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拔罐疗法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中药面垫。
技术介绍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 “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疗法。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 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拔罐疗法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中药面垫,其特征在于:选取的中药原料分别是:五味子、法半夏、生麻黄、百合、川贝母、胆南星、熟地黄、补骨脂、荆芥;辅料是:荞麦面。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