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双联直滑式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654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双联直滑式电位器,包括壳体以及导电塑料基体一和导电塑料基体二,导电塑料基体一和导电塑料基体二之间设置滑动杆,导电塑料基体一的下表面设置电阻一,电阻一的一端设置电极一,电阻一的另一端设置电极三,导电塑料基体一的下表面设置电极二;导电塑料基体二的上表面设置电阻二,电阻二的一端设置电极四,电阻二的另一端设置电极六,导电塑料基体二的上表面设置电极五,滑动杆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滑块,滑块的上侧面设置多指刷一和多指刷二;滑块的下侧面设置多指刷三和多指刷四。该电位器采用同轴双联式结构,可满足航空、航天整机以及精密仪器仪表、汽车位置传感器对高精度、高性能、高寿命、高可靠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位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轴双联直滑式电位器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作为机一电量变换器使用的电位器须满足高分辨率、高精度、长使用寿命、高速随动性等诸多要求。为此,人们开始将导电塑料电阻元件应用在精密角度位移传感器和精密直线位移传感器中并得到迅速发展,从最近的发展动向表明,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精密精密导塑电位器具有线性度高、理论上无限的分辨率、平滑性优良、动态噪声小、机械寿命长等优良性能被广泛运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的自动化控制和伺服系统中。目前国内生产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基本是单联式结构,但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航天、航空领域中需要同时具有两套以上测试系统进行工作,如果使用两只传感器这将增加系统体积和重量,从而占用了航天、航空器的空间及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双联直滑式电位器。该电位器采用同轴双联式结构,其输出电压信号与调节轴的直线位移成线性关系,能够实现从机械运动到电信号的转换,可以满足航空、航天整机以及精密仪器仪表、汽车位置传感器对高精度、高性能、高寿命、高可靠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双联直滑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以及安装在壳体(4)内的导电塑料基体一(7)和导电塑料基体二(10),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一(7)位于导电塑料基体二(10)的上方,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一(7)和导电塑料基体二(10)之间设置有伸出壳体(4)的滑动杆(1),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一(7)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导电塑料基体一(7)长度方向延伸的电阻一(7?4),所述电阻一(7?4)的一端设置有电极一(7?1),所述电阻一(7?4)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三(7?3),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一(7)的下表面且位于电阻一(7?4)的一侧设置有与电阻一(7?4)相平行的电极二(7?2);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二(1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双联直滑式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以及安装在壳体(4)内的导电塑料基体一(7)和导电塑料基体二(10),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一(7)位于导电塑料基体二(10)的上方,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一(7)和导电塑料基体二(10)之间设置有伸出壳体(4)的滑动杆(I),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一(7 )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导电塑料基体一(7 )长度方向延伸的电阻一(7-4),所述电阻一(7-4)的一端设置有电极一(7-1),所述电阻一(7-4)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三(7_3),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一(7)的下表面且位于电阻一(7-4)的一侧设置有与电阻一(7-4)相平行的电极二(7-2);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二(10)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导电塑料基体二( 10)长度方向延伸的电阻二( 10-4),所述电阻二( 10-4)的一端设置有电极四(10-1),所述电阻二(10-4)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六(10-3),所述导电塑料基体二(10)的上表面且位于电阻二(10-4)的一侧设置有与电阻二(10-4)相平行的电极五(10-2),所述滑动杆(I)伸入壳体(4)内的一端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上侧面设置有能够沿电阻一(7-4)移动的多指刷一(11)和能够沿电极二( 7-2)移动的多指刷(12),所述多指刷一(11)的一端与电阻一(7-4)电接触,所述多指刷二( 12)的一端与电极二(7-2)电接触,所述多指刷一(11)的另一端和多指刷二(12)的另一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军王林李晓丹王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