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水产品组胺含量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750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8:01
一种发酵水产品组胺含量的控制方法,步骤为:1)将新鲜的水产品原料清洗后低温保鲜处理;2)在清洗后的水产品原料中加入适量的盐、As3.942蛋白酶,同时加入适量乳酸菌株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容器中,盖好封盐,控制接种量106~108cfu/mL,酶制剂用量5~15万IU/kg原料;3)将发酵容器移入发酵间,控制发酵温度18~22℃,发酵时间40到60天,即得到发酵水产品鱼酱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采用酶工程发酵技术取代传统自然发酵工艺,采用乳酸菌株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不仅缩短发酵周期,由6个月减少到40到60天,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避免了在自然发酵过程中有害杂菌产生脱羧酶生成组胺,从而消除或降解组胺的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出品率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是鱼酱油在加工过程中组 胺含量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组胺中毒是水产食品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组 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如1999年因食用白鲢引起组胺中毒事件,鱼中组胺含量高达 5168mg/100g ; 1996年因食用青鲇鱼致71名学生组胺中毒,青鲇中组胺含量达到1400mg,超 过国家标准14倍;2002年因食用池鱼引起某公司188人组胺中毒事件,鱼中组胺含量大于 国家卫生标准的104倍等。我国水产品中鲭鱼、鲱鱼、沙丁鱼等海洋鱼类体内都含有组胺。由于组胺超标问 题,严重阻碍了低值鱼类高值化加工,导致低值鱼类积压、资源利用率低。因此,有效解决控 制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组胺的含量,将可有效解决水产品出口贸易新的技术壁垒;可保障广 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提高低值鱼类安全生产及精深加工产业整体技术水 平有重大推动作用。针对我国水产品尤其是发酵水产品中组胺超标等问题,以发酵水产品为主要研究 对象,如何控制水产制品,尤其是发酵水产品鱼酱油中组胺含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采用酶 工程发酵技术取代传统自然发酵工艺,同时采用生物发酵剂降解水产品中组胺含量,具有 工艺简单、发酵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酵水产品组胺含量的控制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新鲜的水产品原料清洗后低温保鲜处理;2)在清洗后的水产品原料中加入适量的盐、As3. 942蛋白酶,同时加入适量乳 酸菌株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容器中,盖好封口,控制接种量IO6 108cfu/mL,酶制剂用量5 15万IU/kg原料;3)将发酵容器移入发酵间,控制发酵温度18 22°C,发酵时间40到60天,即得 到发酵水产品鱼酱油。作为改进,所述步骤I)中的水产品原料采用新鲜鱼类,鱼体的温度在O 5°C,破 肚率在18 22%之间,小杂鱼在8 12%之间,重量百分数。作为改进,所述步骤I)中清洗是采用自动洗鱼机,水温控制在10°C以下,输送带 上用自来水自动淋喷,同时挑出杂鱼、杂物,清洗后的鱼体细菌在I万只以下。优选,所述步骤2)的接种量107cfu/mL,酶制剂用量10万IU/kg原料。优选,所述步骤3)的发酵温度优选为20°C。最后,所述接种量107cfu/mL,酶制剂用量10万IU/kg原料,发酵温度20°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酶工程发酵技术取代传统自然发酵工艺,一方面缩短发酵周期,由6个月 减少到40到60天,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在自然发酵过程中有害杂菌产生脱羧酶 生成组胺,从而消除或降低组胺的含量,同时又提高水产品发酵制品的特有色、香、味;再者 由于发酵能力提高和发酵充分,也提高了产品的出品率;2、首次采用乳酸菌株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降解水产品中已产生的组胺,降低水 产品中组胺的含量,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加工得到的鱼酱油组胺含量小于100mg/L,氨基酸态 氮含量丰富,有光色,富有香味,咸中带甜,黏度高,具有典型鱼酱油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鱼酱油的加工工艺流程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鱼酱油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1、新鲜鍉鱼(捕上后马上保冰)鱼体温度在O 5°C,破肚率控制在20%左右,小 杂鱼控制在10%左右,尽量保证原料的纯一,原料的温度、纯度、破肚情况将对鱼酱油风味 和理化指标带来一定影响,必须严格把关;2、采用自动洗鱼机对鱼进行清洗,水温控制在10°C以下,输送带上用自来水自动 淋喷,同时挑出杂鱼、杂物,鱼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1. 5,清洗后的鱼体细菌在I万只以 下;3、将清洗后的鱼与适量的盐、As3. 942蛋白酶进行混合,同时加入适量乳酸菌株 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混合要求轻,尽量不造成鱼体破肚,但要求混合均匀,控制接种量 107cfu/mL,酶制剂用量10万IU/kg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容器中,盖好封盐,这时容器 的中心温度在10°C以下,上述蛋白酶是市场上购得的商业化产品,乳酸菌株是该领域技术 人员通常知晓的菌株;4、把装有混合好鱼的发酵容器移入发酵间,控制发酵温度20°C,发酵时间40到60 天,即得到发酵水产品鱼酱油。此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鱼酱油组胺含量小于100mg/L,氨基酸态氮含量丰富,有光 色,富有香味,咸中带甜,黏度高,具有典型鱼酱油的特点。下面通过实验数据做进一步说明表I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的水产品原料清洗后低温保鲜处理; 2)在清洗后的水产品原料中加入适量的盐、As3.942蛋白酶,同时加入适量乳酸菌株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容器中,盖好封盐,控制接种量IO6 IO8Cfu/mL,酶制剂用量5 15万IU/kg原料; 3)将发酵容器移入发酵间,控制发酵温度18 22°C,发酵时间40到60天,即得到发酵水产品鱼酱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水产品原料采用新鲜鱼类,鱼体的温度在O 5°C,破肚率在18 22%之间,小杂鱼在8 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清洗是采用自动洗鱼机,水温控制在10°c以下,输送带上用自来水自动淋喷,同时挑出杂鱼、杂物,清洗后的鱼体细菌在I万只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接种量107cfu/mL,酶制剂用量10万IU/kg原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发酵温度为20°C.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量107cfu/mL,酶制剂用量10万IU/kg原料,发酵温度20°C。全文摘要,步骤为1)将新鲜的水产品原料清洗后低温保鲜处理;2)在清洗后的水产品原料中加入适量的盐、As3.942蛋白酶,同时加入适量乳酸菌株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容器中,盖好封盐,控制接种量106~108cfu/mL,酶制剂用量5~15万IU/kg原料;3)将发酵容器移入发酵间,控制发酵温度18~22℃,发酵时间40到60天,即得到发酵水产品鱼酱油。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采用酶工程发酵技术取代传统自然发酵工艺,采用乳酸菌株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不仅缩短发酵周期,由6个月减少到40到60天,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避免了在自然发酵过程中有害杂菌产生脱羧酶生成组胺,从而消除或降解组胺的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出品率及安全性。文档编号A23L1/326GK102987334SQ2011102760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阳光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水产品组胺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的水产品原料清洗后低温保鲜处理;2)在清洗后的水产品原料中加入适量的盐、As3.942蛋白酶,同时加入适量乳酸菌株作为组胺生物控制剂,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容器中,盖好封盐,控制接种量106~108cfu/mL,酶制剂用量5~15万IU/kg原料;3)将发酵容器移入发酵间,控制发酵温度18~22℃,发酵时间40到60天,即得到发酵水产品鱼酱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