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封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55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封极柱,包括有上出线端子以及与所述上出线端子相连接的上出线杆;所述上出线端子与所述上出线杆的接合部外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上出线端子以及所述上出线杆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固封极柱内电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固封极柱的绝缘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封极柱
本技术涉及中高压开关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尤其是一种嵌入固体绝缘材料中的导电元器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固封极柱,一般由绝缘拉杆、软连接件、下出线端子、灭弧室组件、环氧树脂外壳、上出线端子构成,固封极柱上出线端子与真空灭弧室上出线杆通过螺钉固定相连,这种固封极柱存在下列问题由于固封极柱上出线端子与真空灭弧室上出线杆通过螺钉固定相连,两导电体连接部分之间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存在部分空隙,运行时导电体连接部分存在复杂的电场,分布不均匀,影响固封极柱整体的绝缘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封极柱,这种固封极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 导电体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固封极柱的绝缘能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封极柱,包括有上出线端子以及与所述上出线端子相连接的上出线杆;所述上出线端子与所述上出线杆的接合部外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上出线端子以及所述上出线杆导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罩体开有多个小孔,所述罩体的罩口部具有向罩内弯折的卷边。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固封极柱上出线端子上与连接真空灭弧室上出线杆接合部设置罩体,可使固封极柱内部电场分布均匀,保证在罩体内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差;同时,所述罩体表面开有小孔,便于渗料,利于排气;罩体边缘呈光滑卷边,避免了尖端放电,进而达到均压的效果,提高了固封极柱的绝缘能力。附图说明图I是固封极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罩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再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所示的固封极柱主要包括绝缘拉杆I、软连接件2、下出线端子3、灭弧室组件4、环氧树脂外壳5、上出线端子6、上出线杆7、罩体8 ;上出线端子6安装在环氧树脂外壳5 的上端,环氧树脂外壳5内腔上部为灭弧室,上出线杆7设于灭弧室的顶端,上出线端子6 通过螺钉与上出线杆7固定相连,在上出线端子6与上出线杆7接合部的外圈设置罩体8, 罩体8的罩口部具有向罩内弯折的卷边,避免了尖端放电,进而达到均压的效果,提高了固封极柱的绝缘能力。该固封极柱采用自动压力凝胶工艺(APG),将灭弧室组件4、带罩体8的上出线端子6及下出线端子3用环氧树脂浇注成型,可有效防止真空灭弧室受撞击、污垢和凝露的损害,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固封极柱的绝缘能力。图2所示的罩体8呈碗罩形结构,采用铜或者铝等导电材料制造,可直接焊接于所述的上出线端子6上或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上出线端子6 ;罩体8开有多个密布的小孔,便于渗料,利于排气。装配罩体8 的固封极柱,可使固封极柱内部电场分布均匀,保证在罩内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封极柱,包括有上出线端子以及与所述上出线端子相连接的上出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线端子与所述上出线杆的接合部外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上出线端子以及所述上出线杆导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封极柱,包括有上出线端子以及与所述上出线端子相连接的上出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线端子与所述上出线杆的接合部外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业董小萍刘蜀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银河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