敏可靠、整体轻量化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压力机,包括压力机架和曲轴7,所述曲轴7的一端安装离合器,所述曲轴7的另一端安装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缸体1、制动圈3和摩擦带2,制动缸体I与曲轴7固定连接,制动圈3和摩擦带2空套在制动缸体I外面,制动圈3呈开口环状,摩擦带2固定在制动圈3的内壁上,制动圈3右侧开口处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穿过压簧4、制动圈3开口处的两端31、32后螺纹连接限位螺母6,其中,所述制动缸体I具有内孔12和空腔11,所述压簧4 一端与气缸5相抵,压簧4另一端与制动圈3开口处的一端31相抵,制动圈3开口处的另一端31与限位螺母6相抵,所述制动圈3左侧设有固定孔33,所述制动圈3下侧设有腰形安装孔34,所述制动圈3通过固定孔33、腰形安装孔34安装在压力机架上。制动器工作过程如下当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5内时,活塞杆伸出,使制动圈3与摩擦带2不发生外形变形,制动缸体I与摩擦带2之间不产生摩擦接触,实现曲轴7连续旋转;当压缩空气停止,活塞杆通过压缩弹簧4张力拉回,制动圈3与摩擦带2发生外形变形,摩擦带2内径变形缩小,抱紧制动缸体1,使摩擦带2与制动缸体I产生摩擦,实现曲轴7停止转动。权利要求1 .一种压力机,包括压力机架和曲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7)的一端安装离合器,所述曲轴(7)的另一端安装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缸体(I)、制动圈(3)和摩擦带(2),制动缸体(I)与曲轴(7)固定连接,制动圈(3)和摩擦带(2)空套在制动缸体(I)外面,制动圈(3)呈开口环状,摩擦带(2)固定在制动圈(3)的内壁上,制动圈(3)右侧开口处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穿过压簧(4)、制动圈(3)开口处的两端(31、32)后螺纹连接限位螺母(6),其中,所述制动缸体(I)具有内孔(12)和空腔(11),所述压簧(4) 一端与气缸(5)相抵,压簧(4)另一端与制动圈(3)开口处的一端(31)相抵,制动圈(3)开口处的另一端(31)与限位螺母(6)相抵,所述制动圈(3)左侧设有固定孔(33),所述制动圈(3)下侧设有腰形安装孔(34),所述制动圈(3)通过固定孔(33)、腰形安装孔(34)安装在压力机架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机,包括压力机架和曲轴,曲轴的一端安装离合器,所述曲轴的另一端安装制动器,制动器包括制动缸体、制动圈和摩擦带,制动缸体与曲轴固定连接,制动圈和摩擦带空套在制动缸体外面,制动圈呈开口环状,摩擦带固定在制动圈的内壁上,制动圈右侧开口处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压簧、制动圈开口处的两端后螺纹连接限位螺母,其中,所述制动缸体具有内孔和空腔,所述压簧一端与气缸相抵,压簧另一端与制动圈开口处的一端相抵,制动圈开口处的另一端与限位螺母相抵,制动圈通过固定孔、腰形安装孔安装在压力机架上。本技术方案采用离合器与制动器分离的结构设计,制动器采用气动控制,结构简单、制动灵敏、整体轻量化。文档编号B30B15/10GK102990973SQ20121029503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高尔荣, 沈平 申请人: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机,包括压力机架和曲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7)的一端安装离合器,所述曲轴(7)的另一端安装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缸体(1)、制动圈(3)和摩擦带(2),制动缸体(1)与曲轴(7)固定连接,制动圈(3)和摩擦带(2)空套在制动缸体(1)外面,制动圈(3)呈开口环状,摩擦带(2)固定在制动圈(3)的内壁上,制动圈(3)右侧开口处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穿过压簧(4)、制动圈(3)开口处的两端(31、32)后螺纹连接限位螺母(6),其中,所述制动缸体(1)具有内孔(12)和空腔(11),所述压簧(4)一端与气缸(5)相抵,压簧(4)另一端与制动圈(3)开口处的一端(31)相抵,制动圈(3)开口处的另一端(31)与限位螺母(6)相抵,所述制动圈(3)左侧设有固定孔(33),所述制动圈(3)下侧设有腰形安装孔(34),所述制动圈(3)通过固定孔(33)、腰形安装孔(34)安装在压力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尔荣沈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