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及其使用该结构的超声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658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及其使用该结构的超声诊断装置,其中所述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包括外壳、防尘模块及按钮主体,所述防尘模块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所述按钮主体穿过所述防尘模块与外壳相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有效解决了灰尘容易进入到设备内的问题,该结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并有效节省空间,同时安装方便,成本也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及其使用该结构的超声诊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尘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及其使用该结构的超声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防尘结构的设计方式已在各领域被广泛运用,在医疗器械领域也被广泛运用。防尘结构的设计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医疗设备的防尘设计采用的大多是硅胶结构,应用的是硅胶本身具有的柔软特性,此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硅胶件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做得太薄,由于硅胶本身厚度较厚的原因会增加按钮滑动的阻力,而且硅胶制作成本高,所以导致占用空间较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包括外壳、防尘模块及按钮主体,所述防尘模块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所述按钮主体穿过所述防尘模块与外壳相连接固定。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条形通孔;所述防尘模块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条形通孔相配合的第二条形通孔;所述按钮主体设置有多个可移动的按钮拔杆,该按钮主体的按钮拔杆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及所述第二条形通孔与外壳相连接固定。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长度相同或小于,且该第二条形通孔的宽度小于第一条形通孔的宽度。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设置有与防尘模块相贴合的贴合面,在所述贴合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柱;在所述防尘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所述按钮主体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固定的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固定或卡接固定。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所述防尘模块上设置有具有粘胶的粘合面,该粘合面与所述贴合面相配合,将防尘结构粘合在外壳内壁的一侧。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所述按钮拔杆的行程长度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长度相同;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还包括按钮拨杆帽,该按钮拨杆帽套接固定于按钮拔杆上。一种超声诊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信号采集模块,超声信号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及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所述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为如上所述的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有效解决了灰尘容易进入到设备内的问题,该结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并有效节省空间,同时安装方便,成本也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I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图I的X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图I的Y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防尘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图5的Z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前向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图7沿A-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图8的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I至图9,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包括外壳I、防尘模块 2、按钮主体3、螺钉4、按钮拨杆帽5 ;所述防尘模块2固定于外壳I的内壁上,所述按钮主体 3穿过所述防尘模块2固定于外壳I内壁上,该按钮主体3通过螺钉4进行固定,所述按钮主体3上设置有多个可以移动的按钮拔杆31,该按钮拨杆帽5固定于按钮主体3上的按钮拔杆31上,且按钮拨杆帽5的数量与按钮拔杆31的数量相同。所述外壳I的一侧边设置多个第一条形通孔11,该第一条形通孔11的长度与按钮拨杆31的行程长度一致,在所述外壳I的设置有第一条形通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贴合防尘模块2的贴合面111,在贴合面11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柱12,本实施例优选6个定位柱;在所述防尘模块2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2相配合的定位孔21,其数量与定位柱相同,该定位孔21与该定位柱12相配合,将防尘模块2固定于外壳I的内壁上;在所述防尘模块2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条形通孔11相配合的第二条形通孔22,其长度与第一条形通孔11的长度相同或小于,同时第二条形通孔 22的宽度小于第一条形通孔11的宽度,这么做的目前是防止灰尘进入按钮主体3内,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所述防尘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贴合面111相配合的粘合面211,该粘合面上涂敷一层胶,将防尘结构2粘合在外壳I的内壁上;所述按钮主体3的按钮拔杆31穿过第一条形通孔11和第二条形通孔22,在通过螺钉4将按钮主体3固定于外壳I的内壁上; 然后再将按钮拨杆帽5套接固定于按钮拔杆31上;然后在将其他模块安装固定,其他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信号采集模块,超声信号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装配方法首先将防尘模块2安装在外壳I上,具体为将定位孔21沿外壳I的定位柱12固定好后,防尘模块2的粘合面211与外壳I的贴合面111通过胶粘合在一起,这样防尘模块已经安装好了(如图5所示);然后将按钮主体3安装到外壳I上,具体为将按钮拨杆31依次穿过防尘模块2的第二条形通孔22 和外壳I的第一条形通孔11后,采用螺钉4与外壳I上的螺柱13相配合,将按钮主体3锁紧固定在外壳I上,最后将按钮拨杆帽5套接固定在按钮拨杆31上,此时防尘结构即装配完成。本技术的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的结构件作用说明,所述外壳I上的第一条形通孔11主要是用于配合按钮拨杆31移动的行程,其长度与按钮拨杆31移动的行程相同,定位柱12的作用是将防尘模块2进行定位,螺柱13的作用是将按钮主体3锁紧固定在外壳I上;防尘模块2上的定位孔21其作用是保证防尘模块2有准确的定位,防尘模块 2设置宽度较小的第二条形通孔22就是为了遮盖面壳I上的第一条形通孔11,达到防尘的作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特点是,所述防尘模块2上设置的定位孔21,能够保证防尘模块2的准确定位,同时防尘模块2的粘合面211与外壳I的贴合面111相粘合,可以较好的将防尘模块2固定在外壳I上,且防尘模块2厚度较薄,而防尘模块优选使用较为柔软的材质,通常柔软材质的伸缩性较好,而第二条形通孔22宽度较第一条形通孔11小,且其宽度可做到O. 2mm甚至更小,而一般按钮拨杆31的厚度为2_,即使宽度差距这么大,其按钮拔杆31也可以通过在O. 2_宽的第二条形通孔22内来回滑动顺畅,这正是运用防尘模块 2柔软材质的特性,从而有效解决了灰尘容易进入到设备内的问题,此结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并有效节省空间,同时安装方便,成本也较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电位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防尘模块及按钮主体,所述防尘模块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所述按钮主体穿过所述防尘模块与外壳相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夏春红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