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已唑醇悬浮剂的合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98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杀菌剂5%已唑醇悬浮剂的合成工艺。以已唑醇原药为原料,加入助剂胺鲜酯和黄原胶,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直至物料粒子0.5-1.5微米而成,各物料的比例为已唑醇原药:胺鲜酯:黄原胶:水重量比为5:25:30:40。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已唑醇原药为原料,加入助剂胺鲜酯和黄原胶,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研磨清洁生产技术,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物料粒子1微米左右合成5%已唑醇悬浮剂,经检测产品悬浮率达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杀菌剂5%已唑醇悬浮剂的合成工艺
技术介绍
已唑醇是己唑醇是属唑类杀菌剂,留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目前国内有关5%已唑醇悬浮剂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率高的5%已唑醇悬浮剂的合成工艺。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以已唑醇原药为原料,加入助剂胺鲜酯和黄原胶,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C,直至物料粒子O. 5-1. 5微米而成,各物料的比例为已唑醇原药胺鲜酯黄原胶水重量比为5 25:30 :40。所述粉碎方法采用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研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以已唑醇原药为原料,加入助剂胺鲜酯和黄原胶,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研磨清洁生产技术,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C,物料粒子I微米左右合成5%已唑醇悬浮剂,经检测产品悬浮率达95%。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已唑醇原药5克、胺鲜酯25克、黄原胶30克水40克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研磨清洁生产技术,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C,物料粒子1微米左右合成5%已唑醇悬浮剂,产品悬浮率达95%。权利要求1.5%已唑醇悬浮剂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已唑醇原药为原料,加入助剂胺鲜酯和黄原胶,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C,直至物料粒子O. 5-1. 5微米而成,各物料的比例为已唑醇原药胺鲜酯黄原胶水重量比为5 25:30 :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已唑醇悬浮剂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方法采用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研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杀菌剂5%已唑醇悬浮剂的合成工艺。以已唑醇原药为原料,加入助剂胺鲜酯和黄原胶,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直至物料粒子0.5-1.5微米而成,各物料的比例为已唑醇原药胺鲜酯黄原胶水重量比为525:3040。本专利技术以已唑醇原药为原料,加入助剂胺鲜酯和黄原胶,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研磨清洁生产技术,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物料粒子1微米左右合成5%已唑醇悬浮剂,经检测产品悬浮率达95%。文档编号A01N25/04GK102986667SQ20121049671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于国权, 杜刚, 吉志扬, 丁华平 申请人: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5%已唑醇悬浮剂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已唑醇原药为原料,加入助剂胺鲜酯和黄原胶,控制粉碎温度低于30℃,直至物料粒子0.5?1.5微米而成,各物料的比例为已唑醇原药:胺鲜酯:黄原胶:水重量比为5:25:30: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权杜刚吉志扬丁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