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水稻复种模式的种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72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铃薯-水稻复种模式的种植技术,其包括马铃薯免耕覆盖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中草药液浸种、广谱中草药杀虫剂预防喷施,可以大大减少马铃薯的病虫害,净化了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品相好,安全无公害。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马铃薯种植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马铃薯-水稻复种模式的种植技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马铃薯-水稻复种模式的种植技术,其包括马铃薯免耕覆盖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具体过程如下 (一)马铃薯免耕覆盖技术 (1)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播种前根据薯块大小,将种薯切成2-6块,每一块必须保证有1-2个芽眼和单块重在20-25g,将分切好的薯块放在200-300倍中草药液中浸3-5 min,捞出后摊开将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种薯,使种薯切面都均匀粘附上一层草木灰; (2)选田整畦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水稻收割时稻桩15-20 cm高度,播种前先划畦开沟,畦宽1-1. 5 m,沟宽20-25cm,沟深15_20cm,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捣碎均匀撒在畦面上,田间大草人工铲除; (3)种植、施肥和覆盖 选择在I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好天气播种,将经过处理的种薯直接摆放在畦面上,每畦摆种3-4行.行距25-30 cm,株距30_40cm,每亩播种4500-5000株,播种完毕,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60 kg、腐熟的猪牛粪2000-3000kg、蚕沙200_300kg,后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厚度为8-9 cm,再覆盖好地膜,同时进行清沟,将沟中挖起的泥土均匀地压在地膜四边上,多雨期间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溃; (4)田间管理 出苗期每天上午9时前进行田间检查,及时破膜,以防烫苗,如果表土干燥,应及时浇水,以免影响出苗,出苗前后观察土壤,湿度不足及时补水,出苗后8-lOd左右追施氮肥,促进幼苗发棵,每亩施改性尿素20-30kg或碳铵50-100kg,在现蕾期,要及时摘除花蕾,对徒长趋势的田块,每亩用10-15%多效唑20-25g,兑水40-50kg喷雾,控制徒长,在整个生长期,每隔1-2个月喷一遍兑300-400倍水的广谱中草药杀虫剂,预防病虫害; (5)采收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采收最好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二)水稻栽培技术 (I)播种 选择抗稻瘟病、结实率高的中早熟品种,稻谷种子经晒种、盐水选种后,将种子用500-600倍中草药液中浸浸种24-36h,5月下旬中播种,播种量每亩8_10kg,秧本比为1:15-20,播种时须分畈定量,精播匀播; (2)育秧 2叶I心期,浅水上秧畈,亩施改性尿素3-5 kg、氯化钾2-3 kg,4叶期,灌水上畈,此后秧田保持浅水层,亩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钾3-4kg,5叶期,亩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钾5-6kg,在整个生长期,每隔5-7天喷一遍兑300-400倍水的广谱中草药杀虫剂,预防病虫害,20-25天后,培育出株高15-20cm、分蘖2_3根、主茎宽5_6mm、叶色翠绿、根系粗壮、无病害的壮秩; (3)适时移栽 马铃薯采收结束后.清除残余地膜,把薯叶、稻草翻耕入土,筑好地块四周田埂并覆上黑膜,每亩施碳酸氢铵25-30kg、过磷酸钙20-25kg作基肥,在6月中旬旬末 移栽,按株行距30 cm X 30 cm密植规格单本插种,每亩插苗7000-8000丛; (4)大田管理 移栽后6-7d灌浅水,每亩用改性尿素5-8kg拌稻无草15-20g撒施,7月上旬初和7月下旬末,每亩分别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钾7-8kg,搁地后以干湿交替为主,割前8-lOd断水,在整个生长期,每隔15-20天喷一遍兑300-400倍水的广谱中草药杀虫剂,预防病虫害; (5)收割 10月下旬进行收割,收割时稻桩15-20 cm高度。所述的改性尿素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向尿素中加入1-2%的纳米碳、3-4%的冬青油、1-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2-3%的硅烷偶联剂KH550、0. 2-0. 3%的月桂醇硫酸钠,加热至尿素熔融后,搅拌混合混匀,再重新造粒得到改性尿素。所述的中草药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20份鱼腥草、10-15份黄芩、10-20份大青叶、15-20份大蒜、10-20份蛇床子、10-15份千里光、20-30份艾叶、10-20份菖蒲叶经粉碎、煎煮、过滤、浓缩等步骤而制成。所述的广谱中草药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15份苦皮藤、8-12份雷丸、10-20份槟榔、10-15份通草、8-10份木香加入水煎煮、收集滤液浓缩成干燥粉末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免耕、稻草覆盖的马铃薯种植技术简便、省工,农户易于接受,产量高,薯块上无泥土、虫害、色艳而质优。收获时,可提早挖除部分大的薯块而不影响马铃薯后期继续生长,经济效益更高。马铃薯收后的茎叶、覆盖物稻草及施用的有机肥翻耕后全还入土壤中,提高了有机物还田的质量,为下季晚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源晚稻草做到了利用(覆盖)后再还田,提高了秸杆的利用价值。与两季都种植水稻的复种方式相比,较好地协调了劳力方面的季节矛盾,前茬与后茬收种日期紧凑而互不影响。一年内农田的水旱轮作,马铃薯可连续多年种植,产量不减且薯块无虫害,发病减轻,增强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中草药液浸种、广谱中草药杀虫剂预防喷施,可以大大减少马铃薯的病虫害,净化了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本专利技术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品相好,安全无公害。本专利技术栽培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栽培。
技术介绍
传统马铃薯种植方法采用翻耕、开沟、整地、做畦、下种、施肥、覆土等工序,花工多、工效较低,马铃薯收获中马铃薯表面带土多,破碎多,影响马铃薯商品率。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在水稻收割后,当马铃薯下种季节,在稻田免耕田间下,开沟做畦,施肥,将切块种薯直接放在畦面上,用稻草覆盖,并配合适当的栽培措施,就能获得较高马铃薯鲜薯产量,省去了播种时花工较多的翻耕、整地等工序,省工节本显著,且高产高效,管理方便,非常适宜在水稻产区推广 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马铃薯-水稻复种模式的种植技术,其包括马铃薯免耕覆盖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具体过程如下 (一)马铃薯免耕覆盖技术 (1)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播种前根据薯块大小,将种薯切成2-6块,每一块必须保证有2个芽眼和单块重在25g,将分切好的薯块放在300倍中草药液中浸4 min,捞出后摊开将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种薯,使种薯切面都均勻粘附上一层草木灰; (2)选田整畦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水稻收割时稻桩15-20 cm高度,播种前先划畦开沟,畦宽1. 2 m,沟宽24cm,沟深16cm,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捣碎均匀撒在畦面上,田间大草人工铲除; (3)种植、施肥和覆盖 选择在I月下旬的晴好天气播种,将经过处理的种薯直接摆放在畦面上,每畦摆种4行.行距25 cm,株距30cm,每亩播种4800株,播种完毕,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5kg、腐熟的猪牛粪2500kg、蚕沙250kg,后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厚度为8cm,再覆盖好地膜,同时进行清沟,将沟中挖起的泥土均匀地压在地膜四边上,多雨期间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溃;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水稻复种模式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马铃薯免耕覆盖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具体过程如下:(一)马铃薯免耕覆盖技术(1)种薯选择与处理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播种前根据薯块大小,将种薯切成2?6块,每一块必须保证有1?2个芽眼和单块重在20?25g,将分切好的薯块放在200?300倍中草药液中浸3?5?min,捞出后摊开将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种薯,使种薯切面都均匀粘附上一层草木灰;(2)选田整畦?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水稻收割时稻桩l5?20?cm高度,播种前先划畦开沟,畦宽1?1.5?m,沟宽20?25cm,沟深15?20cm,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捣碎均匀撒在畦面上,田间大草人工铲除;(3)种植、施肥和覆盖?????选择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好天气播种,将经过处理的种薯直接摆放在畦面上,每畦摆种3?4行.行距25?30?cm,株距30?40cm,每亩播种4500?5000株,播种完毕,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60?kg、腐熟的猪牛粪2000?3000kg、蚕沙200?300kg,后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厚度为8?9?cm,再覆盖好地膜,同时进行清沟,将沟中挖起的泥土均匀地压在地膜四边上,多雨期间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渍;(4)田间管理出苗期每天上午9时前进行田间检查,及时破膜,以防烫苗,如果表土干燥,应及时浇水,以免影响出苗,出苗前后观察土壤,湿度不足及时补水,出苗后8?10d左右追施氮肥,促进幼苗发棵,每亩施改性尿素20?30kg或碳铵50?100kg,在现蕾期,要及时摘除花蕾,对徒长趋势的田块,每亩用10?15%多效唑20?25g,兑水40?50kg喷雾,控制徒长,在整个生长期,每隔1?2个月喷一遍兑300?400倍水的广谱中草药杀虫剂,预防病虫害;(5)采收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采收最好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二)水稻栽培技术(1)播种选择抗稻瘟病、结实率高的中早熟品种,稻谷种子经晒种、盐水选种后,将种子用500?600倍中草药液中浸浸种24?36h,5月下旬中播种,播种量每亩8?10kg,秧本比为1:15?20,播种时须分畈定量,精播匀播;(2)育秧?2叶l心期,浅水上秧畈,亩施改性尿素3?5?kg、氯化钾2?3?kg,4叶期,灌水上畈,此后秧田保持浅水层,亩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钾3?4kg,5叶期,亩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钾5?6kg,在整个生长期,每隔5?7天喷一遍兑300?400倍水的广谱中草药杀虫剂,预防病虫害,20?25天后,培育出株高15?20cm、分蘖2?3根、主茎宽5?6mm、叶色翠绿、根系粗壮、无病害的壮秧;(3)适时移栽马铃薯采收结束后.清除残余地膜,把薯叶、稻草翻耕入土,筑好地块四周?田埂并覆上黑膜,每亩施碳酸氢铵25?30kg、过磷酸钙2O?25kg作基肥,在6月中旬旬末移栽,按株行距30?cm×30?cm密植规格单本插种,每亩插苗7000?8000丛;(4)大田管理移栽后6?7d灌浅水,每亩用改性尿素5?8kg拌稻无草15?20g撒施,7月上旬初和7月下旬末,每亩分别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钾7?8kg,搁地后以干湿交替为主,割前8?10d断水,在整个生长期,每隔15?20天喷一遍兑300?400倍水的广谱中草药杀虫剂,预防病虫害;(5)收割10月下旬进行收割,收割时稻桩l5?20?cm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安李鉴张定聪张庆武孙坚政张大来陈永龙韦世宏
申请(专利权)人:肥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