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59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盒,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对应扣合形成盒体,所述盒体上成型有接线口,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在扣合处分别成型有凹槽和凸台,所述凹槽具有内槽壁和外槽壁,所述凸台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凸台的所述外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内侧壁的高度,所述凹槽的所述外槽壁的高度高于所述内槽壁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盒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盒,属于控制器件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经常会用到控制盒,包括用于电路中的控制盒或者其他类似产品,这些盒体一般是由上盖和底座相互扣合而形成,而为了防水,盒体采用塑胶材料制作,在上盖与底座的扣合位置处,往往无法做好良好密封,从而容易导致水滴渗入盒体内部,进而损坏盒体内部电路,引起产品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另外,由于这些电子产品需要引出连接线与外部电路或者电源连接,而无论在盒体上开口引出连接线还是在盒体上成型连接端子引出连接线,开口和连接端子处都是极易被水滴侵入的地方。因此,防水成为控制盒设计的关键。中国专利文献CN201066967Y公开了一种防水控制器盒体,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和底座扣合而成,两者在扣合处分别形成凹槽和凸棱,上盖与底座生至少设有一个出线口, 上盖内设有挡片和隔板,挡片及与其同侧的第一盒体侧壁成型有缺口而形成出线口,出线口处配合有接线座。该文献公开的控制器盒体,为了便于凹槽和凸棱的安装以及拆卸,凹槽和凸棱之间一般为间隙配合,进而无法实现完全密封,从而使得水滴容易侵入;而通过在上盖内增加挡板和隔板,虽然可以增强防水效果,但却使得盒体的结构变得复杂。因此,该文献公开的控制器盒体无法同时满足简单的结构和较好的防水效果的结合。为了简化结构并保证防水效果,专利技术人自己研究了一种控制盒的盒体,去除了上盖中的挡片和隔板,而在底座2的凹槽3内设置密封圈,如图I所示,由于该凹槽3的内槽壁31和外槽壁32的高度相等,在IP65水压冲击下,水流直线侵入盒体内部,因此,防水效果不佳。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结构简单的且具有防水效果较高的控制盒。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且防水效果较好的控制盒。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盒,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对应扣合形成盒体,所述盒体上成型有接线口,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在扣合处分别成型有凹槽和凸台,所述凹槽具有内槽壁和外槽壁,所述凸台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凸台的所述外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内侧壁的高度,所述凹槽的所述外槽壁的高度高于所述内槽壁的高度。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底座的内壁上沿着所述底座的纵向延伸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带有通孔的梯形凸耳,所述梯形凸耳的长边与所述外壁固定。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所述接线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通过螺纹固定为一体。所述螺钉为四个,且分布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底座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设置有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为内凹的圆弧形状。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台扣合形成盒体,本身就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所述凹槽具有内槽壁和外槽壁,所述凸台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凸台的所述外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内侧壁的高度,所述凹槽的所述外槽壁的高度高于所述内槽壁的高度,这样,当外部的水冲击到控制盒的上盖与底座的扣合处的时候,先后会经过所述凹槽的外槽壁、凸台的外侧壁、凸台的内侧壁以及凹槽的内槽壁在不同高度层面上的阻挡,从而大大增大了外部的水滴“翻越”进入盒体内部的难度,进而使得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同时,相对于
技术介绍
中通过设置额外的挡板和隔板来说,通过对凹槽和凸台的槽壁和侧壁的高度的设计来阻水,大大简化了控制盒的设计。2.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在凹槽内设置密封圈,然后将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台相互扣合,进一步增加了防水效果。3.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所述底座的内壁上沿着所述底座的纵向延伸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在不增加内壁厚度的基础上提高内壁的抗变形能力。4.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带有通孔的梯形凸耳,所述梯形凸耳的长边与所述外壁固定。通过设置梯形凸耳,且使所述梯形凸耳的长边与所述外壁固定,保证了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凸耳的耐力性。5.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所述上盖和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螺钉为四个,且分布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处,这样的设置方式,不但保证了较好的固定效果,并且可以将上盖的重量均匀的分散到底座上,从而提高了底座的耐力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底座的使用寿命。6.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所述底座设置有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为内凹的圆弧形状。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上盖的高度缩短,从而为安装孔的设置预留位置,并使得上盖受力更大,进而使得上盖与底座配合更牢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现有技术控制盒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上盖与底座配合后的一个侧视的剖面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I-上盖;2-底座;3-凹槽;31-内槽壁;32-外槽壁;4-凸台;41-内侧壁;42-外侧壁;5_加强筋;6_梯形凸耳;7-接线口 ;8_螺钉;9_安装孔;10-圆弧形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盒,包括上盖I和底座2,所述上盖I和所述底座2对应扣合形成盒体,所述盒体上成型有接线口 7,所述上盖I和所述底座2在扣合处分别成型有凹槽3和凸台4,所述凹槽3具有内槽壁31和外槽壁32,所述凸台4具有内侧壁41和外侧壁42,所述凸台4的所述外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内侧壁的高度,所述凹槽3的所述外槽壁32的高度高于所述内槽壁31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具有内槽壁31和外槽壁32,所述凸台4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凸台4的所述外侧壁42的高度低于所述内侧壁41的高度,所述凹槽3的所述外槽壁32的高度高于所述内槽壁31的高度,这样,当外部的水冲击到控制盒的上盖I与底座2的扣合处的时候,先后会经过所述凹槽3的外槽壁32、凸台4的外侧壁42、凸台的内侧壁41以及凹槽3的内槽壁31在不同高度层面上的阻挡,从而大大增大了外部的水滴“翻越”进入盒体内部的难度,进而使得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盒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同时, 相对于
技术介绍
中通过设置额外的挡板和隔板来说,通过对凹槽3和凸台4的槽壁和侧壁的高度的设计来阻水,大大简化了控制盒的设计。对于本技术来说,所述接线口 7的个数至少为一个,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其他个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口 7的个数为两个。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控制盒的防水性,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密封圈。为了提高所述底座的抗变形性,所述底座2的内壁上沿着所述底座2的纵向延伸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为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的外壁上设置有带有通孔的梯形凸耳6,所述梯形凸耳 6的长边与所述外壁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口 7设置在所述上盖I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I和所述底座2通过螺钉8固定为一体,所述螺钉8为四个,且分布在所述上盖I和所述底座2的四个边角处。这样的设置方式,不但保证了较好的固定效果,并且可以将上盖的重量均匀的分散到底座上,从而提高了底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盒,包括上盖(1)和底座(2),所述上盖(1)和所述底座(2)对应扣合形成盒体,所述盒体上成型有至少一个接线口(7),所述上盖(1)和所述底座(2)在扣合处分别成型有凹槽(3)和凸台(4),所述凹槽(3)具有内槽壁(31)和外槽壁(32),所述凸台(4)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的所述外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内侧壁的高度,所述凹槽(3)的所述外槽壁(32)的高度高于所述内槽壁(31)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信达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