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和果树、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用化学制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农业生产区植被覆盖率较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之农业用肥料、农药使用量过大,灌水方式粗放等因素,造成了水肥利用效率低下、经济产出比不高等问题,而由水土流失引起的土壤侵蚀型农业面源污染更是对作物品质和环境生态健康均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是伴随着地表水文过程而发生的,水肥在土壤-作物系统中主要通过①降雨-径流-侵蚀-地表流失,②降雨(灌溉)-土壤水肥运动-淋溶渗漏和③降雨(灌溉)-土壤水肥运动-作物吸收-作物蒸腾三种途径进行运动。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化学防污技术,集合三种典型化控制剂(土壤结构改良剂、 土壤保水剂、蒸腾抑制剂)各自功能特点对水肥在土壤-作物系统中运移的三条主要途径进行针对性的控制。随着农村及城市郊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以及固体废弃物不正当使用带来的水体污染、生活饮水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整个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氮肥利用率为40 — 60%,磷肥为10-20%,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坡地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是针对坡地农业作物施用化控制剂;其特征在于,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0.3?2.0kg/亩;施用土壤保水剂3?18kg/亩;施用植物抗蒸腾剂1?3kg/亩为一个作物生育期内的总用量,一个生育期内喷施3?5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岭,廖人宽,任树梅,李云开,杨元辉,化相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