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7392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包括相互无线通讯的车载终端和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信息处理模块以及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分别双向连接的WEB显示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与信息处理模块双向连接的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借助车载终端与服务器端的实时通讯,服务器端可将车载终端上传的信息进行计算和处理,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当车载终端在某路段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时,信息处理模块从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获取路况信息提供给有路况请求的车载终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户可融合实时路况信息后对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规划,从而可以有效避开拥挤路段,选择最为合理、省时的行车路线,有效减缓交通拥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
本技术属于导航领域,尤其是一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道路上安装监控设备,再通过控制中心安装监控服务软件获取道路交通状况数据。采用该方法的成本和维护费用很高,而且当某路段监控设备或线路出现故障时,控制中心将无法获取到当前路段的交通实况,不能有效地、实时地根据交通状况作出智能导航。而采用车载导航系统,通过与卫星定位系统无线通讯,也只能为车辆驾驶员提供基本导航信息,如道路的位置、路线长短、抓拍设备的位置等静态信息,不能提供道路上的车流量大小、是否畅通等交通路况的实时信息。目前,大中城市的交通状况都不够理想,尤其是突发状况会造成原本拥堵的道路更加寸步难行;对于高速公路也是如此,车辆驾驶者在上路之前,通过导航系统并不能获知实时路况信息,直到遇到道路拥堵后,却无法重新选择其他路线。公开号为CN101256081A 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导航系统,其包括客户端和与客户端无线通讯的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分析路况,其它用户再根据服务器端所分析的信息获取该路段的实时路况。该方法的可靠性依赖于用户的多少,当只有较少用户安装该客户端时,可能无法获取全面、可靠的信息,无法为其它客户进行有效导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其增设了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从多途径获取实时路况信息,能够为车载终端提供实时、可靠的路况信息,为车辆作出智能导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包括与卫星定位系统通讯的车载终端,还包括与所述车载终端无线通讯的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统计路网内车辆分布并计算车辆行驶速度的信息处理模块、显示信息处理结果的WEB显示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双向连接的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相应输出端接WEB显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服务器端还包括与信息处理模块双向连接的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所述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可以是由路网监控设备所获得的路况信息。现有技术中,交通广播台通过交通监控中心获取路况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供一些信息,但是针对性和实时性较差。 当服务器端不能从车载终端获取有效的路况信息时,可以选择从交通监控中心获取,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全面和可靠。所述车载终端包括主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单元分别双向连接的GNSS (Globle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向主控制单元、GNSS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上述技术方案中,车载终端借助GNSS模块与卫星定位系统的无线通讯具有卫星定位、实时计算车辆的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的功能,借助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与服务器端的通讯具有下载当前交通路况信息、下载最新地图数据模型等功能;服务器端借助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从车载终端获取车辆的位置、行驶速度等实时信息,并通过计算具有统计路网内车辆分布、计算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判断路况信息等功能,而且能够更新地图数据、便于车载终端的下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车载终端上报车辆信息后,服务器端对大量车载终端上报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实时计算出车流量分布状况、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从而计算出道路的通行状况;车载终端与服务器端进行实时通讯,从而获取实时路况信息供出行参考;(2)本技术还可融合实时路况信息后对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规划,从而可以有效避开拥挤路段,为驾驶者提供最为合理省时的行车路线,有效减缓交通拥堵;(3)本技术的服务器端提供了两种获取实时路况信息的途径,当车载终端较少,无法为服务器端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时,服务器端通过与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通讯,提供全面、可靠的实时信息;当与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连接的监控设备出现问题时,信息处理模块分析所得的实时路况信息可弥补交通其不足;两种方式相互补充,为驾驶者提供不间断的路况信息服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硬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拓扑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4是信息处理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图中,I、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2、服务器端,3、客户端,4-f4-n、车载终端fn。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技术包括相互无线通讯的车载终端和服务器端。所述车载终端主控制单元、电源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单元分别双向连接的GNSS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主控制单元的相应输出端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为上述各模块(主控制单元、显示模块、GNSS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提供电源,并通过主控制单元对其进行管理,有效降低车载终端的电能功耗。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单元采用ARM 7或ARM 9微处理器。ARM处理器综合管理GNSS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协调各个模块的工作。所述GNSS模块采用GPS、北斗、伽利略或GL0NESS。通过GNSS模块与卫星定位系统通讯,能够获取车辆的实时行驶位置、速度和方向。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车载终端的基本信息(所处位置、行驶速度、行驶方向等)、从业务服务器下载的道路模型信息和车辆行驶历史信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采用CDMA、GPRS, UTMS或WLAN等无线通信模块,一方面负责将车载终端的基本信息和行驶信息实时传输到服务器端;另一方面客户向服务器端提出多种业务服务请求(例如路段交通状况、最近服务区等信息)。所述显示模块采用LCD显示屏,显示车载终端的基本信息和驾驶者的请求信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信息处理模块以及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分别双向连接的WEB显示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借助无线网络实现车载终端与服务器端的无线通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能够采集综合所有车载终端的信息,计算当前的实时路况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与存储,当有车载终端提出服务请求时,将统计结果传至车载终端,为其提供实时路况信息。所述WEB显示模块通过B/S或C/S的结构实现用户访问服务器端接口。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有车载终端的历史行驶信息和实时路况信息,以及路段上的主要标志信息(如服务区、桥梁、抓拍设备等)和最新的地图数据库(供车载终端下载)。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通过移动互联网络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相互通讯,实现服务器端与车载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接收车载终端主动上报的数据,并响应车载终端的请求。服务器端还包括与信息处理模块双向连接的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与信息处理模块计算处理所得的路况信息相互补充,为用户提供更完善和更可靠的信息服务。如图2所示,在服务器端还包括借助无线网络或Internet网络与所述服务器端连接的客户端。此时,不仅车载终端用户可以得到路况信息,非车载终端用户也可以通过客户端的模式获取路况信息。综上,车载终端通过GNSS模块实现卫星定位、实时计算车辆的行驶方向、行驶速度,通过服务器端的实时通讯能够下载当前交通路况信息、下载最新地图数据库模型,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直观显示。服务器端接收所有车载终端的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得出各车载终端所处位置的实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包括与卫星定位系统通讯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载终端无线通讯的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统计路网内车辆分布并计算车辆行驶速度的信息处理模块、显示信息处理结果的WEB显示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双向连接的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相应输出端接WEB显示模块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包括与卫星定位系统通讯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载终端无线通讯的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统计路网内车辆分布并计算车辆行驶速度的信息处理模块、显示信息处理结果的WEB显示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双向连接的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相应输出端接WEB显示模块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端还包括与信息处理模块双向连接的交通监控中心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采用ARM 7或ARM 9微处理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交互式智能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车载终端包括主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単元分别双向连接的GNSS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满囤张宗强高海军胡玉斌贾世领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域联视控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