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串结构安全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444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串结构安全膜电容器,该电容器由的光膜、双面金属化薄膜、单面金属化薄膜层叠卷绕而成。双面金属化薄膜上存在四个金属化层区,分布在同侧的金属化层区位于双面金属化薄膜层的两侧,中间为无金属层带;单面金属化薄膜上的金属化层区位于薄膜正中,两侧为无金属层带,且金属层由多个正方形金属层块组成,其间被X形无金属细条隔开,仅通过四边正中的细窄微型保险丝相连。该电容器为内串结合安全膜结构,不仅具有耐大电流、低自感、低损耗、低等效串联电阻的特点,还拥有很高的安全性能,使用中不会出现爆裂、起火等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串结构安全膜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串结构安全膜电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了内部串联结构,使用了安全防爆膜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常规的内部串联的结构的金属化膜电容器,使用两层金属化膜制作,电容器具有耐高压的特点。但该电容器不能用于耐大电流场合,电容器的损耗、自感和等效串联电阻也较高,同时电容器的安全性能不好,当电容器失效时可能会出现爆裂、起火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大电流、低自感、低损耗、低等效串联电阻,并且安全性能良好的电容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电容器由三层薄膜组成,由光膜、双面金属化薄膜、单面金属化薄膜层叠卷绕而成。其中双面金属化薄膜的四个金属化层区两两位于双面金属化薄膜的两侧,中间为无金属层带。面金属化薄膜上的金属化层区位于薄膜正中,两侧为无金属层带。单面金属化薄膜为安全防爆膜,其金属化层区由多个正方形金属层块组成,其间被X形无金属细条隔开,仅通过四边正中的微型保险丝相连。进一步的,光膜和单面金属化薄膜的宽度相等,但小于双面金属化薄膜的宽度。进一步的,光膜和单面金属化薄膜的基膜为聚丙烯薄膜,双面金属化薄膜的基膜为聚酯薄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单面金属化薄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图左侧为电容器芯子的展开图,右侧为电容器芯子的剖面图。电容器由光膜I、双面金属化薄膜2、单面金属化薄膜3层叠卷绕而成。双面金属化薄膜2上存在四个金属化层区4、5、6、7,分布在同侧的4和5、6和7位于双面金属化薄膜层2的两侧, 中间为无金属层带。单面金属化薄膜3上的金属化层区8位于薄膜正中,两侧为无金属层带。[0011 ] 这样电容器形成内部串联结构,且电极均由双面金属化薄膜两端引出。起到电容器介质作用的为光膜和单面金属化薄膜的基膜,双面金属化薄膜的基膜仅起连接附着四个金属化层区的作用,其本身不是电容器的介质。这样电容器可以获得耐大电流、低自感、低损耗、低等效串联电阻的特性。可以使光膜I和单面金属化薄膜3的宽度相等,但小于双面金属化薄膜2的宽度。 这样可以增加不同极性金属层电极间的绝缘距离,增加耐电压强度。同时可以在芯子端面形成同心凹陷圆环,当电容器两端面喷涂金属时,可以增加附着力。对于组成电容器的三层薄膜的材质,最佳选择为光膜I和单面金属化薄膜3的基膜为聚丙烯薄膜,双面金属化薄膜2的基膜为聚酯薄膜。因双面金属化薄膜的基膜不是电容器的介质,其材质可以和光膜、单面金属化薄膜不同。因电容器使用在交流电场合光膜、 单面金属化薄的基膜可以选择非极性材料的聚丙烯薄膜。而非介质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的基膜可以选择极性材料的聚酯薄膜,其和金属化层结合力更好,更能承受大电流冲击。如图2所示,单面金属化薄膜上的金属化层区由多个正方形金属层块9组成,其间被X形无金属细条10隔开,仅通过四边正中的微型保险丝11相连。电容器采用了上述的网状安全防爆膜后,当某小块区域发生过度自愈时,因微型保险丝区域载流量较小,而先行断开,这样就切断自愈区域与电容其他部分的联系,保证了电容器本身的安全,起到了防爆的作用,使用中不会出现爆裂、起火等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串结构安全膜电容器,其特征为:电容器由光膜(1)、双面金属化薄膜(2)、单面金属化薄膜(3)层叠卷绕而成;双面金属化薄膜(2)上存在四个金属化层区(4)、(5)、(6)、(7),分布在同侧的(4)和(5)、(6)和(7)位于双面金属化薄膜(2)的两侧,中间为无金属层带;单面金属化薄膜(3)上的金属化层区(8)位于薄膜正中,两侧为无金属层带,且金属层由多个正方形金属层块(9)组成,其间被X形无金属细条(10)隔开,仅通过四边正中的微型保险丝(1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串结构安全膜电容器,其特征为电容器由光膜(I)、双面金属化薄膜(2)、单面金属化薄膜(3)层叠卷绕而成;双面金属化薄膜(2)上存在四个金属化层区(4)、(5)、(6)、(7),分布在同侧的(4)和(5)、(6)和(7)位于双面金属化薄膜(2)的两侧,中间为无金属层带;单面金属化薄膜(3)上的金属化层区(8)位于薄膜正中,两侧为无金属层带,且金属层由多个正方形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源锋汪秀义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