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898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包括聚丙烯薄膜和金属层,金属层设在聚丙烯薄膜的上表面,聚丙烯薄膜的下表面设有绝缘保护层,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区和第二金属区,第二金属区包括导电区,导电区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极板单元,极板单元为正八边形,相邻的极板单元之间设有圆形熔断层和绝缘隔离带。该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结构规则,易加工,便于流水线作业,散热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击穿发生,实用性强,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属于电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及现代电子装备、仪器仪表向着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等方向发展,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以其耐压跨度大、覆盖范围广、自愈性能好、适应领域宽等显著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作为基础电子元器件,市场的需求逐年增大,其型号、规格、品种越来越多,使用的领域不断拓宽,产品的技术档次,制造中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也不断在提高。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对电容器的工艺控制及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金属化薄膜是由塑料薄膜上真空蒸镀上一层很薄的金属构成,该层金属被用来作为电极。现有的普通金属化薄膜上设置安全熔丝,防止金属化膜自愈过程中把与自愈点上下相邻的多层介质灼伤击穿,造成电容器短路失效。但是实际上,若安全熔丝分布过少,由于该金属化薄膜并不一定能很好控制局部电流的分布与流动,最终还是会导致金属化膜被灼伤击穿,影响实际使用;若安全熔丝分布过多,则该金属化薄膜制作难度显著上升,不利于流水线作业,生产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包括聚丙烯薄膜和金属层,金属层设置在聚丙烯薄膜的上表面,所述聚丙烯薄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绝缘保护层,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区和第二金属区,所述第二金属区包括导电区,导电区和第一金属区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区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极板单元,极板单元为正八边形,与导电区相邻的极板单元和导电区电气连接,相邻的极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圆形熔断层和绝缘隔离带,相邻的极板单元之间通过熔断层电气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极板单元的中央设置有圆形的加厚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厚区的厚度等于第一金属区的厚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厚区的面积与极板单元的面积之间的比值为x,0.25≤x≤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金属区的宽度为b,所述第二金属区的宽度为a,a>b。本技术所述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对现有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设置第一金属区和第二金属区实现控制电荷的分布与流动,不但该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的散热性显著提高,而且能有效避免发生击穿;利用绝缘保护层,不但能防止聚丙烯薄膜产生静电,而且进一步提高该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的散热性,避免大规模灼伤的现象发生。该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结构规则,易加工,便于流水线作业,散热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击穿发生,实用性强,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结构示意图(俯视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图1为本技术所述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结构示意图(俯视状态)。所述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包括聚丙烯薄膜1和金属层2,金属层2设置在聚丙烯薄膜1的上表面,所述聚丙烯薄膜1的下表面设置有绝缘保护层3,所述金属层2包括第一金属区21和第二金属区22,所述第二金属区22包括导电区221,导电区221和第一金属区21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区22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极板单元222,极板单元222为正八边形,与导电区221相邻的极板单元222和导电区221电气连接,相邻的极板单元222之间设置有圆形熔断层223和绝缘隔离带224,相邻的极板单元222之间通过熔断层223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极板单元222的中央设置有圆形的加厚区225。进一步地,所述加厚区225的厚度等于第一金属区21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加厚区225的面积与极板单元222的面积之间的比值为x,0.25≤x≤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区21的宽度为b,所述第二金属区22的宽度为a,a>b。第一金属区21用银丝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制作而成,银的导电能力和导热效果都比铝和锡好,由于第一金属区21厚度较高并且方块电阻小,使得第一金属区21不易发生击穿。导电区221、极板单元222和加厚区225用铝丝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制作而成。熔断层223用易熔断的锡丝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制作而成,熔断层223易发生熔断。在蒸镀前在绝缘隔离带224处涂布屏蔽油,蒸镀完成后将绝缘隔离带224处的屏蔽油除去即可得到规则的导电区221、极板单元222和熔断层223,便于流水线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新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绝缘保护层3为石蜡层,利用涂布机在聚丙烯薄膜1的下表面涂布制成一层石蜡即为绝缘保护层3,绝缘保护层3具有防止聚丙烯薄膜1产生静电的效果;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该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卷绕成电容器芯子,电容器芯子与电容器外壳之间灌封绝缘油,绝缘油是芳烃合成油、酯类油、醚类油或砜类合成油中的一种,石蜡会溶解在绝缘油中,聚丙烯薄膜1与绝缘油之间接触面积显著增大,不但能够有效避免该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发生击穿,而且绝缘油还能加快散热,避免电容器芯子中累计热量,避免大规模灼伤的现象发生。其中,加厚区225不但能降低接触电阻,极板单元222损耗降低,从而使得极板单元222具有温升小、可靠性高的优点,并且在后续电容器的组装中,在加厚区225的作用下还能提高金属层2与绝缘油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容器芯子散热效果。当金属层2出现自愈时,由于第二金属区22的电流密度比第一金属区21大,正八边形的极板单元222由于具有棱边且存在加厚区225,极板单元222处电流密度较大,促使熔断层223发生熔断,使得该极板单元222被隔离形成新的绝缘保护,熔断层223为圆形,熔断层223与极板单元222接触面积少,使得熔断层223发生熔断动作快,时间短,熔断层223损失的面积少,避免电容量迅速衰减,电容量的稳定性得到保障,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包括聚丙烯薄膜(1)和金属层(2),金属层(2)设置在聚丙烯薄膜(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薄膜(1)的下表面设置有绝缘保护层(3),所述金属层(2)包括第一金属区(21)和第二金属区(22),所述第二金属区(22)包括导电区(221),导电区(221)和第一金属区(21)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区(22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极板单元(222),极板单元(222)为正八边形,与导电区(221)相邻的极板单元(222)和导电区(221)电气连接,相邻的极板单元(222)之间设置有圆形熔断层(223)和绝缘隔离带(224),相邻的极板单元(222)之间通过熔断层(223)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包括聚丙烯薄膜(1)和金属层(2),金属层(2)设置在聚丙烯薄膜(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薄膜(1)的下表面设置有绝缘保护层(3),所述金属层(2)包括第一金属区(21)和第二金属区(22),所述第二金属区(22)包括导电区(221),导电区(221)和第一金属区(21)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区(22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极板单元(222),极板单元(222)为正八边形,与导电区(221)相邻的极板单元(222)和导电区(221)电气连接,相邻的极板单元(222)之间设置有圆形熔断层(223)和绝缘隔离带(224),相邻的极板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仁祥宋仁喜谈智勇罗章董志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