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旱
,具体涉及利用生物炭增强雨养旱地蓄水能力,将秋冬降水蓄积春天利用的抗旱方法。
技术介绍
雨养旱地,就人们常说的靠天吃饭的土地,天年好,雨水多,就产量高,天旱无雨就减产绝产,这种在黄土高原比比皆是,为了能使这样的土地增产稳产,人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抗旱技术研究,诸如秋深松春免耕,地膜覆盖,秸杆覆盖等等,I、地膜覆盖地膜 覆盖栽培可以改善土壤和近地面的温度及水分状况,起到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率,改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但是,残膜造成土壤的通气性能降低,透水性能减弱,养分分布不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残膜碎片改变土壤结构影响正常土壤渗透现象,消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的后果。其次,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发育困难,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致使产量下降,据测定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 92%,烂芽率5. 17%,棉苗侧根减少4. 8-7. 6条,子叶期死苗率3.08%,2-3片真叶期死苗率I. 19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养旱地抗旱方法,其特征是:在雨养旱地秋收后,利用玉米秸秆炭化生产的生物炭按每公顷40吨撒施于地表,然后用犁耕翻或机械旋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耀东,温日宇,武小平,白宇晧,姜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