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豆栽培过程中,为防治虫害和草害需要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造成环境污染,提高了生产成本。为提高产量还要施用化肥,不仅成本高,也影响土质。不符合绿色有机农业的要求。苕子为豆科植物,具有固氮和抑草的效果,作为农业绿肥,通常用于稻田复种和麦田套种,但尚无利用其改善大豆栽培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降低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化学污染、减少化肥使用、种植成本低的。本专利技术的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至10月,在要栽种大豆的田块中首先播种苕子,每亩播苕子种4 - 5公斤,由苕子自然越冬生长;至第二年3 — 4月返青生长,至6月上旬开花期,将苕子植株旋耕入土壤中;然后移栽或播种大豆,进行常规的大田管理;大豆生长过程中不施用化肥,不施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仅在发生鳞翅目害虫时采用短稳杆菌微生物农药喷洒治理,直至大豆收获。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合理安排大豆和苕子的生长季节,充分利用苕子的固氮和抑草作用,可在不降低 大豆产量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除草剂及化肥的使用,满足了有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有机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至10月,在要栽种大豆的田块中首先播种苕子,每亩播苕子种4-5公斤,由苕子自然越冬生长;至第二年3-4月返青生长,至6月上旬开花期,将苕子植株旋耕入土壤中;然后移栽或播种大豆,进行常规的大田管理;大豆生长过程中不施用化肥,不施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仅在发生鳞翅目害虫时采用短稳杆菌微生物农药喷洒治理,直至大豆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昆,戴网成,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天成畜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