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3355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装置,包括有至少三个浮筒,浮筒之间通过围网相连形成封闭的养殖区域,其中,围网由网片依次连接构成,围网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缆绳,围网的上端设置有浮子,而围网的下端设置有能使围网的下端陷入淤泥中的网坠,围网张开形成网墙而构成无底的养殖装置,围网外间隔设置有沉桩,围网通过连接绳与沉桩连接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抗风浪性强,单体养殖面积大,放置、回收方便,通过利用深水海域的天然资源,驯化人工养殖的大黄鱼,使其肉质、口感更接近野生大黄鱼,从而提高人工大黄鱼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是大黄鱼的养殖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大黄鱼,属石首鱼科、黄鱼属,俗称黄鱼、黄花鱼等,为暖水性集群洄游鱼类,曾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洋捕捞对象之一,其体色金黄、味道鲜美,被誉为“四大家鱼”。随着上世纪70年代初的过度捕捞,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至今无法恢复,形不成种群。当今能够捕获的野生大黄鱼非常稀少,价格昂贵。80年代开始,人们不断通过人工养殖的办法来弥补对大黄鱼的需求,但海水网箱养殖因设施的抗风浪能力的限制,只能在沿海港湾内的浅水区进行且网箱单体面积小,水体交换差,养殖密度大,导致养成的黄鱼体色、条形、口感等均与野生黄鱼无法相比,因而价值也不高。而被广泛引进使用的“深水网箱”尽管单体网箱供养面积有所增加,抗风浪性能有所提高,但网箱单体面积仍然有限,没有突破千平方米。现有公开号为CN1393125名称为《抗风浪深水网箱》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力可调的工作平台、浮力环及沉子的抗风浪深水网箱;另有公开号为CN1568675名称为《可潜式深水网箱》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管材、中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装置,包括有至少三个浮筒(2),所述的浮筒(2)之间通过围网(1)相连形成封闭的养殖区域,其特征是:所述的围网(1)由网片(13)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围网(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缆绳(6),所述的围网(1)的上端设置有浮子,而所述的围网(1)的下端设置有能使围网(1)的下端陷入淤泥中的网坠(4),所述的围网(1)张开形成网墙而构成无底的养殖装置,所述的围网(1)外间隔设置有沉桩(7),所述的围网(1)通过连接绳(14)与沉桩(7)连接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装置,包括有至少三个浮筒(2),所述的浮筒 ⑵之间通过围网⑴相连形成封闭的养殖区域,其特征是所述的围网⑴由网片(13) 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围网(I)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缆绳出),所述的围网(I)的上端设置有浮子,而所述的围网(I)的下端设置有能使围网(I)的下端陷入淤泥中的网坠(4), 所述的围网(I)张开形成网墙而构成无底的养殖装置,所述的围网(I)外间隔设置有沉桩(7),所述的围网(I)通过连接绳(14)与沉桩(7)连接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围网(I)为双层结构,所述的围网(I)包括有外围网(11)和内围网(12),所述的外围网(11)的上端设置有套网泡沫浮子(51),所述的内围网(12)的上端设置有串孔发泡浮子 (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网泡沫浮子(51)包括有套网(51a)及泡沫浮子(51b),所述的泡沫浮子(51b)依次装于套网(51a)中,相邻的泡沫浮子(51b)之间捆扎有用于隔离泡沫浮子(51b)的绳子 (51c),所述的套网泡沫浮子(51)与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冲明薛国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御龙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