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32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红参1-3、西洋参3-5、白鼓钉10-12、三七3-5、当归8-10、川芎5-8、水蛭3-5、花生壳10-12、佩兰5-8、水丁香5-8、焦山楂10-12、茯苓10-12、山茶花5-8、枸杞子18-21、百合8-10、鱼腥草10-12、制半夏5-8。本中药具有益气补肾,化瘀、清热、泻浊的功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兼有疗肾、护肾,养肾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 c gIomeruIonephr i t i s ),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 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现有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多种多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慢性肾炎的中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本中药具有益气补肾,化瘀、清热、泻浊的功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红参1-3、西洋参3-5、白鼓钉10-12、三七3-5、当归8-10、川芎5-8、水蛭3-5、花生壳10-12、佩兰5-8、水丁香5-8、焦山楂10-12、茯苓10-12、山茶花5-8、枸杞子18-21、百合8-10、鱼腥草 10-12、制半夏 5-8。所述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红参3、西洋参5、白鼓钉12、三七5、当归8、川芎5、水蛭5、花生壳10、佩兰8、水丁香8、焦山楂12、茯苓12、山茶花8、枸杞子21、百合8、鱼腥草12、制半夏5。制备方法用法与用量每日一剂,每剂药煎水两次服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本中药具有益气补肾,化瘀、清热、泻浊的功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兼有疗肾、护肾,养肾的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克)为红参3、西洋参5、白鼓钉12、三七5、当归8、川芎5、水蛭5、花生壳10、佩兰8、水丁香8、焦山楂12、茯苓12、山茶花8、枸杞子21、百合8、鱼腥草12、制半夏5。用法与用量每日一剂,每剂药煎水两次,每次煎之前用400-500毫升温开水浸泡 30-40分钟,置武火上煎开,再以文火煎30分钟左右,将两次药汁混合后,分二次餐后半小时内温服。连续用药2-6个月。典型病例陈某,女,29岁,浮肿、低热,咽痛,西医治疗两个月,浮肿退,但是,尿中始终有红血球 +1 +3,故来就诊中医。检查舌淡红,咽红,双侧扁桃体I II。大,轻度充血;诊断慢性肾炎;治疗连续用药I个月,尿中红血球-,尿蛋白-,临床治愈;林某,女,48岁,慢性肾炎,下肢浮肿,头昏,腰酸。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腻,脉细,尿液分析BLD+3,PR0+3,肾功能正常;诊断慢性肾炎;治疗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安要求煎水服用,每日I剂,分二次餐后半小时内温服,连续服用3个月,治愈。高某,女,59岁,浮肿、低热,咽痛,七个月,尿中始终有红血球+1 +3,尿蛋白阳性,故来就诊中医。检查舌淡红,脉弦细;诊断慢性肾炎;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尿中红血球_,尿蛋白_,临床治愈;后巩固三个月,现健康如堂巾O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红参1-3、西洋参3-5、白鼓钉10-12、三七3-5、当归8_10、川芎5_8、水蛭3_5、花生壳10-12、佩兰5-8、水丁香5-8、焦山楂10-12、茯苓10-12、山茶花5-8、枸杞子18-21、百合 8-10、鱼腥草10-12、制半夏5-8。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红参3、西洋参5、白鼓钉12、三七5、当归8、川芎5、水蛭5、花生壳10、佩兰8、 水丁香8、焦山楂12、茯苓12、山茶花8、枸杞子21、百合8、鱼腥草12、制半夏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红参1-3、西洋参3-5、白鼓钉10-12、三七3-5、当归8-10、川芎5-8、水蛭3-5、花生壳10-12、佩兰5-8、水丁香5-8、焦山楂10-12、茯苓10-12、山茶花5-8、枸杞子18-21、百合8-10、鱼腥草10-12、制半夏5-8。本中药具有益气补肾,化瘀、清热、泻浊的功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兼有疗肾、护肾,养肾的功效。文档编号A61K35/62GK102940766SQ20121038135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金文胜, 张定聪, 凌士亮, 费广明, 陈林红 申请人:肥西县中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红参1?3、西洋参3?5、白鼓钉10?12、三七3?5、当归8?10、川芎5?8、水蛭3?5、花生壳10?12、佩兰5?8、水丁香5?8、焦山楂10?12、茯苓10?12、山茶花5?8、枸杞子18?21、百合8?10、鱼腥草10?12、制半夏5?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胜张定聪凌士亮费广明陈林红
申请(专利权)人:肥西县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