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包括绝缘筒、安装在绝缘筒内的真空灭弧室、导电组件和绝缘拉杆,导电组件由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和导电软接连件组成,绝缘筒和上出线座通过紧固螺栓一同与真空灭弧室的静导电块紧固连接,下出线座通过导电软接连件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电连接,绝缘筒和下出线座通过紧固螺栓一同与导电软接连件紧固连接,所述上出线座与静导电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绝缘筒与真空灭弧室形成的空隙间灌封有绝缘硅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成型的绝缘筒与真空灭弧室形成的空隙间灌封绝缘硅胶层,使灌封极柱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绝缘硅胶层充当保护层以消除在使用过程中来自外部的振动所引起的应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带灭弧或防弧装置的电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固封极柱因其具有开断能力强、绝缘水平高、体积小等优点受到市场的青睐,但是固封极柱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是内应力问题,由于固封极柱的制造是将真空灭弧室与上、下出线座直接固封在内部,环氧树脂在固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应力会对这些构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以后的使用留下了安全隐患;其次,固封极柱是将上下出线座直接包裹在内部,虽然密封性好,但是散热性相对较差;再次,真空灭弧室在固封后或使用过程中出现如漏气或其它损坏,则整只固封极柱都得报废,不利于能源节约;第四,由于自动压力凝胶 工艺的差异或是机械结构的差异,固封极柱在使用中往往容易产生出线座与环氧树脂层错位的现象,使两者之间的机械强度降低,不利灌封极柱的内部稳定。同时,固封极柱绝缘筒是环氧树脂材料制造而成,这种材料短时期内很难分解,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固封极柱存在着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易影响真空灭弧室,及固封极柱在损坏后不可二次利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外部绝缘件对真空灭弧室影响小,真空灭弧室的外部环氧树脂绝缘筒可回收利用的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包括绝缘筒、安装在绝缘筒内的真空灭弧室、导电组件和绝缘拉杆,导电组件由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和导电软接连件组成,绝缘筒和上出线座通过紧固螺栓一同与真空灭弧室的静导电块紧固连接,下出线座通过导电软接连件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电连接,绝缘筒和下出线座通过紧固螺栓一同与导电软接连件紧固连接,所述上出线座与静导电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绝缘筒与真空灭弧室形成的空隙间灌封有绝缘娃胶层。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在成型的绝缘筒与真空灭弧室形成的空隙间灌封绝缘硅胶层,使灌封极柱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绝缘硅胶层充当保护层以消除在使用过程中来自外部的振动所引起的应力,同时还可防止空气的尘埃、腐蚀性气体、蒸气及盐雾对真空灭弧室造成的形成影响,提高了灌封极柱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技术中的上出线座与静导电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绝缘筒与真空灭弧室之间安装稳固,不易走位,提高了两者之间的机械强度,有利于绝缘硅胶层的灌封。优选地,所述上出线座的顶端设有多个流线型的凹槽,相对应的,包裹在上出线座外的绝缘筒上设有对应的流线型凹槽。流线型凹槽的设置可增加上出线座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散热;同时,凹槽的设置提高了上出线座与绝缘筒内表面间的机械强度,使灌封极柱内部结构更加稳固。优选地,所述绝缘硅胶层采用液体硅橡胶。优选地,所述绝缘筒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群边,裙边与裙边之间设有间距。裙边的设置增加了灌封极柱外表面的爬电距离,提高灌封极柱的安全性能,并且裙边还具有抗污秽的功能。优选地,所述群边设置在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之间,所述群边还设置在下出线座与绝缘筒底部之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本技术的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的额定电流为1250安培及以下电流等级,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31. 5kA及以下电流等级。灌封极柱内部结构为纵向布置形式,外部轮廓为圆柱形整体结构,其内部的组件部分被外部的固体环氧树脂可靠包裹,并形成统一整体。参照图1-3,本技术的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包括绝缘筒2、安装在绝缘筒2内的真空灭弧室6、导电组件、绝缘拉杆10和开关组件17,导电组件由上出线座I、下出线座7和导电软接连件9组成,上出线座I和下出线座7部分包裹在绝缘筒2内,绝缘筒2由环氧树脂自动压力凝胶而成。上出线座I与真空灭弧室6的静导电块11电连接,下出线座7通过导电软接连件9与真空灭弧室6的动导电杆16电连接,动导电杆16的下端与绝缘拉杆10和开关组件17机械连接,绝缘拉杆10和开关组件17用于控制真空灭弧室6内的动触头和静触头闭合或断开。上出线座I的顶端设有三个流线型的凹槽,相对应的,包裹在上出线座I外的绝缘筒2上设有对应的流线型凹槽12。流线型凹槽的设置可增加上出线座I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散热;同时,凹槽的设置提高了上出线座I与绝缘筒2内表面间的机械强度,使灌封极柱内部结构更加稳固。绝缘筒2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群边,裙边与裙边之间设有间距,上出线座I和下出线座7之间设有多个裙边13,下出线座7与绝缘筒2底部之间设有多个裙边14,裙边的设置增加了灌封极柱外表面的爬电距离,提高灌封极柱的安全性能,并且裙边还具有抗污秽的功能。绝缘筒2和上出线座I通过紧固螺栓3 —同与真空灭弧室6的静导电块11紧固连接,上出线座I设置在静导电块11与绝缘筒2之间并由两者紧固。绝缘筒2和下出线座7通过紧固螺栓8 一同与导电软接连件9紧固连接。通过上述的紧固螺栓3和紧固螺栓8,促使真空灭弧室6与绝缘筒2固定连接。由于导电软接连件9的机械强度不高,在固定真空灭弧室6时,真空灭弧室6的两点式固定不利于真空灭弧室6与绝缘筒2的稳定连接,因此,本技术在上出线座I与静导电块11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确保真空灭弧室6与成型的绝缘筒2之间不易位,机械连接稳固。真空灭弧室6与绝缘筒2之间还设有绝缘硅胶层5,绝缘硅胶层5是采用液体硅橡胶灌封在真空灭弧室6与绝缘筒2的缝隙间形成的。使用成型的绝缘筒2,再进行灌封绝缘硅胶层5,减少了绝缘筒2在固封时给真空灭弧室6带来的内部应力,杜绝了此应力造成真空灭弧室6损伤的可能,同时,灌封极柱拆卸方便,若内部真空灭弧室6损坏,也可拆卸下绝缘筒2再次使用,减少了环境的压力。 上述说明中,凡未加特别说明的,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包括绝缘筒、安装在绝缘筒内的真空灭弧室、导电组件和绝缘拉杆,导电组件由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和导电软接连件组成,绝缘筒和上出线座通过紧固螺栓一同与真空灭弧室的静导电块紧固连接,下出线座通过导电软接连件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电连接,绝缘筒和下出线座通过紧固螺栓一同与导电软接连件紧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线座与静导电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绝缘筒与真空灭弧室形成的空隙间灌封有绝缘硅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断路器用灌封极柱,包括绝缘筒、安装在绝缘筒内的真空灭弧室、导电组件和绝缘拉杆,导电组件由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和导电软接连件组成,绝缘筒和上出线座通过紧固螺栓一同与真空灭弧室的静导电块紧固连接,下出线座通过导电软接连件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电连接,绝缘筒和下出线座通过紧固螺栓一同与导电软接连件紧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线座与静导电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绝缘筒与真空灭弧室形成的空隙间灌封有绝缘硅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用灌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安江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