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装置,包括双螺杆挤出机(1),双螺杆挤出机(1)上设有排气口(2),所述的排气口(2)分别通过真空管道(4)与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相连,所述的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分别通过其外侧设置的真空管道(4)与真空泵(7)相连通;所述的真空管道(4)上设有管路切换阀(1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置两个缓冲罐并在真空管道上加装管路切换阀对不同的缓冲罐进行切换,避免了清理缓冲罐时造成的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保证了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保持连续稳定生产的用于双螺杆 挤出机的真空装置。
技术介绍
双螺杆挤出机在聚乙烯隔板的生产中是关键设备,它将配方物料混合,熔融,输 送。在熔融、输送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挥发物,这些气体挥发物如果跟随物料到达模头, 则容易导致聚乙烯隔板产生孔洞、甚至粘辊现象的出现,而由于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 持真空模式,因此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必须设置真空装置将这些气体挥发物抽出。另外由于 在真空抽取过程中会有少量物料碎屑随气体挥发物一起被抽到真空泵,如果将双螺杆挤出 机的排气口与真空泵直接相连则会引起真空泵堵塞,因此现有的真空装置一般在真空泵与 双螺杆挤出机的排气口之间加装一个缓冲罐,并在缓冲罐的侧面上安装滤网,如此则解决 了真空泵堵塞的问题。现有的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装置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双螺杆挤出机I上 设有排气口 2,排气口 2通过设有真空表3的真空管道4与缓冲罐5相连,缓冲罐5的侧面 上设有滤网6,缓冲罐5上的滤网6处通过真空管道4与真空泵7相连;另外在缓冲罐5的 底部设有排污口 8,排污口 8处设有排污管9,排污管9上设有排污阀10。此种真空装置较 好地解决了真空泵7拥堵的问题,但是由于聚乙烯隔板的生产是连续性的,一般来说,持续 生产12小时左右真空泵7抽取的杂质就会将缓冲罐5充满,此时必须将缓冲罐5清理干净, 而在缓冲罐5的清理过程中,真空泵7必须停止运行至缓冲罐5重新投入使用为止,真空泵 7停止运行导致此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聚乙烯隔板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进行聚乙烯隔板连续生产的用 于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装置,包括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上设有排气口, 所述的排气口分别通过真空管道与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相连,所述的第一缓冲罐和第 二缓冲罐分别通过其外侧设置的真空管道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的真空管道上设有管路切 换阀。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排气口之间的真空管道上设有管路切换阀。所述第二缓冲罐与排气口之间的真空管道上设有管路切换阀。所述的第一缓冲罐或者第二缓冲罐与排气口之间的真空管道上设有真空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侧面上分别设有滤网,所述的滤网位于真空管道 与第一缓冲罐或者真空管道与第二缓冲罐相连一端的端面位置处。所述的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与真空泵之间的真空管道由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主管组成;所述的第一缓冲罐依次通过第一支管和主管与真空泵连通,所述的第二缓冲 罐依次通过第二支管和主管与真空泵连通。所述第一缓冲罐与真空泵之间的真空管道上设置的管路切换阀位于第一支管上。所述第二缓冲罐与真空泵之间的真空管道上设置的管路切换阀位于第二支管上。所述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设有排污 管,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配置两个缓冲罐并在真空管道上加装管路切换阀对不同的缓冲罐进行切 换,避免了清理缓冲罐时造成的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使聚乙烯隔板达到连续、稳定的持续 生产。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保证产品生产的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现有双螺杆挤出机真空装置的结构不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双螺杆挤出机;2—排气口 ;3—真空表;4一真空管道;40—主管;41— 第一支管;42—第二支管;5—缓冲罐;51—第一缓冲罐;52—第二缓冲罐;6—滤网;7—真 空泵;8—排污口 ;9一排污管;10—排污阀;11 一管路切换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装置,包括双螺杆挤出机1,双螺杆挤 出机I上设有排气口 2,该排气口 2分别通过真空管道4与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 相连,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分别通过其外侧设置的真空管道4与真空泵7相连 通。真空管道4上设有管路切换阀11,其中第一缓冲罐51与排气口 2之间的真空管道4 上、第二缓冲罐52与排气口 2之间的真空管道4上、第一缓冲罐51与真空泵7之间的真空 管道4上以及第二缓冲罐52与真空泵7之间的真空管道4上皆设有管路切换阀11。上述 的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位于真空管道4与第一缓冲罐51或 者真空管道4与第二缓冲罐52相连一端的端面位置处的滤网6,滤网6用于将跟随气体挥 发物一起被抽到真空泵7的少量物料碎屑留存在第一缓冲罐51或者第二缓冲罐52中。第 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与真空泵7之间的真空管道4由第一支管41、第二支管42和 主管40组成,其中第一缓冲罐51依次通过第一支管41和主管40与真空泵7连通,第一缓 冲罐51与真空泵7之间的真空管道4上设置的管路切换阀11位于第一支管41上;第二缓 冲罐52依次通过第二支管42和主管40与真空泵7连通,第二缓冲罐52与真空泵7之间 的真空管道4上设置的管路切换阀11位于第二支管42上。为了监测真空管道4内的真空 程度,在第一缓冲罐51或者第二缓冲罐52与排气口 2之间的真空管道4上设有真空表3 ; 而且在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的底部分别设有将缓冲罐内杂质排除的排污口 8, 该排污口 8通过其外侧设置的排污管9与外界相连通,排污管9上设有控制管路的排污阀10。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双螺杆挤出机I上的排气口 2分别通过真空管道4 与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相连,两条真空管道4上皆设有用于切换管路的管路切 换阀11,其中在第一缓冲罐51与排气口 2之间的真空管道4上设有真空表3,真空表3位 于管路切换阀11与排气口 2之间;在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位 于真空管道4与第一缓冲罐51或者真空管道4与第二缓冲罐52相连一端的端面位置处的 滤网6,其中第一缓冲罐51依次通过设有管路切换阀11的第一支管41和主管40与真空 泵7连通;第二缓冲罐52依次通过设有管路切换阀11的第二支管42和主管40与真空泵 7连通。在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的底部分别设有将缓冲罐内杂质排除的排污口 8,该排污口 8通过其外侧设置的排污管9与外界相连通,排污管9上设有控制管路的排污 阀10。在实际使用时,可将第一缓冲罐51 —侧的真空管道4上的管路切换阀11关闭,启动 真空泵7进行工作,当第二缓冲罐52内的杂质即将充满时,将第一缓冲罐51 —侧的真空管 道4上的管路切换阀11打开,接着将第二缓冲罐52 —侧的真空管道4上的管路切换阀11 关闭,将第二缓冲罐52内的杂质清除。如此交替使用,避免了产品质量的下降,保证了产品 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装置,包括双螺杆挤出机(I),双螺杆挤出机(I)上设有排气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2)分别通过真空管道(4)与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相连,所述的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分别通过其外侧设置的真空管道(4 )与真空泵(7 )相连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装置,包括双螺杆挤出机(1),双螺杆挤出机(1)上设有排气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2)分别通过真空管道(4)与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相连,所述的第一缓冲罐(51)和第二缓冲罐(52)分别通过其外侧设置的真空管道(4)与真空泵(7)相连通;所述的真空管道(4)上设有管路切换阀(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军,李福建,刘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