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导体、同轴波导管变换器以及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492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探针的制造成本并且不需要探针的装配工序、使探针以及同轴电缆等的布局自由度提高的内导体、同轴波导管变换器以及天线装置。同轴波导管变换器的内导体(21)具有传递部(32)和探针(33)。传递部(32)为与探针(33)形成一体的板状的部分,并将流经同轴电缆的电磁波向探针(33)传递。探针(33)将从传递部(32)传递来的电磁波由同轴模变更为波导管模。此外,在传递部(32)形成有曲折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同轴波导管变换器,该同轴波导管变换器对介由同轴电缆所传递的电磁波的模进行变换,并向波导管传递。
技术介绍
以往,如专利文献I 3所示,已知具有同轴电缆、同轴波导管变换器和波导管的 天线装置。同轴电缆为用于将在天线装置外产生的电磁波传递到天线装置的电缆。同轴电缆从其中心部开始依次由内导线、绝缘部、编组线(外导线)和被覆部构成。同轴波导管变换器具有内导体、外导体和探针(probe)。内导体的一端与同轴电缆的内导线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探针上。外导体以覆盖内导体的方式配置。通过此构成,同轴波导管变换器将从同轴电缆传递来的电磁波由同轴模(coaxial mode)向波导管模(waveguide mode)变换。变换为波导管模的电磁波向波导管传递。波导管为金属制的管状的部件,在缝隙天线的情况下,在该波导管上形成缝隙。波导管将从所述同轴波导管变换器传递来的电磁波自缝隙等向外部放射。此外,如专利文献I所示,探针一般为圆柱状,但如专利文献2以及3所示,板状的探针也是已知的。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探针构成为相对于中心导体(内导体)可拆卸。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波导管变换器用内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板状的探针,该探针将传递来的电磁波由同轴模变更为波导管模;传递部,该传递部为与所述探针形成一体的板状的部分,将流经同轴电缆的电磁波向所述探针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06 JP 2011-1504771.一种同轴波导管变换器用内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板状的探针,该探针将传递来的电磁波由同轴模变更为波导管模; 传递部,该传递部为与所述探针形成一体的板状的部分,将流经同轴电缆的电磁波向所述探针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同轴波导管变换器用内导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递部形成曲折部。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同轴波导管变换器用内导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递部形成作为所述曲折部的第I曲折部以及第2曲折部, 将流经所述传递部的电磁波的波长设为、g时,所述第I曲折部和所述第2曲折部之间的距离LI满足LI =入g/4+m A g/2,该m为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波导管变换器用内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部通过第I固定件以及第2固定件固定, 将流经所述传递部的电磁波的波长设为\ g时,所述第I固定件和第2固定件之间的距离L2满足L2 =入g/4+m A g/2,该m为正整数。5.根据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波导管变换器用内导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探针的所述传递部侧的端部形成缩颈部, 所述缩颈部的宽度比所述探针中与所述缩颈部连接的部分的宽度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川哲也箟耕治
申请(专利权)人: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