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及包含该采样电路的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338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逆变器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及包含该采样电路的逆变器,本电压采样电路是由两部分组成。即一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由电阻、电容、二极管、稳压管组成的无源整流、降压、滤波、稳压电路。再经过由精密运放构成的二级有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处理,形成稳定性良好的高精度的采样信号,供单片机处理。上述电路结构简单,无大功率器件,信号采样处理过程简单,信号稳定性好,采样的真实性和精度极高。本电路全部采用贴片元件,全自动贴片机加工,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同时可减少电路的故障率,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具体是ー种逆变器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及包含该采样电路的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或方波)的电源设备。通俗的讲,逆变器是ー种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为控制逆变器正常工作,往往需要采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电压,进而实现反馈 对逆变器进行控制,如现有专利文献CN2308912Y公开了ー种开关逆变式交流电カ稳压器,它包括两级整流电路和两级开关逆变电路,相应的脉宽调制与控制保护电路,其输入端接LC回路滤波输出端,输出端接第一级开关逆变电路和ニ级开关逆变电路,主回路的第一级整流输出端直接接第一级开关逆变电路,在通过隔离变压器接第二次整流电路及ニ级开关逆变电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开关逆变式交流电カ稳压器,电路结构复杂,电路中的元器件较多。在电路系统中,如果元器件较多,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产生噪声,发生故障的几率较大,一旦电路中由于某ー兀器件发生故障时,不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排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逆变器交流电压采样电路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逆变器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及逆变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逆变器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包括ー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和ニ级有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所述ー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入端与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相连,将输入的交流电经无源整流、降压、滤波、稳压后输出直流电压;所述ニ级有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入端与所述ー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ニ级有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包括整流部分,包括一级运算放大器Un。,其正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57接地信号,负极通过电阻R63与电容C61接地信号,所述ー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出的电信号通过所述电阻R63后输入至所述ー级运算放大器Uuc的负极输入端;所述ー级运算放大器un。输出的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与ニ极管D2tl的正极连接,所述ニ极管D2tl的负极与所述ー级运算放大器Un。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另一路与ニ极管D18的负极连接,所述ニ极管D18的正极通过电阻R49后与所述ー级运算放大器Un。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ニ极管D18的正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5(i、电阻R59和电阻R63后与所述ー级运算放大器Uuc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稳压放大部分,包括ニ级运算放大器U11D,其正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58与地信号连接,负极输入端与所述整流部分中的所述电阻R5tl的输出端联通;所述ニ级运算放大器U1111输出的信号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变阻器R48与所述ニ级运算放大器U1id的负极输入端相连;一路通过电阻R56输出,经过ニ极管D19和电解电容C56并联的电路后与地信号连接; 所述电阻R56输出的信号与AD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ー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包括整流単元,输入端与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相连,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输出;降压单元,输入端与所述整流単元的输入端相连,将输入的所述直流电的电压降到5V输出;滤波单元,输入端与所述降压単元的输出端相连,滤除输入的所述直流电的高频谐波和低频谐波后输出;稳压单元,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単元的输出端相连,将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的所述直流电的电压控制在AD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要求的范围之内。所述整流単元为四个ニ极管组成的全桥整流桥堆。所述降压单元包括电阻R47、可调电阻R52和电阻R51 ;所述电阻R47的一端构成所述降压単元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R52和所述电阻R51的一端相连,构成所述降压単元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47与所述可调电阻R52相连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可调电阻R52的调节端相连,所述可调电阻R52和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相连共同接地信号。所述滤波単元包括用于滤除高频谐波的电解电容C5tl和用于滤除低频谐波的磁片电容C54,所述电容C5tl和所述电容C54的正极相连,构成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5q的所述电容C54的负极相连并共同接地。所述稳压単元包括电阻R46和稳压ニ极管D17,其中,所述电阻R46的一端与所述稳压ニ极管D17的负极相连且它们的连接点构成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稳压ニ极管D17的正极接地,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构成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控制板、功率板、滤波器、变压器、LCD、散热器和将上述各器件封闭的箱体;所述控制板内部设置有上述的交流电压采样电路。所述散热器包括型材散热器和受控工作的风扇;所述型材散热器靠近所述功率板设置,在所述功率板与所述型材散热器之间涂覆有导热娃胶;所述风扇在检测到所述型材散热器温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开启,并在检测到所述型材散热器温度达到预定阈值时关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散热出风ロ,所述散热出风ロ为六边形蜂窝式通风网孔。所述IXD包括IXD显示屏和设置于所述IXD显示屏外表面的透明防护罩。所述箱体的侧盖板上设置手提槽。所述侧盖板上设置至少两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圆形凸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本技术的采样电路二次电路是由两级运放和其外围元件组成精密电路,对一次电路内含的交流成分进行再次的处理,最終形成无限接近纯直流的采样信号。并克 服了普通ニ极管整流电路的ニ极管的导通压降问题。电阻R49和电阻R63组成运放Unc的负反馈回路,ニ极管D2tl和D18的作用是限制电路里交流成分的单向导通性。D2tl和R49并联在一起,D20的正极和D18的负极同时接在运放Uuc的输出端。D18的正极通过R5tl连接到运放U1111的反相输入端。R57—端接地,另一端接运放Unc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111的负反馈由电阻R5tl和R48组成。R5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运放U111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111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56后并联稳压管D19,电解电容C56组成的再次滤波和稳压后,输入到单片机的引脚进行A/D采样。上述电路结构简単,无大功率器件,全部采用贴片元件,全自动贴片机加エ,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同时可减少电路的故障率,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2)本技术的逆变器IXD显示屏透明罩,有效保护显示屏防水,防尘,更好的保护显示屏,所述散热出风ロ采用通风圆孔设计,避免人体接触的损害,能保证设备通风流畅同时,并且起到设备最大化防水、防尘,使产品更具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逆变器交流电压采样电路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逆变器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逆变器的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逆变器的通风网孔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不为1_侧盖板,3_功率板,5_透明罩,9-IXD显不屏,11-控制板,13-箱体,131-通风网孔,132-安装孔,141-限位部,142-手提槽,15-第一三芯插座,16-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变器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一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和二级有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所述一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入端与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相连,将输入的交流电经无源整流、降压、滤波、稳压后输出直流电压;所述二级有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入端与所述一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有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包括:整流部分,包括:一级运算放大器U11C,其正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57接地信号,负极通过电阻R63与电容C61接地信号,所述一级无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出的电信号通过所述电阻R63后输入至所述一级运算放大器U11C的负极输入端;所述一级运算放大器U11C输出的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与二极管D20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0的负极与所述一级运算放大器U11c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另一路与二极管D18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通过电阻R49后与所述一级运算放大器U11C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50、电阻R59和电阻R63后与所述一级运算放大器U11C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稳压放大部分,包括:二级运算放大器U11D,其正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58与地信号连接,负极输入端与所述整流部分中的所述电阻R50的输出端联通;所述二级运算放大器U11D输出的信号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变阻器R48与所述二级运算放大器U11D的负极输入端相连;一路通过电阻R56输出,经过二极管D19和电解电容C56并联的电路后与地信号连接;所述电阻R56输出的信号与AD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信达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