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鲫的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6877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池塘养殖领域。涉及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鲫的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方法。步骤如下:1)池塘清整消毒后1周加注新水,试养鲢至鲢存活。2)一次性放养草鱼150g/尾,鲢100g/尾,鳙100g/尾,匙吻鲟150g/尾,鲫60g/尾。混养比例为草鱼75%,鲢8%,鳙6%,匙吻鲟6%,鲫5%;养殖密度平均为3尾/M2。3)每天投饲总重量为池塘投放草鱼总重量的5%,每天分两次投喂,投喂的饲料为混养鱼种颗粒配合饲料,人工投饲的时间自投放鱼种开始至210天结束。4)每周向池塘加入新水20cm;保持水质pH7.5-8.5,水温20.0-31.0℃,非离子氨≤0.02mg/L,总碱度为1.00-2.00mmol/L,溶解氧≥5.0mg/L,透明度28-32cm,化学耗氧量≤15mg/L,生化需氧量≤5mg/L,总大肠杆菌<5000个/L,至210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鱼产量平均可达到1000kg/667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适用于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鲫的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池塘鱼类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鲫的池塘闻效生态混养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其养鱼产量一直占据世界第一。鱼类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不仅成为人们膳食结构中理想的食物蛋白主要来源,而且是国家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国民的营养水平和促进人民健康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现有池塘养鱼面积192. 16万公顷,目前我国池塘养鱼的常规品种是草鱼、鲢,鳙,鳊,鲤,鲫等,养殖方法是单养和混养两种方法。而单养由于品种单一,池塘的立体空间和天然饵料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目前的混养鱼类品种搭配不合理,容易产生水质富营养化,不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为此、本专利技术是将目前我国池塘混养的品种改进为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鲫5种鱼类,这5种鱼类同池塘混养在国内、外还尚未见报道的。本专利技术在承担的国家973科研项目中进行了“”的研究。研究从池塘的条件、放养品种、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养殖周期、投饲量、投饲方法和生态管理技术等方面对我国原有的池塘的养鱼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进。特别是在池塘混养的品种中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鲫的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方法,其步骤如下:1)池塘清整:每年的4月上旬将池水排干,清整池底后,用100kg/667M2的生石灰消毒;池塘清整后1周加注新水至1.5m深,并用1?2M2小网箱试养8?10尾鲢1?2天,至鲢存活为混养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鲫奠定基础;2)鱼种规格、放养比例及养殖密度:一次性放养草鱼,鲢,鳙,匙吻鲟和鲫的鱼种,各鱼种的规格分别为:草鱼150g/尾,鲢100g/尾,鳙100g/尾,匙吻鲟150g/尾,鲫60g/尾;放养比例分别为草鱼75%,鲢8%,鳙6%,匙吻鲟6%,鲫5%;养殖密度平均为3尾/M2;3)人工投饲:每天的投饲总重量为放养草鱼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邦喜陈洁黄瑾王琴朱玉婷施培松顾钱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