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云贵专利>正文

治鲢鳙出血病(败血病)的鱼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387 阅读:32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鲢鳙出血病(败血病)的鱼药,由Ⅰ、Ⅱ、Ⅲ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制造和使用时必须严格分开,在阴凉、干燥、避光环境中制造和存放,配方组成是呋喃唑酮、增效磺胺嘧啶、复方穿心莲、大黄苏打、面碱。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操作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低廉,对人体及环境无不良副作用,同时促进鱼的生长,人们乐于接受。(*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鲢鱼、鳙鱼出血病(败血病)的鱼药。目前用于治疗鲢鱼、鳙鱼出血病有1、外用药,虽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只起辅助作用,单独使用没有效果。2、内服药,以鱼虾康、稀土、青链霉素等为代表,治疗效果不佳,且成本不高,3、浸泡免疫,尚处实验阶段,理论依据不足,同时保存难,操作技术要求高,人们难以接受,成本亦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鲢鳙出血病、治愈率达98%以上、成本低、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鱼药。本专利技术由I、II、III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严格分开,按其顺序单独制造和使用,不可颠倒。每50公斤鱼的用药量的配方如下I、呋喃唑酮 1.5~~3gII、呋喃唑酮0.2~~0.7g增效磺胺嘧啶2~~5g复方穿心莲(含大青叶)2~~5g大黄苏打4~~9gIII、呋喃唑酮 0.2~~0.7g增效磺胺嘧啶 1~~3g复方穿心莲 2~~5g大黄苏打 4~~9g面碱 7~~20g制造方法是在阴凉、干燥、避光的条件下,按I、II、III分开,分别粉碎呈粉末状,混合均匀,立即进行密封包装,防止吸潮,在阴凉、干燥、避光条件下保存。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操作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低廉,对人体及环境无不良副作用,同时促进鱼的生长效果佳,人们乐于接受。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I、呋喃唑酮 2.5gII、呋喃唑酮 0.6g增效磺胺嘧啶 4.5g复方穿心莲 4.5g大黄苏打 8gIII、呋喃唑酮0.5g增效磺胺嘧啶3g复方穿心莲 4g大黄苏打4g面碱15g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鲢鱼,鳙鱼出血病的鱼药,其特征在于由I、II、III三部分组成,每50公斤鱼的用药量的配方是I、呋喃唑酮 1.5~~3gII、呋喃唑酮0.2~~0.7g增效磺胺嘧啶3~~5g复方穿心莲(含大青叶)2~~5g大黄苏打4~~9gIII、呋喃唑酮 0.2~~0.7g增效磺胺嘧啶 1~~3g复方穿心莲 8~~5g大黄苏打 4~~9g面碱 7~~20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药,其特征在于I、II、III三部分,制造时必须严格分开,单独制造,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进行,按I、II、III分别粉碎呈粉末状,混合均勾、立即密封包装,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保存。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鲢鳙出血病(败血病)的鱼药,由I、Ⅱ、Ⅲ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制造和使用时必须严格分开,在阴凉、干燥、避光环境中制造和存放,配方组成是呋喃唑酮、增效磺胺嘧啶、复方穿心莲、大黄苏打、面碱。本专利技术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操作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低廉,对人体及环境无不良副作用,同时促进鱼的生长,人们乐于接受。文档编号A61K31/505GK1118261SQ9411119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6日专利技术者熊云贵 申请人:熊云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链鱼,鳙鱼出血病的鱼药,其特征在于由Ⅰ、Ⅱ、Ⅲ三部分组成,每50公斤鱼的用药量的配方是:Ⅰ、呋喃唑酮 1.5~~3gⅡ、呋喃唑酮 0.2~~0.7g增效磺胺嘧啶 2--5g复方穿心莲(含大青叶) 2~~5g大黄苏 打 4~~9gⅢ、呋喃唑酮 0.2~~0.7g增效磺胺嘧啶 1~~3g复方穿心莲 2~~5g大黄苏打 4~~9g面碱 7~~2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云贵
申请(专利权)人:熊云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25日 02:04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