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养殖和种植技术,具体是一种稻鸭共作中的一日龄放鸭方法。该方法是:a.鸭苗孵化时间的选择,根据当地水稻的栽插时间,向前推23-25天确定为鸭蛋入孵时间,鸭种为现有品种的麻鸭或役用鸭;b.放鸭时间的选择,一日龄的出雏鸭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5天后的稻田;c.环境要求,稻田水层深度为3-5cm,每亩田块放养12-20只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突破了传统养鸭理论的成见,省去了稻鸭共作中家鸭保温育雏和提前驯水的过程,不仅简便易行,并且经过可明显提高鸭苗的体质和成活率至95-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养殖和种植技术,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鸭养殖理论认为,雏鸭御寒能力弱,育雏初期需要供温。通常认为鸭育雏的温度要求为1 日龄 28 - 26°C,2 — 7 日龄 26 — 22°C,8 — 14 日龄 22 — 18°C,15 — 21 日龄18 — 16°C。鸭苗下水要从6日龄开始。目前的稻鸭共作中,基于以上的养鸭理论,鸭苗通常经过保温育雏、提前驯水后才能放入稻田,放鸭的鸭苗为7 — 14日龄,这对缺乏养鸭经验的稻农来说比较困难,操作技术难度大,使鸭苗体质弱,影响了放鸭后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鸭苗成活率高的。本专利技术的是a.鸭苗孵化时间的选择,根据当地水稻的栽插时间,向前推23— 25天确定为鸭蛋入孵时间,鸭种为现有品种的麻鸭或役用鸭;b.放鸭时间的选择,一日龄的出雏鸭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 5天后的稻田;c.环境要求,稻田水层深度为3- 5cm,每亩田块放养12 — 20只鸭。上述步骤a中,选择鸭苗时进行耐水性试验,选出耐水性强的家鸭品种;耐水性试验的方法是,将刚出雏的鸭苗羽毛干后,放入室温控制在15°C、水深10-15cm的水盆中,直到鸭苗衰竭死亡,记录鸭苗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耐水性强弱的划分标准是,耐水性在5-10 小时的为耐水性弱、10-15小时为耐水性中等、在15小时以上为耐水性强。不同日龄鸭苗的耐水性试验表明,I日龄鸭〉3日龄〉6日龄〉9日龄〉12日龄, 稻鸭共作生产上应选用耐水性中到强的家鸭品种。上述步骤b中,苏南地区稻鸭共作放鸭苗的时间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将出雏羽毛干后的鸭苗,直接投放到稻田建有鸭舍的初放区中,让鸭苗尽早接触到水。经过自然水温的刺激,调动雏鸭的生理潜能;以后让鸭苗自由活动;3天后放入整个稻田。如果I日龄时不能投放到稻田,也可采用I日龄驯水的方法继续饲养鸭苗。7-10天后再放入稻田,鸭苗体格健壮、成活率高,又比传统育雏方法大大节省人工、能源。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突破了传统养鸭理论的成见,省去了稻鸭共作中家鸭保温育雏和提前驯水的过程,不仅简便易行,并且经过可明显提高鸭苗的体质和成活率至95 - 100%。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例如下在长江中下游某地,O. 27hm2稻田6月27日栽秧,稻田水层深度为3 — 5cm, 6月30日放入当天出雏羽毛已干的镇役鸭3号鸭苗60只,配合搭建常规鸭舍和饲料投入,一周后鸭的成活率为100%,雏鸭平均体重45g,一日龄放鸭的8日龄鸭平均体重129g,与在育雏大棚中的8日龄育雏鸭平均体重相比,增加了 50%以上,证明体质明显增强。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 a.鸭苗孵化时间的选择,根据当地水稻的栽插时间,向前推23— 25天确定为鸭蛋入孵时间,鸭种为现有品种的麻鸭或役用鸭; b.放鸭时间的选择,一日龄的出雏鸭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 5天后的稻田; c.环境要求,稻田水层深度为3— 5cm,每亩田块放养12 — 20只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步骤a中,选择鸭苗时进行耐水性试验,选出耐水性强的家鸭品种;耐水性试验的方法是,将刚出雏的鸭苗羽毛干后,放入室温控制在15°C、水深10-15cm的水盆中,直到鸭苗衰竭死亡,记录鸭苗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耐水性强弱的划分标准是,耐水性在5-10小时的为耐水性弱、10-15小时为耐水性中等、在15小时以上为耐水性强。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步骤b中,苏南地区稻鸭共作放鸭苗的时间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将出雏羽毛干后的鸭苗,直接投放到稻田建有鸭舍的初放区中,让鸭苗尽早接触到水,经过自然水温的刺激,调动雏鸭的生理潜能;以后让鸭苗自由活动;3天后放入整个稻田。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养殖和种植技术,具体是一种。该方法是a.鸭苗孵化时间的选择,根据当地水稻的栽插时间,向前推23-25天确定为鸭蛋入孵时间,鸭种为现有品种的麻鸭或役用鸭;b.放鸭时间的选择,一日龄的出雏鸭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5天后的稻田;c.环境要求,稻田水层深度为3-5cm,每亩田块放养12-20只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突破了传统养鸭理论的成见,省去了稻鸭共作中家鸭保温育雏和提前驯水的过程,不仅简便易行,并且经过可明显提高鸭苗的体质和成活率至95-100%。文档编号A01K67/02GK102972338SQ20121042175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沈晓昆, 戴网成 申请人:镇江市天成畜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鸭共作中的一日龄放鸭方法,其特征是:a.鸭苗孵化时间的选择,根据当地水稻的栽插时间,向前推23-25天确定为鸭蛋入孵时间,鸭种为现有品种的麻鸭或役用鸭;b.放鸭时间的选择,一日龄的出雏鸭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5天后的稻田;c.环境要求,稻田水层深度为3-5cm,每亩田块放养12-20只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昆,戴网成,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天成畜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