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包括前置灰斗、催化剂床体,催化剂床体置于壳体内,壳体内设导流板,省煤器烟气出口与前置灰斗相接,前置灰斗通过水平烟道、上升烟道与壳体相通,前置灰斗与水平烟道相接处布置挡灰板,在上升烟道与水平烟道相接处的内部底端设有锁气给粉器或吹灰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小烟气飞灰对催化剂的磨损、堵塞和中毒,增加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在水平烟道弯头处设置锁气给粉器或吹灰管,可有效清除装置积灰,保证烟气流通顺畅,减轻装置重量,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气污染物治理
,具体涉及通过多种方式配合有效清除通过SCR烟气脱硝系统的烟气中的飞灰及装置中的积灰的装置,减少飞灰对催化剂的磨损及阻塞,保证装置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十二五”期间提高了对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目前大部分电厂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烟气脱硝工艺进行火电厂烟气脱硝,其中SCR反应器是SCR工艺的核心设备。常规大多SCR反应器都选择布置在锅炉省煤器之后,由于烟气中飞灰浓度较高,一方面容易造成催化剂的磨损、堵塞和中毒,缩短催化剂的寿命,增加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反应器烟气进口段下部弯头处容易发生积灰,阻滞烟气流 通,增加反应器重量,甚至造成停炉,损失巨大。有效解决SCR反应器的清灰问题是实现氮氧化物达标排放、保证设备连续运行和提高系统经济性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SCR脱硝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SCR烟气脱硝中的清灰装置,能够有效减少烟气中飞灰(特别是大颗粒飞灰)含量并清除反应器积灰,减少催化剂的损耗,保证设备连续运行,提高系统的经济性。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包括前置灰斗、催化剂床体,催化剂床体置于壳体内,壳体内设导流板,省煤器烟气出口与前置灰斗相接,前置灰斗通过水平烟道、上升烟道与壳体相通,前置灰斗与水平烟道相接处布置挡灰板,在上升烟道与水平烟道相接处的内部底端设有锁气给粉器或吹灰管。所述的挡灰板与水平面夹角为30° -50°,飞灰颗粒与其碰撞后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得到有效去除。所述的前置灰斗在传统灰斗的基础上进行扩容,降低气体流速,同时在灰斗底部形成气流滞止区,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飞灰(特别是大颗粒飞灰),减少催化剂磨损,延长其寿命O所述的水平烟道,在传统烟道的基础上增加烟道截面积,降低气体流速,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飞灰(特别是大颗粒飞灰),减少催化剂磨损,延长其寿命。所述的锁气给粉器与除尘器相连,定期清除水平烟道弯头处的积灰。所述的吹灰管贴近烟道底部水平布置,气源为空气或蒸气或空气蒸汽的混合气,吹灰管定期吹灰。当SCR反应器出口烟道与进口烟道之间空间不足以安装锁气器时,可采用吹灰管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前置灰斗扩容、增加进口烟道截面积及布置挡灰板,降低了烟气流速,增加了飞灰颗粒沉降速率,对于烟气中大于90 μ m的颗粒分级效率达80%左右,对50-90 μ m颗粒分级效率最闻可达9%左右,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小烟气飞灰对催化剂的磨损、堵塞和中毒,增加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在水平烟道弯头处设置锁气给粉器或吹灰管,可有效清除装置积灰,保证烟气流通顺畅,减轻装置重量,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提闻总体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设有锁气给粉器的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设有吹灰管的装置示意图;其中1.前置灰斗;2.水平烟道;3.挡灰板;4.锁气给粉器;5.上升烟道;6.壳 体;7.催化剂床体,8.吹灰管,9.导流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IX 300MW燃煤机组为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图1),包括前置灰斗1、催化剂床体7,催化剂床体7置于壳体6内,壳体6内设导流板9,前置灰斗I通过水平烟道2、上升烟道5与壳体6相通,前置灰斗I与水平烟道2相接处布置挡灰板3,省煤器烟气出口与前置灰斗I相接,在上升烟道5与水平烟道2相接处的内部底端设有锁气给粉器4。锁气给粉器4通过管路与除尘器相接,定期清除积灰。实施例2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图2),包括前置灰斗1、催化剂床体7,催化剂床体7置于壳体6内,壳体6内设导流板9,前置灰斗I通过水平烟道2、上升烟道5与壳体6相通,前置灰斗I与水平烟道2相接处布置挡灰板3,省煤器烟气出口与前置灰斗I相接,在上升烟道5与水平烟道2相接处的内部底端设有吹灰管8。吹灰管8定期吹灰,气源为空气或蒸气或空气蒸汽的混合气。传统灰斗进口截面尺寸为8535mm X 6620mm,扩容后的截面尺寸为11945mm X 9265mm ;传统水平烟道尺寸为3800mm X 5800mm,扩容后的截面尺寸为4560mmX 7320mm;前置灰斗与水平烟道相接处设置挡灰板,挡灰板角度为45° ;由于出口烟道与进口水平烟道间空间不足,不足以设置锁气给粉器,故设置吹灰管,吹灰管贴近烟道底部水平布置,气源为来自空预器的空气。本实例中通过前置灰斗扩容、增加进口烟道截面积及布置挡灰板,降低了烟气流速,增加了烟气中飞灰沉降速率,烟气中大于90 μ m的颗粒分级效率达81. 02%,飞灰总分离效率达18. 25%,催化剂使用寿命明显延长,根据锅炉实际运行功率,吹灰管定期吹灰,因SCR脱硝系统而导致的停机频率减少为之前的1/5,实现了系统的连续运行,提高了电厂总体经济效益1. 5-2%。权利要求1.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包括前置灰斗、催化剂床体,其特征是,催化剂床体置于壳体内,壳体内设导流板,省煤器烟气出口与前置灰斗相接,前置灰斗通过水平烟道、上升烟道与壳体相通,前置灰斗与水平烟道相接处布置挡灰板,在上升烟道与水平烟道相接处的内部底端设有锁气给粉器或吹灰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灰板与水平面夹角为30° -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锁气给粉器通过管路与除尘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吹灰管气源为空气或蒸气或空气蒸汽的混合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包括前置灰斗、催化剂床体,催化剂床体置于壳体内,壳体内设导流板,省煤器烟气出口与前置灰斗相接,前置灰斗通过水平烟道、上升烟道与壳体相通,前置灰斗与水平烟道相接处布置挡灰板,在上升烟道与水平烟道相接处的内部底端设有锁气给粉器或吹灰管。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小烟气飞灰对催化剂的磨损、堵塞和中毒,增加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在水平烟道弯头处设置锁气给粉器或吹灰管,可有效清除装置积灰,保证烟气流通顺畅,减轻装置重量,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01D45/08GK102989315SQ2012105355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志强, 王旭江, 马春元, 范燕荣 申请人:山东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SCR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清灰装置,包括前置灰斗、催化剂床体,其特征是,催化剂床体置于壳体内,壳体内设导流板,省煤器烟气出口与前置灰斗相接,前置灰斗通过水平烟道、上升烟道与壳体相通,前置灰斗与水平烟道相接处布置挡灰板,在上升烟道与水平烟道相接处的内部底端设有锁气给粉器或吹灰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王旭江,马春元,范燕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