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进安专利>正文

倒角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29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倒角机结构,包括一基座,该基座的一侧具有一连接部,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而该连接部设有一驱动源,该驱动源用以驱动一刀具并于该基座进行倒角加工,该基座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部,各该衔接部具有一穿孔,而该调整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支撑部,各该支撑部是相对各该衔接部所设,且各该支撑部具有一穿孔,并分别以一锁固元件与一枢轴定位于该衔接部,而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该倒角机结构不仅可被手持进行倒角加工,更可稳固的被置放,以进行小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工件进行倒角加工的倒角机,尤其涉及一种 可手持或稳固的被置放而进行倒角加工的倒角机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5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倒角机结构,其是由一本体9与一驱动 源8所组成,该本体9具有一夹持部9 1,该夹持部9 l于适当位置开 设有一透孔9 1 1,而该驱动源8设有一刀具9 1 2,该刀具可露出于 该透孔9 1 1,并于该夹持部9 l对待加工件进行倒角加工。该本体9的一侧固设有一握把9 2,使用者是握持该握把9 2而对大型待加工件进行倒角加工。当待加工件的体积较小时,通常是手持待 加工件于该夹持部9l进行倒角加工。如图6所示,若要强制置放该倒角机结构,则该本体9会向一侧倾 斜,且该倒角机结构运作时会产生振动,使用者手持小型待加工件进行 倒角加工时会发生意外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倒角机结构,使该倒角机结构不仅可被手持进行倒 角加工,更可稳固的被置放,以进行小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倒角机结构,包括一基座,该基座的一侧具有一连接部,另一 侧设有一调整杆,而该连接部设有一驱动源,该驱动源用以驱动一刀具 并于该基座进行倒角加工,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部, 各该衔接部具有一穿孔,而该调整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支撑部,各该支撑 部是相对各该衔接部所设,且各该支撑部具有一穿孔,并分别以一锁固 元件与一枢轴定位于该衔接部,而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前述的倒角机结构,其中基座具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相邻于该连接部,且该基座具有一通孔,该通孔是横向贯通该连接部与该夹持部。前述的倒角机结构,其中夹持部具有一透孔,该透孔纵向连通该通孔,而该刀具是横向插入该通孔,且部分露出于该透孔。前述的倒角机结构,其中衔接部是以一阶梯状卡缘与该夹持部相接,而该支撑部的侧缘是受该阶梯状卡缘的阻挡而定位于该衔接部。前述的倒角机结构,其中驱动源设有一偏心的驱动轴,并以该驱动轴接设该具,且该驱动源远离该刀具的一端设有一止滑套。前述的倒角机结构,其中调整杆邻近该支撑部设有数个垫圈。 前述的倒角机结构,其中衔接部的一侧具有一弧状定位槽,而该调整杆的一侧的支撑部具有一定位轴,该定位轴是插入该定位槽,并以该定位槽挡住该定位轴而定位该调整杆于该衔接部。前述的倒角机结构,其中锁固元件为一螺栓,该枢轴为一卡栓。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该倒角机结构不仅可被手持进行倒角加工,更可稳固的被置放,以进行小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倒角机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倒角机结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 ,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倒角机结构,其包括一基座1,该基座1的一侧具有一连接部1 1 ,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2 ,而该连接部l l设有一驱动源3,该驱动源3是用以驱动一刀具3 l并于该基座l进行倒角加工。该基座1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部1 2 ,各衔接部1 2具有一穿孔12 1 ,而调整杆2的两端各设有一支撑部2 1 ,而该调整杆2邻近该支撑部2 1设有数个垫圈2 2 。各支撑部2 1相对各衔接部1 2所设,且 各支撑部2 l具有一穿孔2 1 1 ,并分别以一锁固元件2 3与一枢轴2 4定位该调整杆2于该衔接部1 2 。其中的一支撑部2 l是以该锁固元件2 3插入该穿孔2 1 l并锁固 于该衔接部1 2的穿孔12 1,而另一支撑部2 1是以枢轴2 4插入该 穿孔2 1 l而枢设于该衔接部l 2,在本实施例中,该锁固元件2 3与 该枢轴2 4分别以一螺栓与一卡栓为例。该衔接部1 2的一侧具有一弧状定位槽12 2,而该调整杆2的一 侧的支撑部2 l具有一定位轴2 1 2,该定位轴2 1 2是配合该定位槽 1 2 2所设,本实施例中,该定位轴2 1 2是设于该支撑部2 1设有该 枢轴2 4的一侧内缘,该定位轴2 1 2是插入该定位槽1 2 2,并以该 定位槽1 2 2挡住该定位轴2 1 2而定位该调整杆2于该衔接部1 2 。该衔接部l 2是以一阶梯状卡缘1 2 3与该夹持部1 3相接,而该 支撑部2 l的侧缘2 1 3受该阶梯状卡缘1 2 3的阻挡而定位于该衔接 部l 2,借此,仅须旋松该锁固元件2 3的一端便可改变该调整杆2与 该基座1的相对位置,并顺利定位该调整杆2于该基座1 。该基座1具有一夹持部1 3 ,该夹持部1 3是相邻于该连接部1 1 与该衔接部l 2所设,其用以夹持待加工件A、 B,而该基座l具有一 横向贯通该连接部1 1与该夹持部1 3的通孔1 4 ,且该夹持部1 3具 有一透孔13 1,该透孔1 3 1是纵向连通该通孔1 4 。此外,该驱动源3还设有一偏心的驱动轴3 2,并以该驱动轴3 2 接设该刀具3 1,该驱动源3远离该刀具3 l的一端设有一止滑套3 3, 而该驱动源3是以该刀具3 l的一端插入该通孔l 4,因此,该刀具3 l会部分露出于该透孔l 3 1以进行倒角加工,且由于该驱动轴3 2为 偏心所设,因此只要调整该刀具3 l露出该透孔l 3 l的高度,便可改 变待加工件A、 B的倒角深度。如图3所示,欲进行大型待加工件A的倒角加工时,该夹持部l 3 是向下夹持待加工件A,因此,该调整杆2是与该驱动轴3 2的轴向呈 垂直,以利使用者握持该调整杆2而进行倒角加工。再请参阅图4,欲进行小型待加工件B的倒角加工时,为使加工更方便,是手持待加工件B于倒角机结构进行倒角加工,因此该基座l必须稳固的被置放,此时,该夹持部l 3是向上夹持待加工件B,使该调 整杆2与该驱动源3的驱动轴3 2的轴向呈水平,而该支撑部2 1的侧 缘2 1 3则受该阶梯状卡缘1 2 3的阻挡,并配合该驱动源3的止滑套 3 3以及该调整杆2的垫圈2 2 ,使该基座1能够被稳固的置放。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结构的设置, 使该倒角机结构不仅可手持该调整杆,对大型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更可 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使该基座稳固的被置放,以进行小 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倒角机结构,包括一基座,该基座的一侧具有一连接部,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而该连接部设有一驱动源,该驱动源用以驱动一刀具并于该基座进行倒角加工,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部,各该衔接部具有一穿孔,而该调整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支撑部,各该支撑部是相对各该衔接部所设,且各该支撑部具有一穿孔,并分别以一锁固元件与一枢轴定位于该衔接部,而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 一夹持部,该夹持部相邻于该连接部,且该基座具有一通孔,该通孔是 横向贯通该连接部与该夹持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角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具有一透孔,该透孔纵向连通该通孔,而该刀具是横向插入该通孔,且部 分露出于该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角机结构,包括一基座,该基座的一侧具有一连接部,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而该连接部设有一驱动源,该驱动源用以驱动一刀具并于该基座进行倒角加工,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部,各该衔接部具有一穿孔,而该调整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支撑部,各该支撑部是相对各该衔接部所设,且各该支撑部具有一穿孔,并分别以一锁固元件与一枢轴定位于该衔接部,而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安
申请(专利权)人:林进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